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哥斯拉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4884
  土豆燉熊骨、洋蔥炒熊肉、紅燒熊掌、清蒸熊肺、鮮魚熊骨湯……,夥食確實是可以算戰鬥力的。在希望島再次獵熊後,潛艇上又開始了百熊宴。為了防止電報局向德國人告密,U-38號駛離斯瓦爾巴群島南下,隻是因為擔心大西洋的狂暴天氣,它隻能在商船航線上孤獨遊弋。好在位置更往南了一些,艇外的氣溫有太陽時在零度左右,沒有太陽依然處於零度以下。

  ??發出電報之後的第七天,萬年不動的電報鈴聲終於再次響起,隨著電報鍵音,來自一艘不明船隻的無線電波被潛艇收報機接收。電報是明碼發送,李孔榮隻看了電報開頭,就把電報揚了起來,大聲喊道:“是補給船!”

  ??“啊!”潛艇裏樂瘋了,所有人都大喊起來,聲音蓋過了轟隆作響的柴油機。

  ??“安靜!安靜!”李孔榮在諸人歡呼之後又道,“時間緊迫,現在要做的時間是馬上和她匯合,匯合之後立即趕往北美。”

  ??匯合當然應該,可前往北美,一幹人看著李孔榮有些不解,身為中校的王.榮瑸問道:“漢盛兄,我們不是回國的嗎?”

  ??“當然要回國。”李孔榮說道。“但是潛艇有很多地方要改裝。大家想想吧,如果潛艇在水下也能充電,我們出北海的時候又怎會那麽辛苦?你們都想老婆孩子,我也想老婆孩子,大家的老婆孩子都在雲南,我們不是要見一次,以後次次都要見。所以,潛艇先去美國造船廠改裝,這事關我們以後的作戰。”

  ??“漢盛,是去裝通氣管嗎?”林惠平第一個猜到改裝的內容,是以問道。

  ??“是的。裝上通氣管,潛艇就能在水下充電,海況好的時候甚至能在水下航行。”李孔榮解釋道,“不要擔心通氣管出問題,航行日誌上這艘潛艇的艇長利伯上尉記錄當時波羅的海的風浪高達七級,U-29是在這種海況下折斷了通氣管不得不上浮,最後與U-38號撞一塊的。有了通氣管,我們以後就方便了,被日本人找打的概率大大減少。另外,我保證,大家能在九月份見到老婆孩子。”

  ??馬上就是六月,聽說九月能回國,還有些失望艇員臉上終於泛起了笑容。李孔榮則聲音響亮的下達匯合命令:“航向零九六,雙伡全速前進。水聽室注意搜尋附近商船。”

  ??“航向零九六。雙伡前速。”命令當即重複回報,U-38調轉航向,前往預定位置搜尋商船。

  ??“電報發出去了嗎?”一艘兩百多噸的挪威漁船上,魏如有些坐立不安。帶著U-38所需的補給,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特羅姆瑟,然後在特羅姆瑟又呆了三天,這才坐著船前往預定地點。大海上白茫茫一片,有的僅僅是浪花和刺骨的寒冷,即便發出了聯絡電文,他還是擔心潛艇找不到自己。

  ??“發出去了。”與他同來的呂謨承答到,此時兩人正在漁船的駕駛室,呂謨承正拿著望遠鏡看著這白茫茫盡是浪花的大海。

  ??“他們能收到?”魏如猶在擔憂。他此時比接到電報時還著急。“要不要再發一遍?”

  ??“不能再發了,最少不能馬上重發。”呂謨承牢記著華羅庚的提醒,知道無線電通訊並不安全,如果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潛艇的損失,這種後果不是他和魏如能擔待得起的。

  ??“哎!”魏如一屁股坐到駕駛室的椅子上,他除了要救人,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向李孔榮匯報,好讓他拿個注意。可大海茫茫,他不知道去哪找人,隻能於船上幹等。

  ??“老板,會找到他們的。”瑞士新中公司的外籍雇員伊薩特見魏如焦躁不安,因而出言勸慰。他本來以為自己的老板來挪威是來旅遊的,等上了船才知道是尋找上個月德國失竊的那艘潛艇。他是瑞士人,可老家卻在捷克,他樂意看到德國人失去一艘戰艦。

  ??漁船在航線上來回航線,掌舵的船主布朗對此毫無倦意——伊薩特給了他五千美元租賃這艘漁船,並答應事成之後再付五千美元。天底下居然有這樣的好事,他自然樂意從命。很多時候他還會提供出自己中肯的意見,幫助這些人尋找他們要找的那條船。

  ??雖然在同一個經緯度,但因為羅經差異,雙方的距離很可能超過幾十海裏,好在U-38不時潛下海麵用水聽器搜尋商船,三個小時之後,漁船駕駛室內的船主布朗看到了發自U-38指揮塔的燈光。

  ??“啊,是他們,就是他們!”伊薩特指著左舷的閃光對魏如大聲喊道。

  ??“先生們,他們在問我們是誰?”船主布朗讀出燈光的意思,“我們該如何回答他們?”

  ??“就說、就說中國!”魏如看著燈光無比激動,他結結巴巴隻吐出中國二字。漁船回信後,遠遠的,一艘不懸掛任何旗幟、幾乎貼著海麵的船開了過來,這就是潛艇U-38號。

  ??穿著熊皮大衣的李孔榮站在指揮塔上,他從望遠鏡裏看到了站在漁船甲板上的魏如,至於呂謨承和其他人,他一個也不認識。

  ??“天哪。”見到潛艇的船主布朗看到甲板炮嚇了一跳,他本來也為自己的雇主高興的。

  ??“不必擔心,他們是最勇敢的騎士。”伊薩特在一邊安慰到,笑看著潛艇與漁船靠幫。

  ??漁船再小也要比潛艇的甲板高,李孔榮帶著林準幾個順著繩索踏上漁船甲板,他和魏如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子拔兄,別來無恙乎?”他笑意盈盈,他看魏如這個胖子是越看越可愛,他不但打理公司可以,找人救人也不在話下。

  ??“漢盛……”魏如抓著李孔榮的手說不出話,包括李孔榮在內,上到甲板的軍人雖然精神抖擻,可眉目間卻難言苦色,更何況他們以自身性命去博一艘潛艇,這不是為了國家民族又是為了什麽?國府宣判這些人‘叛國’,實在是天大的冤枉。

  ??“漢盛先生,外麵風大,請進船艙說話吧。”呂謨承打量著李孔榮,此時的李孔榮不再麵目白淨,而是胡子拉碴,渾身發酸,可越是這樣就越像是一位沙場苦戰的軍人。

  ??“不,時間有限,我們要先開始補給,補給的時候我再和大家聊一聊。”李孔榮說著自己的安排,他不想在這裏過多停留,而是覺得越快離開越好。

  ??“好,好,我明白,我明白。”呂謨承當即答應,他道:“船上有八十噸柴油、五噸機油、十五噸淡水、五噸大米、蔬菜、熏肉等物,另外還有兩箱再生藥片和三十瓶氧氣,但這是醫院裏直接買來的,不知道合不合用……”

  ??說到再生藥片和氧氣的呂謨承有些苦澀,完全是這兩樣東西拖了後腿,不然兩人本可以早幾天來的。而李孔榮聽到這些東西特別是再生藥片和氧氣瓶,頓時滿意的點點頭,潛艇上的氧氣馬上就要耗光了,這真是及時雨。他再一次認定自己沒找錯人,換作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潛艇要使用氧氣,而且還能在這麽快的時間買到。

  ??“醫院的氧氣也是氧氣,艇上馬上就要用光。你們辛苦了。”李孔榮感激道,隨後他又向林準等人道,“此地不宜久留,你們馬上安排裝運,氧氣和食物最先裝,柴油就直接抽了。淡水如果有時間就裝,沒時間就用原來的……”

  ??草草的向林準高光佑等人做了安排,李孔榮才與魏如前往船艙,短短的客套後,魏如說到竊艇所造成的影響,他道:“德國總理希特勒是惱羞成怒了,我國在德國的軍事學員都被遣送回國了,很多僑民、特別是漢堡的僑民也被趕回國了,留學生好一些,但是過的也不太好,好在兩國沒有斷交,據說是常委員長派了朱騮先作駐德大使,他前到柏林正式道歉並答應賠償德國人的一切損失。國內的話……”

  ??說道國內魏如倒有些不好啟齒了,李孔榮笑道:“子拔兄直說無妨。”

  ??“國內的話,軍事法庭已經做了缺席審判,你和身邊的幾位都判了死刑。”魏如咳嗽之後才吐露這句,“想來這是因為德國對國府的壓力太大,不得不如此。”

  ??“沒事。”李孔榮點上一支煙,他早就知道自己此舉形同叛國,這也是他離開施潘道海軍宿舍時不把那麵青天白日旗降下來帶走的原因。

  ??他在乎的僅僅是此舉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德邦交,現在看下來情況不是最壞。朱家驊是有名的親德派,常凱申派他來德國是有助於中德關係緩和的。而且三個月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那時候德國更需要中國的礦產——曾經有人說過,德國的戰敗時間就是她所儲存有色稀有金屬消耗完畢的時間,此說並不牽強,戰爭是總體戰,更是消耗戰,有色金屬至關重要。

  ??聽李孔榮毫不在意的說沒事,魏如又道:“國內民眾對此也……也很不理解,謾罵攻擊的也不少。不過新華日報倒是認為你們此舉是為了抗戰,情有可原,有說不得的苦衷。”

  ??新華日報居然說自己好話,李孔榮笑了笑道:“布爾什維克和納粹是天生仇敵,德國的損失就是蘇聯的勝利,不管這種損失是誰帶來的。延安方麵和莫斯科統一口徑再正常不過了。”說完他追問道:“國府還有什麽舉措?海軍司令部還在嗎?有沒有取消?”

  ??“沒有,倒是聽說海軍部的人員被命令不能隨意離開重慶。”魏如知道的東西極為有限,也就隻有李孔榮竊艇這件事他關注的新聞多些。“對了,這次我們帶了電台還有密碼本,你可以直接和紐約聯係。”

  ??呂謨承之前就說到了電台,李孔榮笑道,“我會和紐約聯係的。瑞士那邊怎麽樣了?政府有沒有再找你們的麻煩?”

  ??“沒有沒有。”魏如連忙擺手,“自從你邀請亨利·吉桑將軍參觀研究所後,我們就再也沒有什麽麻煩了。吉桑將軍還希望我們能聘用他推薦的退伍士兵作為研究所的守衛,我們答應後已經招聘了一百多人。他們對我們並無歧視,反而希望我們在瑞士盡快設廠,特別是直升機,他希望我們在瑞士也生產這種飛機,他可以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包括銀行貸款。”

  ??根據以前的報告,雷達研究早有成果,嗡嗡彈也開始試飛,而火箭筒在外聘工程師的幫助下已解決飛行不穩定的問題。瑞士雖然是中立國,可有奧地利和捷克的前車之鑒,瑞士人對希特勒的野心再清楚不過。麵對瑞士潛在的排華情緒,李孔榮僅僅是邀請瑞士後來有名的吉桑將軍前來研究所參觀半天,便使新中防務在瑞士徹底站穩了腳跟。隻是瑞士方麵需要新中防務是用於抵抗德國可能的入侵的,所以現在的情況是瑞士人很著急,他們希望研究所的東西能早一些量產。

  ??“你和他說現在美國那邊的直升機性能很不穩定,機型也不合適,以後的直升機可以裝載一個班的士兵作戰,所以瑞士直升機廠要緩一步建設。”李孔榮想著瑞士安排,他已經放棄巴西了,隻打算在美國和瑞士設立生產基地。

  ??“那貸款事宜呢?”魏如追問,在他看來這是大事,新中防務一直缺錢。

  ??“可以啊,隻要他們願意貸款,但是不能禁止我們的產品外賣,除了瑞士敵人,比如德國、意大利。”李孔榮道。“雷達用的電子管廠要馬上開工了,再就是嗡嗡彈,定型之後可以試產一批;火箭筒務必要緩一步,這東西雖然簡單,可影響太大。”

  ??李孔榮說著武器情況,魏如不斷的點頭,他道:“我明白了。”

  ??“青黴素有什麽消息嗎?”談完和瑞士軍方的合作,李孔榮再一次問到青黴素。

  ??“還是老樣子,各地送來的菌種最高不超過五百單位。”最開始的時候,對青黴素魏如和李孔榮一樣深具信心,可研究室至今日卻毫無成果,他是徹底灰心了,研究青黴素的薩本鐵等人在研究所也有些灰頭土臉。

  ??“我建議用哥斯拉試一試。”潛艇上日日無聊,值哨時麵對大海的李孔榮想到了北奧神話、想到了海底怪獸哥斯拉。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