第65章 塢堡主們(三)
作者:豆豉炒辣椒      更新:2021-07-17 18:36      字數:4365
  “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原時空朝鮮戰爭談判中方代表的名言,桓景早已耳熟能詳。反過來說,如果要在談判桌上占據優勢,那麽背後的軍事實力支撐是必要的——或者說,讓對手意識到自己背後的軍事實力支撐是必要的。

  ??此次在眾塢堡主麵前檢閱部隊,正是出於此意。但不像樊雅那樣動不動就威脅“我城外的四千兵馬如何如何”,桓景此番的打算僅僅是用軍隊來鎮住場麵。

  ??他還是覺得有必要用道理說服人。

  ??“不必害怕,我不是樊雅那種人,沒必要威脅你們賦稅什麽的”,見眾人神色慌張,桓景安撫道,“交不交糧純靠自願,何況如果你們繳納賦稅,這支軍隊就是大家共有的,自己的軍隊有什麽好怕。”

  ??他相當清楚,之所以這些塢堡主不願意繳納賦稅,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看不到交稅到底有什麽好處。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在這些人心中重新建立起權利和責任的對等聯係。

  ??見塢堡主沒有搞鴻門宴的意思,宴席上眾人神色稍稍舒緩——這飯吃得真叫一個驚心動魄,一波三折。

  ??“我現在頒布賦稅的第一條準則,交稅以戶為單位來繳納。”

  ??正在吃飯飲酒的士族們鬆了一口氣,既然是以戶為單位交稅,那麽看來還是老辦法。桓景說的果然沒錯,他也是塢堡主,犯不上自己反對自己。

  ??原來,此時的田畝製度正是晉武帝時期所創。為了收買士族的人心,司馬炎在政策上給了士族極大的優惠,並將曹魏時期的屯田製轉為占田製。

  ??首先,政府控製的屯田大批賞賜給官僚和世族,土地上原本的屯戶也隨著土地一並轉移給了他們。這些屯戶失去了土地,被稱為佃客。從此,原本依附於國家的佃客變成了依附於官僚和世族。

  ??其次,佃客沒有獨立的戶籍,隻需要向他們依附的士族繳納糧食。朝廷統一按戶收稅,那麽就收不上佃客的稅,佃客的稅收全被士族截胡了。

  ??現在既然桓景沒有動直接幹預佃客的心思,那麽也就意味著收稅的事情還是得跟士族們商量。而士族有巨大的話語權,在稅收政策上自然會向他們傾斜。

  ??現在看起來一切還是美好的舊時光,然而下一條準則就差點讓他們把口中的飯和酒噴出來。

  ??“第二條準則,交稅額度按照田地多少來決定,田地越多,每戶需繳納的糧食也就越多。”

  ??他桓景不會想徹底清查土地和人口吧?短期內土斷肯定是不可行的,或許還可以商量商量,隱瞞田地或許也是一個可行方案。

  ??不等塢堡主們仔細商量,桓景加緊發布了第三條。

  ??“第三條準則,申報的田地多少直接和士族地位掛鉤。申報田地多,則在中正官考核中視為上品,否則就會自動降低品級。”

  ??台下沉默了,虛報田畝成為了不可能的選項。沒人會為了少交稅,選擇從高門上品,變成中品。

  ??和樊雅的單純聚斂不一樣,這個提議是在刨士族的根子。如果說在樊雅治下,大家還能勉強捏著鼻子忍讓的話,這個提議拚死也要讓他撤下來。

  ??一旦這樣的方案通過,那麽士族的高貴就不複存在,純粹變成誰交糧多,誰就是上品。

  ??良久,一個塢堡主憋得滿臉通紅,指著桓景的鼻子怒斥,“我明白告訴你,你這是輕賤士族!聖朝自武帝起就優待士族,這是國策,豈是你這種宵小之輩能夠隨意推翻的?”

  ??有人領頭,塢堡主們的情緒如火山一樣爆發出來。

  ??“你這方案根本沒有上報行台!你沒有資格越級行事!”

  ??“你這是趁著中原無主,幹一些違背祖宗倫理的事情!”

  ??“你是不孝!老桓弼屍骨未寒,沒想到兒子竟這般行事!”

  ??或許是因為方案實在不可接受,或許是因為酒喝多了上頭。眾塢堡主一改麵對樊雅時的忍氣吞聲,個個義憤填膺,揮舞著拳頭,向桓景靠攏過來,大有生吞了他的意思。譙郡自三國時期就民風剽悍,如果不是有貼身侍衛保護,桓景保不定真要挨上幾拳。

  ??新軍步騎自發地向桓景靠攏,雙方劍拔弩張。

  ??桓景本來寄希望於同來宴會的寒族,希望他們能發聲牽製住在場的士族,但是寒族久被士族壓製,現在竟然噤若寒蟬,一個個畏畏縮縮,大氣都不敢喘。

  ??看來如果沒有同甘共苦的經曆,不能指望寒族因為稅收上的小利就倒向自己。原時空發動群眾的辦法並沒能奏效,一方麵是時代局限,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寒族並非一點產業沒有,投鼠忌器,不敢和掌握資源的士族翻臉。

  ??這時,他無奈地發現,暫時還沒有到能依仗寒族製衡士族的時候。自己的基本盤,原來還是隻限於白雲塢以及新軍。

  ??那麽是要用武力解決了嗎?一個月前的白雲塢圍城戰,自己斬殺了帶頭起哄的家夥後,一場兵變確實消弭於無形。想到這裏,桓景不由得將手伸向腰間的劍柄。

  ??但此時另一個聲音在他心底響起:塢堡主不是你家的。誠然,現在斬殺一二刺頭,在場的塢堡主們立刻會老實下來。但是這就是在給其他所有的士族傳遞一個信號:我這裏沒有合作,隻有統屬。

  ??白雲塢實力到了那個地步嗎?譙郡內部或許可以像樊雅那樣用強力壓服,但自己的野心真的僅僅限於譙郡一地嗎?

  ??望著眼前烏壓壓的塢堡主們,桓景進退維穀,又到了要抉擇的時候。要冷靜!要冷靜!

  ??一身清脆的咳嗽聲從塢堡主們身後傳來,眾人回頭一看,是白雲塢的女主人,太原王氏的王雍容。

  ??“不好意思,失禮了。”大家這才意識到,原來這裏還有一個真正的頂級高門出身。

  ??“勸勸你那兒子,別不學無術,把祖宗規矩壞了。”領頭的塢堡主放軟語氣,但是依然立場堅定。

  ??作為在場門第最高的人,想來王雍容必然會站在塢堡主一邊,反對她的不孝兒子。

  ??“作為一個無知的婦人,我隻想問個問題:大家認為,自己家是憑什麽成為士族的?”王雍容目光威嚴地掃過眼前的塢堡主們,卻沒有譴責任何一方。

  ??眾人沉默不語,不知道她的意圖何在。

  ??“許老,你年高德劭,應該有所高見。”

  ??她眼睛一亮,俯身問向在場年紀最長的許綜。許綜已經是耄耋老人了,雖然佝僂著腰,但依然精神矍鑠。

  ??“依老朽之見”,許綜一邊咳嗽,一邊吃力地說,“我們許家之所以成為高門,全靠先祖許褚在戰場上廝殺得來的武功。當然,家父許儀參與了滅蜀,也是很重要的。”

  ??“不錯,如果幾代下來沒有功勞,那麽會怎麽樣?”

  ??“大概會被朝廷以各種罪名除掉爵位,然後家庭迅速敗落下去。”

  ??“就你所知,譙郡上下,自漢魏禪代以來,就沿襲高門地位,直到今天的還有哪幾家?”

  ??“夏侯太守他們家算一個,老朽家算一個。然後應該沒有了,曹家作為前朝皇族自不必說,嵇家也衰敗了。說句不好聽的,你們桓家也不行,自桓司農的事之後,全沒有東漢桓榮時的派頭了。”

  ??高平陵之變,桓笵出城告密,後來被夷了三族,終晉武帝一代,整個譙郡桓氏都沒有人被重用。譙郡作為曹魏的龍興之地,在魏晉禪代之際,衰敗的士族數不勝數。

  ??“那麽自光武以來,譙郡的望族還有哪些呢?”

  ??“恕老朽孤陋寡聞,還從沒有聽說過。”

  ??王雍容直起身來,輕攏雲鬢,微笑著看向塢堡主們:

  ??“可見士族之所以為士族,並不在於血統,而在於對朝廷有沒有用處。魏晉禪代,一下子那麽多士族敗落了,無非是對於新朝沒有用了。”

  ??這麽冷峻的道理從一個婦人口中說出,實在是令諸位塢堡主汗顏。

  ??“你們若要長久地保持高門地位,就得能夠不斷立功,而現在兵荒馬亂,能夠忠於晉室,堅持賦稅,就是大功一件!”她毫不留情地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賦稅如果用在自己頭上,就不是一個負擔,何況現在國家危亡之際,正是用人之時。你們是在用賦稅,換取未來富貴的資格。”

  ??望著王雍容,桓景心中暗暗感歎,原來自己母親竟然如此聰明,即使自己站在塢堡主的立場,多半也得被說動。到底是高門出身,自己得多學著些。

  ??“想想吧,如果許褚當年,隻是守著自己塢堡內的那些財富,那麽他能有後來的富貴嗎?諸位,目光放長遠一些,如果將來晉室能夠擊敗石勒,一舉收複豫州,作為亂世中幸存的忠義之士,朝廷會少了你們的好處嗎?

  ??“反過來,如果一郡尚不能守,你們那些財富糧草又有什麽意義呢?

  ??“靠貢獻重新估定士族,我們現在把功勞明碼標價地算好,現在難道不是爭搶功勞的好時候嗎?我實在不懂,你們還能有什麽異議呢?”

  ??士族們都愣住了,呆呆地站在原地。老人們經曆過禪代,發現無法反駁;而幾個年輕人則被喚起了內心深處的熱血,他們還存有建功立業的雄心。

  ??桓景長舒一口氣,對付士族,看來還是要靠同為士族的家人們啊。

  ??王雍容則心中暗暗感慨,幸虧年輕時多少看過戰國策這種閑書,而不是隻是老老實實做女紅,裏麵的說客手段居然用得上。

  ??當天塢堡主們就一轉態度自發報上了繳納糧食的額度。如果按照事先商定的品定品級方案除夏侯家、桓家兩家之外,另外兩家大戶,許家和戴家也捐到了上品高門的數額。

  ??送別之時,望著身邊的新軍,桓景心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都不用再為糧食發愁——可以開始著手組建一支規模更大的軍隊了。

  ??今天重新看了一遍前麵兩章,寫得節奏還是不夠快,所以修改了一番,並加長了篇幅。所以等於塢堡主們三章從頭改了一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