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接見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4792
  從日本弄過來的鋁合金確實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新合金,既然是新合金那就一定要仿製,然後用在海軍的飛機上。李孔榮對此極為重視,認為這是瑞士研究室僅次於預警機雷達的第二重要項目,其他諸如導彈、火箭筒、青黴素、噴氣發動機這些,要麽已經研製成功要麽就不是那麽要緊,他上午隻是略略參觀,並未要求研究室加快進度。可剛才在冶金實驗室參觀的時候,李孔榮覺得氣氛怪怪的,兩個負責人葉渚沛和杜殿英都不怎麽說話,一些問題也回答的含糊,李孔榮這才問起魏如,想知道冶金研究室的情況。

  ??“哎。獨醒和再山,這兩人不和啊。”魏如摸著腦門道。“獨醒愛國心甚切,對一槍不放丟掉東北的張漢卿深惡痛疾。再山當年又曾做過張漢卿的秘書,又是資源委員會過來的人,作風自然有些官派,在一些事情上對重慶也頗為偏袒。兩人一見麵就不和,吵過幾次,現在基本不說話了。”

  ??“是這樣?”李孔榮沒想到同一個研究室的還水火不容。“鋁合金現在是誰負責?”

  ??“獨醒一開始就負責耐熱金屬,所以我就把鋁合金交給了再山。但鋁合金成分分析又要獨醒幫忙,我幾經出麵要兩人合作,情況總算好了些。研究每天都在做,可你要問什麽時候能仿出來,兩人都不敢保證,這涉及到兩個人,誰也不知道對方進行的怎麽樣。”

  ??“這樣可不行。”李孔榮對冶金實驗室的情況頗為擔憂。“美國那邊正要等合金造飛機,兩人關係如此還怎麽合作。不行,我要找他們談談。”

  ??“誒!”見李孔榮要去找葉渚沛、杜殿英,魏如當即拉住了他,“你去了也沒用,用再山的話說,他們兩個一個是共產黨、一個是國民dang,勉強合作可以,真心合作是不可能的。”

  ??“葉渚沛是共產黨?”李孔榮吃了一驚,海軍裏禁絕黨派,研究所卻是禁絕不了的。

  ??“不是。隻是他的立場是親延安的,平時看的是巴黎寄過來的《祖國抗日情報》,再山是親重慶的,平時看的國內寄過來的報紙,或者幹脆看英國報紙。”魏如道,“現在我的想法是把再山安排到美國去,讓他在那裏再組一個研究室,鋁合金研究放到美國。不過他不想去,他的意思是就在瑞士,人員從國內抽調就好,他是老同濟生,學校裏能找到人。哎!”說到這裏魏如又搖頭,“現在研究室現在主要是三撥人,清華的,人最多,再就是交大的,還有就是同濟的。一些事情真是不好說。”

  ??“他們人多又怎麽,敢吃了你?”李孔榮不可置否的笑,“就按杜再山說的辦吧,鋁合金速度第一,美國那邊飛機已經在量產了。第一批飛機我們可以將就,大規模作戰時,就將就不來了。飛機太重不靈活,被擊落的概率大大增加,飛行員是很寶貴的,犧牲一個就是幾十萬。”

  ??多建一個冶金實驗室純屬重床疊架,李孔榮答應了魏如也還有些擔心,在拒絕諸多項目申請的情況下,這麽做肯定會惹來非議,這也是他要把杜殿英安排在美國的原因。李孔榮看出他的為難,問道:“怎麽了?”

  ??“沒什麽。”一些事情魏如不好直說,特別是對李孔榮說,他的麻煩不想帶給李孔榮。

  ??“我今天晚上酒會之後,明天一早我就去倫敦了。”李孔榮道。上午他收到了軍情六局局長斯圖爾特·孟菲斯的催促電報,說首相張伯倫希望能在明後兩天某個時候見見他。作為一個外籍情報員能見到英國首相張伯倫絕對是難得的,李孔榮必須提前離開瑞士。

  ??“明天一早就走?”魏如感覺很吃驚。“這麽快?”

  ??“沒辦法,事情急。技術隻是戰爭的一方麵,雖然重要,但隻是決定性因素中的一個。”李孔榮沒說自己去哪,也不說見誰。

  ??“大家要失望了。”魏如本以為李孔榮要呆三五天。

  ??“到時候打日本人大家就不會失望了。”李孔榮笑了笑,人卻想著到時候見到張伯倫應該說些什麽,馬屁也要、忽悠也好,都要準備充分。

  ??*

  ??“首相先生,我已經要求他今天趕到倫敦,如果您需要要見他話,我想他會覺得非常榮幸。”倫敦唐寧街十號白廳,新上任的軍情六局局長孟席斯難得來此參加帝國國防委員會的會議,在座的都是重臣,他來隻是向國防委員會匯報情報的。

  ??“中國人為什麽不把德國的情報人員交給我們?”張伯倫想見一見李孔榮,帝國國防委員會大臣查特菲爾德勳爵則對他掌握的德國情報網感興趣,他似乎認為這個已經不在德國國內的中國人是多餘的,雖然他曾經的提議差一點就挽救了危局。

  ??“他認為越多的人知道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孟席斯很為難的給自己的情報員辯護,“他說這不是他的意見,而是身處德國情報員的意見。”

  ??“先生們,我認為他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讓不列顛完全站在中國一邊,最好是我和日本人互相宣戰。”接任已故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的A.V.亞曆山大勳爵插言道。“日本人和德國、意大利簽約是為了對付蘇聯,上一次戰爭他們就希望吞下西伯利亞和邊疆地區,但他們沒有實現這個目標,我相信日本人依舊會進攻俄國。”

  ??“好了,先生們。接下來我必須去見美國大使。”張伯倫非常忙碌,他不想花時間討論一個中國籍情報員,哪怕他是李一官,他想見此人隻是因為一時好奇。

  ??“是的,先生。”張伯倫一說美國大使,在座的閣員們便知趣的告辭。此時的不列顛雖然還是世界霸主,但她已經虛弱的經不起任何一場大一點的戰爭,何況現在麵對的是世界大戰。不列顛需要美國的支持,不管是物資上還是精神上。

  ??與此同時,不列顛政府也需要有關戰爭的準確情報,007與軍情六局合作多年,雖然他很多時候會有一些異想天開的點子,比如刺殺國防部部長馮·勃洛姆堡元帥的女秘書愛娃·格魯恩,可事實證明他的提議完全正確,普魯士軍官團失勢後,希特勒得以控製德國並大舉擴張。

  ??此時的張伯倫迫切希望007情報員能有新點子盡早結束戰爭,或者能讓英國獲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隻是,他想不到的是,李孔榮想的不是不列顛的利益,他要的是英國支持自己的計劃——海軍想要奪取意屬索馬裏蘭,沒有英國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海軍想在大西洋上俘獲大型郵輪,不知會英國皇家海軍是不可能;海軍要想利用南洋華僑的巨額金錢,沒有英格蘭銀行的默許是不可能的……

  ??作為回報,他能提供的東西極為有限,斯佩伯爵號、蘇德密約、蘇聯入侵芬蘭,這些並不足以打動英國人。之後的戰爭,沒有丘吉爾的堅持,挪威戰役根本就不存在,而接下來的法國戰役是不能透露的,如果法國沒有在一個月之內投降,整個二戰史都將改寫。這種變化對中國戰場是何利弊很難判斷,但他在美國的名聲卻要全毀了。

  ??“上校,俄國人已經進攻芬蘭了。”軍情六處局長辦公室,孟席斯微笑的遞給李孔榮一份報紙,這是今天的泰晤士報,頭條就是蘇芬戰爭爆發。“你對此有何判斷?”

  ??“蘇聯人一定失敗。”孟席斯給他的感覺並不精明,看來軍人出身的他不善於陰謀詭計,麵對他李孔榮感覺輕鬆很多。“前幾年史大林殺了太多紅軍軍官,紅軍已經沒有什麽戰鬥力,更何況是冬天作戰,還是在芬蘭。”

  ??“你的意思是說,俄國人一定會失敗?”孟席斯點點頭,斯大林的大清洗他有所耳聞。

  ??“不,芬蘭太小,蘇聯一定勝利,不過是次慘勝。”李孔榮道。“就如我剛才匯報的那樣,蘇德對東歐進行勢力範圍劃分,沒有人能幫到芬蘭,他們不得不向蘇聯妥協或者投降。”

  ??“俄國人不承認他們和希特勒簽訂過條約。”孟席斯說著外交部傳來的消息,笑了一笑,“他們稱俄國人辯解說簽名是偽造的,沒有俄國人會用拉丁字母簽字。”

  ??孟席斯笑李孔榮也笑,俄國人這是不打自招,等於證明了李孔榮情報的準確,英法現在都相信蘇德之間簽有密約。“我的建議是立即轟炸蘇聯高加索油田,因為這裏的石油正源源不斷輸入德國,為德國明年發動西線攻勢做準備。石油是戰爭的血液,蘇聯是希望德國和英法這些帝國主義國家自相殘殺,等大家精疲力竭的時候,他就可以出來收拾殘局。”

  ??“這就是你的意見?”孟席斯知道這個提議,這不是他第一次提。“如果蘇聯宣戰怎麽辦?”

  ??“不可能。蘇聯人知道他在做什麽,不強硬一些他就會得寸進尺。如果不這樣做,民眾又會譴責內閣對芬蘭戰爭無動於衷了。”李孔榮一本正經,仿佛他是一個不列顛國王陛下的子民。“另外,必須提醒的是,行動計劃務必保密,蘇聯人的間諜到處都是。我想如果不注意保密,恐怕我們還在計劃,蘇聯人已經得到消息了。”

  ??“你知道那些人是蘇聯間諜?”孟席斯話鋒忽然一變,似笑非笑的看著李孔榮。

  ??“我知道的蘇聯間諜不在英國,也不在軍情六局。”李孔榮還是一本正經,“他們在中國遍地都是,美國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裏去。”

  ??“好吧。”孟席斯點點頭,他開始說下一件事情。“如果德國在西線發動攻勢,我希望你能提供準確的情報,以使法國堅持下來,而不是像你說的那樣一個月戰敗投降。”

  ??“……”李孔榮沉默了一會,想了想才道:“爵士,我覺得沒有人能挽救法國失敗的命運。從上一次戰爭結束到現在,每一屆法國政府都在混日子,政府的散漫萎靡也影響到國防。比如打算再次把不列顛卷入戰爭的馬奇諾防線,1928年就做出決定,1932年才有少量工程完工,到1936年武器都還未安裝妥當,似乎在去年,因為戰爭的威脅,整個工程才宣告竣工。

  ??又比如法國陸軍決定裝備的新型機槍,並要求統一步兵所用的槍彈,這種機槍在1926年就開始使用,使用統一槍彈的步槍今年才開始生產,並且產量低的可憐,我聽說一年產量隻有十萬支,而法國陸軍有幾百萬人。

  ??以這樣的效率和態度,即便上帝也救不了法國。爵士,我認為情報部門應該提醒內閣讓海軍部做好一個遠征軍的撤退計劃,一旦法國戰敗,英軍可以馬上撤出大陸。”

  ??“撤出大陸?”這是述職報告裏沒寫的,孟席斯大為詫異。

  ??“是的。一旦法軍戰敗,遠征軍不是被德軍全殲就是被德軍俘虜,我想不管那一種結局對不列顛來說都是不利的,內閣甚至會因此倒閣。”李孔榮道。“海軍部必須有妥善的遠征軍撤退方案。”

  ??“上校,但我到現在為止都還不清楚法國為何會戰敗?”孟席斯眉毛挑了又挑,報告上李孔榮隻說按照判斷,卻為說按照什麽判斷,他現在都還不清楚法國將怎麽戰敗。

  ??“德國進行是一場新的戰爭,我稱之為‘閃擊戰’或者‘閃電戰’。而法國陸軍還沉浸在上一次戰爭的榮耀裏不可自拔,德軍會像一把燒紅了的鋼刀切牛油一樣把他們擊的粉碎。這些德國鋼刀還會有選擇性的打擊在法軍的中樞上,一旦中樞癱瘓,法國陸軍除了投降再無其他選擇。戰爭不是像上一次大戰那樣有漫長的塹壕和鐵絲網,戰爭隻會是運動戰,運動中德軍將打擊法軍的要害,一旦要害受創,法國陸軍哪怕有一千萬都隻能束手就擒。”

  ??李孔榮不提曼施泰因的鐮刀,隻鼓吹閃電戰的威力,頓時把孟席斯這個前英國陸軍軍官唬的一愣一愣,當兩人開始辯論陸軍戰術時,他完全忘記自己要問的是什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