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推辭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4752
  焦灼的等待中,天終於亮了。早就在欽州灣外海徘徊的第5艦隊開始對登陸區域全麵炮擊,雨絲中,工事、塹壕、鐵絲網全被突如其來的炮火覆蓋淹沒,沙石、碎木、慘叫的士兵和殘破的肢體在天崩地裂的爆炸裏飛濺而起。前線的電話線最開始的一刻就被炸斷,好在炮擊驚天動地,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桂林行營,此時白崇禧、陳誠以及行營參謀長林蔚才大鬆一口氣,情報果然準確無誤。

  ??伴隨著炮聲,在日海軍派出排雷小艇的同時,第3聯合航空隊的水上飛機開始冒雨起飛,而陸軍的第21獨立飛行隊、飛行第90戰隊的飛機也陸續升空。與作戰計劃不同的是,這些飛機有一大半飛往半個多小時前U-38號發送明碼電報的海域,它們試圖找到支那潛水艇,可茫茫大海有的隻是無盡波濤,偵察機什麽也沒找到。

  ??日軍飛機一無所獲,但它們的出現卻將艦橋上的李孔榮嚇了一跳。潛艇什麽都不怕就是怕飛機,一旦被飛機擊傷無法下潛,那他除了和日本人同歸於盡再無他法。在冒險繼續前進和立即下潛在水下前進這兩個選擇中,他不得不選擇後者。

  ??潛艇內部,急促的警鈴剛剛響過,經曆昨晚的冒險,幾乎所有人都對飛機不以為然。李孔榮走下控製艙時,林濂藩王國貴等人還在嬉笑,他掃了他們一眼,問道:“很好笑麽?”

  ??“水深四十七米。主水櫃排出三百升。”輪機長蘇鏡湖剛聽到水聽室的測深回報,當即命令停止下潛,保持目前深度。“需要坐底嗎?”他問。

  ??“不需要。”此時潛艇距離欽州灣入海口還有五至六海裏,為了早些抵達,李孔榮在天亮後也堅持航行了二十多分鍾。“航向正北,雙伡微速前進。”他命令完就開始教訓人了:“寧遇軍艦不遇飛機,潛艇總得死在飛機上,軍艦倒無所謂,離得遠一些他們就是睜眼瞎。”

  ??電機嗡嗡作響,李孔榮想繼續教訓有些力不從心,他看著蔣菁這些人忽然想應該把他們調離U-38號,扔到航校開飛機,不管駕駛技術怎麽樣,以後都是做航母艦長的好材料。想到此他道:“我回頭寫一份名單,這次作戰結束都給我滾回美國到航校去。”

  ??聽說李孔榮要調人走,林濂藩幾個馬上哭喪了臉。U-38是海軍唯一的作戰艦艇,離開U-38就是離開戰場一線。“長官,我們不願回美國。”劉純巽最先開口求饒。

  ??“不願回美國?”李孔榮嗤笑,“人家想去都去不成,邱仲明已經在航校了。我是艇長,我說誰去就誰去,不願意的去的可以上補給船。”

  ??一提邱仲明高光佑蘇鏡湖等人就明白了李孔榮的謀劃,這明顯是要栽培航六班的這幾個人。李孔榮以前曾經說過,以後海軍主力不再是戰列艦而是航空母艦,航空母艦的艦長必須是飛行員出身,航六班十個人去學飛行,肯定是為以後打算。

  ??“報告長官,收到一封轉發來自紐約的特級密電,還有桂林行營的明碼回電。”盧如平鑽出了無線電室,其實也就是水聽聲呐室——這個房間不超過四平方,靠走廊的玻璃窗下就是聲呐室,靠船壁的那邊則是無線電室。裏麵本來擁擠,改裝後更擁擠:除了U-38原有的被動聲呐外,還額外加裝了兩部主動聲呐,一部裝在船底,用於測深,平常不開啟,另一部裝在圍殼正麵,借用無線電研究所的CT設備可以測距,用於水底攻擊。而無線電除了原裝的一台德根接收器、兩百瓦的瓦德根發射器外,還有一套備用的美製艦用電台。每當透過玻璃看到裏頭船壁大木板上裝著的那幾排純白色的絕緣子,以及不知名字的電器,艇員們都有一種高科技即視感。

  ??“紐約,特級電文?”李孔榮有些狐疑的接過那份密電,盧如平和二副林祥光已經解了前兩層密碼,第三層必須由他親自解碼,而密碼本就在他船頭的櫃子裏。他接過又道:“桂林那邊說了些什麽?”

  ??“桂林白副總長、陳長官回電說:‘我部早已枕戈相待,望貴艦多殺敵寇,滯後擾亂敵之登陸’。”盧如平念出電文顯得有些激動。對於他們這些剛剛從海校畢業的小年輕來說,白崇禧和陳誠都是之前仰望的對象,現在居然能親自通電,實在是讓人興奮不已。

  ??“切!”李孔榮不把這封電文當回事,他道:“一艘潛艇能幹什麽事,這是幾萬人的登陸,又是在白天。副艇長……”

  ??“有!”高光佑神色一震,立即答應。

  ??“現在交給你指揮。剛才日軍正在炮擊,估計他們還要排雷,我們趕過去大概正好他們登陸。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慢慢靠近即可。”李孔榮要回艇長室解碼,他還想休息一會好好想想待會怎麽打。

  ??與緊張急迫的艇長室不同,舒適的艇長室像是一個整潔的避風港。李孔榮取出密碼本開始解碼,這些密碼都是數字,四個四個一組,電文剛解了開頭他就愣住了,而後迅速的將整封電文解完。‘刺殺許是重慶所為’,電文中,這句話最為刺目。

  ??讀完電報的李孔榮先是不敢相信,可回想常凱申還有軍統的過往,又覺得並非不可能,而且動機也很充分——海軍與軍政部代表的數次談判都不歡而散,新中防務公司也不是中國公司,美國法律又大異與國內,要毀滅海軍重建,刺殺實則是最好辦法。這樣一可以栽贓日本,二可以收複海軍。隻是,常凱申怎麽會如此果決呢?這個人確實慣用流氓招數,可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是沒有底線。在動手之前他往往會給對方幾個台階,比如出國,比如通電下野,海軍連航母都沒有一艘,他這次怎麽如此絕情?

  ??李孔榮震驚之後隻是沉思,心裏其實並沒有太多憤怒。之所以不憤怒,主要是他對陳季良、對閩係海軍沒有多深的感情。他不是福建人,更非閩南人,但為了打造一支艦隊,他不得不以閩係為基本,團結能夠團結人,不如此艦隊不成。

  ??此事真要是花生米授意幹的,而且被查實,海軍和重慶之間就再無緩和的餘地了,明年派飛行員回國的事情很可能要泡湯,如果蘇珊那邊沒有弄到住友金屬的鋁合金配方或樣品,那麽……

  ??欽州灣戰情如火,冬季沒有日機轟炸的重慶則是霧靄重重。黃山官邸內,收到桂林行營電報的常凱申喜形於色,不過再慮及正在處置的事情,他又半點高興不起來。軍統的刺殺實在大膽,地點居然選在紐約第五大道的洛克菲勒中心,還當著數十名記者的麵開槍,好在殺手假裝成日本人,要不然友邦驚詫,國府在美國的諸多努力全將毀於一旦。

  ??但麻煩還不在於此,根據駐美大使胡適傳來的消息,致公堂的司徒美堂正調查刺客的背景,而且還真被他發現了一些東西。是以,他不得不把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請來,希望他能去美國一趟,一是要把陳季良的遺體接到重慶好舉行國葬,二則是萬一東窗事發,他也好出麵彈壓勸說。為此,林森來了之後,客套之後看到的是兩份講演稿。

  ??***主席林森,福建閩侯人,最早一批同盟會員之一,從那時起就追隨孫中山,二次革命失敗曾按手印加入中華革命黨,國共合作則是西山會議派成員之一。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國民政府主席這個職位不需擔任何責任,隻是名義上的國家領袖,因此需一位年高德沼的元老擔任,蔣介石本屬意於右任,又因為陳銘樞等人的力舉,方才由林森擔任,一直至今。

  ??林森是福建閩侯人,海軍中閩侯人也不少,當年策動二十多個艦長反陳的應瑞艦艦長林元銓就是他的侄子,隻是,明白自己角色的他極少和海軍部諸人來往。

  ??“總裁,這是……”仔仔細細的,林森很快就把兩份講演稿看完,他還是不太明白蔣介石請自己來的意思。

  ??“主席覺得此兩人言辭如何?”常凱申不答反問,目光凝視著林森。

  ??“這一篇就罷了,可這一篇……”林森指著口氣極為叛逆那一篇,沉重的道:“占據台灣名為自治、實為割據,籌備內戰,其心當誅。”

  ??“這是前海軍軍械司司長林向欣在海軍內部的演講,另一份則是艦隊司令陳季良的。”常凱申終於揭開了謎底,“海軍內部有人將他們的演講送到了大使館,大使館又轉到了重慶。”

  ??似乎要給林森想象接受的時間,常凱申頓了好一會才道,“自民元以來,海軍就為閩係把持,他們排斥異己,將艦隊視為私家之物,走私、販毒、倒賣軍火、竊賣物資燃料,無利不圖。雖說當年我與海軍有不愉快之事,但為革命和國家前途計,我依然不計前嫌,任命當年破壞肇和艦起義的陳紹寬為海軍部長。隻是……即便有軍費,海軍也難改惡習,令先總理蒙羞。”

  ??常凱申直抒心意語氣沉重,他所說的‘令先總理蒙羞’指的是逸仙號輕巡洋艦走私案:36年9月15日,廈門海關追緝了一艘走私小艇,在艇上發現二十三包五十斤重的白糖,經過短暫的交火,在海關抓獲的人員中,居然有一名是逸仙號上的水兵,此水兵供認此批走私白糖一共有四百包,悉數從香港買來。

  ??四百包五十斤的白糖重十噸,水兵一個人絕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搬上逸仙艦,雖然此事最後不了了之,可知道海軍底細的人都清楚這是整艘軍艦在走私——此前正好是兩廣事變,逸仙艦受命南下幹涉事變,事了從廣州經香港返回,以艦長們的經商頭腦,自然不會浪費這個掙錢的機會,白糖貨輕價高,正好是走私佳品,帶個十噸沿岸販賣,保準能大賺一筆。

  ??海軍想的是錢,可常凱申對精神、名節極為看重,得知後勃然大怒,認為是褻瀆了先總理名諱,起初本想勒令海軍改換艦名,後經人勸說方才作罷。此時再次提起舊事,其憤恨之情油然而起。他接著道:“得知此消息後,我一直讓人勸說陳林二人服從國府命令,可此兩人置若罔聞,為抗戰、為國家計,中正不得不……”

  ??林森一看到那兩份講演稿就有一種預感,現在見常凱申承認,他整個人都激動起來,正當他想說陳季良這樣的抗戰英雄不能如此對待時,常凱申再道:“季良兄的身死完全是一個誤會,主席要是不相信我,我可以馬上讓雨農交還那些手令以作查證。”

  ??“是誤會?”好半響林森才低低問了一句。

  ??“確實是誤會。”常凱申點頭。“我既然承認此事,就沒有好隱瞞的,如今抗戰為重,林向欣冥頑不化,準備內戰、妄圖割據自立,不得不殺一儆百。季良兄我從未想要將其置於死地,隻希望他能盡早返國。”

  ??“哎!”林森無言以對,隻得歎氣。他是從清末過來的人,革命的時候也曾進行過刺殺,對這種行動並不忌諱,隻是可惜陳季良被誤殺。

  ??“主席,我已讓人徹查此事,季良兄一身為國為民,應當國葬、家屬也當厚厚撫恤,送葬那日,我將親自為其抬棺。擅自行動這也將嚴懲。”常凱申言語不但懊悔,而且哀痛,他親自抬棺之語終於把林森打動。他道:“總裁是想……”

  ??“我想請主席去一次美國。”常凱申道,“一來是拜會美國總統政要,請求援助,不過這更多是象征意義上的;其二就是煩請主席將季良兄的遺體帶回重慶好進行國葬;其三則是想請主席與海軍的人好好談一談,海軍部可以恢複,但抗戰艱難,此事隻能在抗戰之後,現有部署可先編為海軍處,但飛行士和飛機應該劃歸空軍。

  ??最後就是海軍目前所掌握的外匯,財政部可以用借款的方式接手,戰後一定將返還——不是我貪圖海軍手上的那些錢,實則是財政上極度吃緊,外匯馬上要用光,如果再沒有借款,國幣就要失去信用,此事涉及國家生死存亡,主席萬萬不能推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