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拂袖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4832
  現在軍械司目光完全注意在格魯曼和道格拉斯身上,前者參與競標是因為中國海軍並無美國海軍那麽多限製,不注重傳統和勢力範圍,隻要能行就上。此時的格魯曼僅僅是F4F受到了海軍航空局的青睞,但卻一直沒有獲得訂單,而相比於拖拖拉拉的美國海軍,種種跡象都表麵中國海軍急需艦載機,於是格魯曼是有標必競,艦載攻擊機也參合了進來。可惜終究是小公司,這邊是F4F改良,這邊又是F5F原型機,最後還有一個魚雷俯衝轟炸機,忙不過來的格魯曼隻能壓著9月1日的最後截止時間進行原型機艦上測試。

  ??相比於忙不過來的格魯曼,道格拉斯四月份就造出了兩架原型機,並在第一時間邀請林獻炘等人前往參觀,飛行、著陸都獲得了一致好評,可惜那艘訓練航母還在改裝,不然馬上可以上艦測試。

  ??汽車駛出舊金山市區前往海軍航校,這是一個廢棄的民用機場,海軍低價接手了過來。機場雖舊,但跑道、塔台、加油機、機庫、維修工廠都是齊全的。海軍辦的航校果然嚴格,李孔榮進門的時候被雖然出示通行證,但還是被詢問了兩遍,校內的學生行止也極有章法,都是列隊行動,走的是整整齊齊。

  ??“長官,這裏有八百四十三名學生,一共四期,後麵還會招收兩批,不過北美華人青年太少,第七期的招生隻能去南洋。”林獻炘的副官朱貽馨介紹著學校,他知道李孔榮第一次來。

  ??“學員素質怎麽樣?第一期能有多少人畢業?”李孔榮問道。

  ??“第一期還沒畢業,但是進到高級班的有近兩百人,可惜前幾個月有三十多個人退訓,現在還剩一百五十人左右。”朱貽馨介紹著第一期學員,說起退訓的那三十多人不無遺憾。

  ??“我記得一期有三百名學員?”李孔榮回憶著陳文麟的培訓大綱。

  ??“是,基本上是三百人一期。第一期是三百,第二期是三百,第三期是兩百三十二,第四期就隻有一百七十一了。”朱貽馨介紹著航校四期的招生數,看得出來,第三期開始招生數就下降,第五期、第六期估計會一百名學員都沒有。

  ??“差不多了。”李孔榮早就估算過北美華僑飛行員潛在人數,四期招了近千人,以華僑的人口基數來看,不能算少了。

  ??汽車經過辦公樓直接開往機場,此時李孔榮才發現自己遲到了,一幫洋人還有陳季良、林獻炘都在等他。“我遲到了,抱歉、抱歉。”他向陳季良、林獻炘、陳文麟等人道歉,也向道格拉斯公司的人道歉。

  ??“今天遲到可以理解。”林獻炘眉毛一挑,與陳季良等人飽含深意的笑了起來,而道格拉斯那邊總設計師艾德·海茵曼大概是早就知道他遲到的原因,也不以為意的微笑。

  ??“這就是原型機?”跑道的一頭挺著道格拉斯的原型機,碩大的機頭內是R-2800發動機。在李孔榮走向原型機的過程中,艾德·海茵曼向他介紹這架飛機。

  ??長度為三十八英尺十一英寸(11.86米),寬四十九英尺(14.93米),高十四英尺八英寸(4.39米),折疊之後寬為二十二英尺六英寸(6.85米)、高十五英尺七英寸(4.75米)。空重八千九百七十八磅(4072公斤),毛重一萬四千八百五十一磅(6614公斤),發動機馬力一千八百匹,航程一千兩百一十七海裏(2253公裏)。加上機翼兩端一共有十一個武器掛點,可在機腹下掛載一枚七百公斤魚雷以及十枚六十公斤小炸彈,或者直接在機腹下掛在兩枚魚雷。為增加命中率,兩枚魚雷掛載時呈一定角度。

  ??從數字上來,道格拉斯的原型機擁有極為強大的掛在能力,飛機滿載起飛隻用了兩百米跑道,空中動作也很流暢,看上去也沒有什麽問題。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航母,其實即便有航母李孔榮也看不出什麽名堂,他不懂飛行,自然也就看不懂飛機。

  ??“你覺得這飛機如何?”李孔榮隻好問陳文麟,他是飛行行家。

  ??“還未上艦,還不清楚。”陳文麟答話極為客觀。“不過掛載、速度、航程、失速速度、大小、折疊後大小,這幾樣都合格了,也就是折疊好高度有四米七五,太高了一些,我們是雙層機庫,這樣機庫高度就要超過九米,好在他們答應會想辦法改。”

  ??美國人做什麽都大手大腳,原型機機艙非常寬大,即便有四米五的高度限製,幾家公司的原型機也都超過了,唯一的不同是超過多與少而已。想到看的前幾架原型機,李孔榮無奈道:“實在不行機庫就造的高一些,重心不穩另外再想辦法解決吧。航母的戰鬥力關鍵在艦載機。一定範圍內,隻能是航母適用艦載機,不能艦載機適用航母。”

  ??“訓練航母應該快一些下水。”陳文麟悄聲的說了一句,看來他也著急航母下水。

  ??“七十天。”李孔榮說了一個數字,這是在緬因州造船廠確定的數字。“周茂柏保證七十天之後就能下水,這肯定能趕上艦載機測試。”

  ??“七十天?”陳文麟笑了起來,他道:“這真是太好了!漢盛兄到時候在嗎?”

  ??“七十天之後我當然不在。”李孔榮不無遺憾的道,“事情就靠你們把關了,你那些學生碰到日機命運如何,除了看技術,艦載機性能極為重要。”

  ??陳文麟從未有過這麽多學生,他對航校一向抓得嚴,希望每個學員都技術拔尖。艦載機將如何影響自己這些學生的命運他自然一清二楚。李孔榮說完他重重的點頭,可他又擔心道:“可我沒在海上飛過啊,艦載機到底該如何我沒辦法評價,漢盛兄你又不在……”

  ??“我也不懂。”李孔榮笑,“不過總會有辦法的,到時候切記所有原型機都漆成一個顏色就行。”

  ??“漆成一個顏色?”陳文麟不明所以。

  ??“是,這樣分不清彼此。我會想辦法找幾個評委來,讓他們來評估打分。”李孔榮說的是皇家海軍,他打算用參觀U-38為代價,讓英國海軍派幾個有經驗的航母飛行員參與原型機測試。

  ??“米斯特李,我們很希望能聽聽您的意見。”設計師艾德·海茵曼禮貌的致意。今天的展示完全是為了李孔榮,按照林獻炘對他的解釋,米斯特李是影響競標結果的關鍵人物。

  ??“就目前看,前途非常樂觀。”李孔榮笑了笑,他知道眼前這位就是後來天襲者對地攻擊機的設計師,眼前這架原型機就類似於天襲者的縮小版,隻是發動機不是兩千七百匹馬力的R-3350,而是隻有一千八百匹馬力的R-2800。不過1945年的R-3350和現在的R-3350截然不同,那是重新設計之後的產物。

  ??“是的,我們在等著三個月後的測試,我們很有信心。”海茵曼笑指著眼前這架飛機,“我們也在想辦法改進它的高度,它超出項目書的要求,這非常糟糕,我們總能想到辦法的。”

  ??“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請盡量削減它的身高,”李孔榮實在不好說什麽,他隻能順著美國人的話說。“另外,如果非要說意見的話,我隻能在說一件事情。那就是美國式的設計一般會產生很多冗餘。”

  ??“冗餘?”海茵曼不明所以。

  ??“是的,冗餘。美國式的設計向來是一個部門負責一個部分,按照分配的目標完成既定任務。但就像乘法運算一樣,一些相同的部分其實可以合並,可因為各部門都以完成自己的目標為重,所以沒有人關心整體性的浪費。”李孔榮實在不好說什麽,隻得扯一些道理。

  ??“米斯特李,您是說飛機太重了嗎?”海茵曼若有所思的道。

  ??“這隻是一個猜測,但以我對美國鋁合金質量的了解,這確實太重了。”李孔榮忽然想到零式的五十嵐,這也是他要在明年9月13日派戰鬥機中隊參與國內戰事的原因,隻有擊落零式找到其殘骸才能獲知五十嵐鋁合金的成分。曆史上這個過程發生於1942年,所仿製的7075鋁合金出現於1943年。

  ??“是的,我們會想辦法減輕飛機的重量。”海茵曼認真答應,客戶就是上帝。

  ??原型機飛行半個小時僅僅是為了李孔榮觀看,但李孔榮看不懂飛機,今天的展示基本白費。即便如此,在道格拉斯公司的人走後,陳季良和林獻炘也還是認真的問李孔榮意見。

  ??“數字上看是不錯的,但實際如何還要上艦才知道。”李孔榮道,他見周圍沒人,又說起自己回國參戰的構想,“我這段時間想到一個計劃,那就是明年九月之前,從第一期學員起,開始回國輪訓。”

  ??“回國輪訓?”陳季良林獻炘幾個全都聽不懂。

  ??“就是回國參戰。”李孔榮解釋,“現在日機轟炸極為頻繁,而國內空軍根本就無法抵抗……”

  ??“我反對回國。”林獻炘馬上表示反對。“這些人回去還能再回來嗎?”

  ??“當然可以回來,我們是輪訓,國內那邊並不斷人。”李孔榮道。

  ??“去多少人都回不來的!”林獻炘麵色鐵青,“你又不是不知道常某人的作態,我們含辛茹苦的教出這些飛行員可不是讓他扣在國內的。”

  ??“向欣,聽漢盛說完嘛。”陳季良一聽回國參戰就點頭,並不像林獻炘這麽反對。

  ??“我們不回去,到時候國內也會逼我們回去的。”李孔榮想著9.13璧山空戰之後的形勢如此說道,“到時候空軍打光,後方各城市挨炸,我們空有幾百名飛行員卻在大洋彼岸坐視不理,肯定會激起眾怒,這些學員也會不理解。

  ??以輪訓的方式回國參戰總比後來被逼著回去好,而且學員訓練再多,沒有經過實戰還是頂不了用。陸地上飛機被擊傷擊落可以迫降跳傘,海上就是跳傘又能如何?我以前說過,根據情報日本人正在生產一種新式飛機,這種飛機性能優越,我們必須提早接觸、早想到對策。

  ??還有就是這種飛機使用一種新型鋁合金,它的強度達到六十五公斤每平方毫米,超過現有鋁合金強度二十公斤,正是有這種鋁合金,日本飛機才能造的很輕。我們務必要擊落一架日本新式飛機,找到它的殘骸然後仿製這種鋁合金。”

  ??“消息確切?”陳季良認真的問。

  ??“我消息什麽時候錯過?”李孔榮反問。“雖然暫時還沒有想到怎麽用這個配方賺錢,可它能大大減輕艦載機的重量,單憑這點就足以我們回國參戰了。”

  ??“如果國內把人和飛機都扣下怎麽辦?”陳季良道,他也擔心國內會強製扣人。

  ??“回去的人連地勤都是美國公民,隻要他們自己不想留下,誰能扣住他們?”李孔榮笑。“機場保衛我們讓龍雲的人負責,而且機場不要放在重慶附近,應該放在靠近昆明的位置,最好還要有一個湖,這樣水上飛機也好起降。”

  ??水上飛機回去就是預警機回去。陳文麟明白預警機指揮作戰也要通過實戰檢驗,可他擔心另外一件事:“難道最新式的艦載機戰鬥機要回國參戰?如果不是,那用什麽飛機?”

  ??“本來我是反對新式艦載機回去的,這將暴露飛機性能。但想到那種新型鋁合金,還有新的兩千匹馬力發動機明年可以出來,後年可以裝在新飛機上,我認為應該派艦載機回去,這樣飛行員就不會因為換飛機變得不適應。”李孔榮道。“不要擔心硬碰硬,有美國的工業基礎在,我們將越打越強,日本人將越打越弱。”

  ??李孔榮說得陳季良和陳文麟連連點頭,但林獻炘依舊固執表示不同意飛行員回國參戰,說罷他就拂袖而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