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有限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4714
  “你的意思是海軍永不回頭?”林獻炘靜靜的聽,他逐漸明白李孔榮的選擇。

  ??“是。不然抗戰結束後海軍不管怎麽做都要投入內戰。我們可以不聽常凱申的,但不能不聽國會的。”李孔榮無奈道。“唯一的辦法就是大陸的歸大陸,華僑的歸華僑,海軍和華僑站在一起,不介入國內戰爭。”

  ??“可大家的家眷祖宅全在國內啊?”林獻炘似乎能感覺到戰後誰將統治大陸,也是無奈。

  ??“那就全部搬到琉球。”李孔榮目光看著牆角,“避開就是。”

  ??“你就這麽恨常凱申?”林獻炘如此問道。“海軍如果不站在國.軍這邊,人家有蘇聯幫忙,就像北伐那樣,盧布、武器,源源不斷,國.軍怎麽也是打不贏的。”

  ??“我不恨常凱申,我是真佩服常凱申。不過他就像個南轅北轍的馬,努力的越多錯的就越多。戰後地方派係不複存在,共產黨的軍隊將像洪水一般吞沒一切。他以為他有民心和威望,可這些東西從來都沒什麽卵用。

  ??抗戰海軍一定要在他領導下抗日,內戰海軍同樣要在他的領導下內戰,而按照他一貫以來的套路,戰爭打完海軍肯定是兔死狗烹的結局。每個人有每個人宿命,大陸上的事情絕不是海軍能夠介入的,海軍與其消耗在內戰,就不如在海外獨樹一幟,幫著華僑廣布苗裔。”

  ??“你這樣的想法我能理解,可是其他人未必能理解。“林獻炘一直看著李孔榮,當他說完才移開目光。“很可能到時候…咳…咳……咳咳…”

  ??“喝口水吧。”李孔榮見他咳嗽,小心的將他扶起。“其他人的想法不重要,從明年開始海校就將大規模招收華僑學生。到時候想回大陸的人可以回大陸,但整個航母艦隊是海軍的,他們不能把航母開走,日本繳獲的戰利品他們倒可以開走,愛打誰打誰,我管不著。”

  ??“你也有白頭發了。”喝水的時候靠的近,林獻炘看到李孔榮兩鬢斑白。“那緬甸怎麽辦?海軍還會幫國.軍守住仰光嗎?”

  ??“仰光離馬來半島太近,是很難守住的。”李孔榮放下杯子,又扶林獻炘躺下。“我的意思是先守新加坡,這裏還是南洋的要害。新加坡如果守不住,那就隻能退到印度洋,以緬甸若開邦的皎漂港為入海口,這裏可連通伊洛瓦底江畔的馬圭。馬圭在仁安羌以南四十公裏。隻要鐵路線最南端的同古、伊洛瓦底江下遊的卑謬能守住,這條對外通道就能保全。海軍隻負責進入皎漂港商船的安全,同時適時空襲仰光、勃固這些敵後城市;如果日本海軍出現在印度洋,那就進行一場海上決戰,把他們全部打沉。”

  ??林獻炘隻清楚皎漂是緬甸西麵印度洋上的一處港口,當年英國侵占緬甸的時候,就是從皎漂港上的岸。如果港口開在這裏,確實要比南麵幾百公裏的仰光好,不過他擔心海上決戰己方會吃虧。“要是日本航母主力全都出現在印度洋,我們能贏嗎?”

  ??“能贏。”看過預警機雷達的李孔榮堅信自己能打敗日本機動部隊。“海軍現在的問題是錢不夠,所以要等日本人對英美開戰。如果錢足夠,那麽單憑我們自己就摧毀日本海軍。在英國的時候我參觀了一些造船廠,也和不少人聊過,來的路上我就想,戰時我們為何不生產一型滿載排水兩萬噸、航速二十五節、不鋪設裝甲、隻有單層機庫的低速航母呢?這種航母造價不超過三百萬英鎊,易於生產其工期也不需一年。

  ??這樣艦隊就不止五艘航母了,這些低速航母載機超過六十四架,除了航速和防護外並不比寧海級差多少。隻需造五艘然後匯合之前的五艘,就能獲得對日本海軍的決定性優勢。日本海軍殲滅後,岸基飛機航程以外的海域都將被我們所控製。”

  ??李孔榮在英國根本沒有去多少家造船廠,他所說的低速航母其實是二戰中英國的巨人級,這級航母的平均造價在兩百五十萬英鎊左右。不過他還有更瘋狂的主意:生產卡薩布蘭卡級那樣的護航航母,這樣造價更低。隻是這級航母航速更低,僅二十節,每艘航母所需官兵和巨人級相仿,真要造新航母,還是巨人級合適——海軍沒有那麽多人來填卡莎布蘭卡航母。

  ??一說起航母李孔榮就雙眼放光,林獻炘早知他如此,這一次也隻是笑笑。他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漢盛啊,你該晉升了。”

  ??“晉升?”李孔榮笑了,“這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不早了。”林獻炘搖頭,“你擊沉蒼龍號後季良和我就決定晉升你為海軍少將,隻是後麵事情耽誤,葬禮也沒有辦,就一直拖到現在。現在既然厚甫他們來了,那你的晉升命令將提前頒布,免得他多事。潛艇就交給林祥光吧,你以後專門負責艦隊。”

  ??擢升為少將是執掌航母艦隊的重要一步,方瑩等人都是上校,要做航母艦隊司令李孔榮的軍階必須是少將,最少也要是代將。除了執掌艦隊,這次晉升也有和國內海軍部分庭抗禮的意味,民國海軍規模不大,將軍除了第2艦隊的曾以鼎,其他全是文職將軍。

  ??想到要和陳紹寬爭奪艦隊控製權,李孔榮泛起的喜悅又被壓了下去。他道:“潛艇還是等俘獲了最後兩艘郵輪再交給祥光吧,這兩艘郵輪噸位最大,一旦失手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李孔榮依舊想著航母艦隊,但在來紐約的路上,陳紹寬想的卻是下馬威——陳季良死後,紐約海軍辦事處由林獻炘兄弟負責,李孔榮早不晉升晚不晉升,偏偏自己到紐約的時候晉升,純粹是為了給自己顏色看的。本來他還想到紐約立即前往醫院和林獻炘敘敘舊,奉勸他回頭是岸,站到自己這邊來。現在一見這道命令,醫院他也不想去了。

  ??陳紹寬想著該怎麽收複海軍的人心,然而火車抵達紐約時,辦事處卻未派專車迎接,負責行程的周憲章額頭頓時冒汗。他記得自己給紐約發過電報要求派車,不想現在鬼都沒有一個。

  ??陳紹寬臉色鐵青,他看向周應聰:“林主席和宋部長到了嗎?他們住在哪裏?”

  ??“林主席和宋部長應該是到了,他們住在……好像是住在華爾道夫大酒店。”周應聰道,他見陳紹寬想和他們住一起,不得不道:“那酒店好是好,就是很貴,一晚上要好幾百……。”

  ??“我們不差錢。”臨行前常凱申特別批了十萬美元,陳紹寬確實不差錢。“找車,去華爾道夫酒店。”

  ??陳紹寬入駐華爾道夫大酒店,可惜的是林森已經前往唐人街祭拜陳季良的靈柩,宋子文則在房間裏會客——他正和新上任不久的中國銀行紐約分行行長大衛·羅密切商談。

  ??“真沒想到,他們在紐約居然這麽受人歡迎。”羅談完新中防務公司與美國金融界的情況,宋子文不由感慨了一句。他見羅本是想了解新中防務公司在美國的真實家底,說著說著就說到新中公司和金融界的關係,這才知道新中這顆大樹並非輕易就能撬動的。

  ??“是的,先生,猶太人對新中公司很有好感,這似乎與李曾經在德國工作過有很大關係。再就是李對德國的情況非常了解,不少人相信他對歐洲戰爭的預言。”大衛·羅不知道宋子文打聽新中防務的真實目的,他說完又很是遺憾的道:“可惜新中雖然在我們銀行開設了賬戶,但並沒有多少存款,他們和猶太銀行家以及瑞士銀行家的關係更密切。”

  ??“大衛,新中是不會到中國銀行存款的。”宋子文笑了笑,氣定神閑的點上一支香煙,但卻沒有抽。“他們對政府有意見,擔心政府凍結他們的賬戶。我需要你打聽一下新中造船的股票什麽時候發行,委托的發行商是誰,有多少人對這支股票感興趣。”

  ??打蛇打七寸,海軍現在依仗的是軍費自籌,弱點也正是軍費自籌。隻要能在資金方麵對海軍造成威脅,宋子文相信李孔榮終究要對國府妥協——一個國家所能調動的資源肯定要比一個公司調動的資源多得多。美國是一個講求實際的國家,他相信隻要自己籌碼足夠,美國人肯定會改變主意的。

  ??宋子文著眼於金融,李孔榮離開醫院第一個要處理的公務也是金融。倒不是擔心資金鏈抽緊,而是新加坡的李光前、雲南的繆雲台、要先行見麵商談。讓他沒想到的是繆雲台和陳光甫非常熟悉,於是這三個民國銀行界巨擎一起來到新中防務公司密商要務。

  ??陳光甫是重慶國民政府的代表,他之所以在美國,原因在於孔祥熙是親德派,英美這邊苦於沒有人脈資源,宋子文是英美派,在美國是有資源的,可宋子文上台等於孔祥熙上台,於是孔祥熙隻好派陳光甫來美國。陳光甫是留美生,但他被美國人看得起不是因為他曾經留美,而是他創建經營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本事。

  ??李孔榮對他也很佩服,再想到汪偽即將發行中儲券,需要一些懂鈔票的人在上海觀察收集中儲券情報,對他又是和藹幾分。沒想到商談不久陳光甫便道:“漢盛兄,庸之院長讓我代問你一句:是否還記得當年國王湖邊的承諾?”

  ??陳光甫的一句‘是否還記得國王湖’讓李孔榮詭異的想到了‘是否還記得大明湖’,他有些厭惡的甩甩頭,道:“我當然記得,可庸之先生也沒有履行他的承諾啊。如果當時他能諫言常委員長不要在上海大打,不聽信宋子文顧維鈞這些人所謂的國聯調停,抗戰就是另一個局麵了。即便日本人進攻上海,南京也不會那麽容易丟吧?”

  ??陳光甫並不是孔祥熙的人,他隻是代孔祥熙轉告而已,至於當年兩人在德國國王湖畔說了些什麽,他是不知道的。但聽李孔榮的反問,特別是說到淞滬會戰和南京丟失,他下意識覺得李孔榮似乎更在理些:上海如果不大打,南京確實不會那麽快丟。

  ??“去年平準基金差點就光了,好在英鎊貶值緩了一口氣,不然法幣信用難以保證。可這僅僅是現在,明年的局勢會更加惡劣,海軍難道就不能幫一把嗎?”陳光甫知道國內的困境,美國雖有貸款,可貸款實在是杯水車薪。而海軍在美國擁有巨資,如果海軍能抽出一些資金支援國府,那平準基金肯定能支撐的久一些。

  ??“新中造船正準備上市,如果……”想到孔祥熙那張胖乎乎的臉——這人待人還是挺寬厚的,不像宋子文那般盛氣淩人。當初他也沒有對自己的叛國大加訓斥,隻是在聽聞海軍打撈出沉船後來過一份電報,言辭也很溫和,希望這些錢能暫借給國家雲雲。

  ??“光甫兄,我充分理解庸之院長的難處,但海軍的錢不是我一個人的。如果是我個人的,那有多少錢都可以借給庸之院長用於平準法幣或支援抗戰。海軍這邊,還要先做一次財務統計,如果新中造船股票上市順利,海軍大概可以暫借一些錢給庸之院長,借款的期限很寬裕,利息、條件這些都好說。不過海軍也有事情要請庸之院長幫忙:一是海軍航空部隊將回國實訓,也就是以戰代訓,我希望國府能予以方便……”

  ??“回國作戰?!這是好事啊!”陳光甫大喜過望,國內空軍正缺飛機,買飛機又沒有外匯(既便有外匯,美國的飛機公司全在忙碌英法訂單,估計也是買不著),海軍飛機回去正正好。

  ??“光甫先生,海軍航空兵隻會聽海軍的命令。因為規模有限,他們回去的數量並不多。我很擔心常委員長還有常夫人對海軍飛行員不聽命令會很不高興。”李孔榮臉上毫無喜意,神色冷峻的很。“另一件事情就更棘手了,海軍許多官兵還滯留於國內,我希望常委員長能高抬貴手放他們出國,都是打日本人,他們在國內作用很有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