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萬全之策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4947
  “維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八月六日,海軍福清號艦長方瑩、軍械司李孔榮,恭率全體官兵,謹以潔牲旨醴不腆之儀,致祭於追贈海軍少將、寧海號艦長高佑之兄之靈而告曰:嗚呼!島夷肆虐,蹂我海疆,盧溝竊發,遂及京杭。桓桓高公,維民之望,出海破交,威震敵膽,孤艦鏖戰,鬥誌昂揚。胡天不佑,一蟻傷良,求仁得仁,知公不傷,千秋令名,載溢清芳。遙思感傷,素旗飄揚,深哀致敬,致獻一觴。尚饗!”

  ??福清號書記官楊延偉上尉吟誦完祭文,甲板上的方瑩李孔榮俯身倒酒,一時間蜜酒四溢,海麵上白浪翻湧。

  ??寧海號沉沒已經是六天前的事情了,就在這幾天,潛水員找了李孔榮所說的那堵牆,搬上來成堆的銀條和金條,以及五百公斤寶石、二十多萬枚銀幣、幾千件首飾。除了在找到沉船的那刻大家有一絲高興,之後依舊沉浸在淡淡的哀傷中,特別是海校剛剛畢業的學生更顯悲痛。頭七這天,書記官楊延偉絞盡腦汁寫了一篇祭文,方瑩李孔榮領著大家祭祀亡靈。

  ??“佑之兄走了,可還有我們,還有海軍兩萬多名官兵,還有……”方瑩在這種場合不得不對船員講話,但他的講演很是幹巴。“……還有李上校在,我們一定能重建海軍,望大家恪盡職守,完成部裏的命令。下麵由李上校講話。”

  ??“諸位弟兄:我沒什麽好說的,大家都是爺們,我們要做的很簡單,八個字:以殺對殺、以血還血。”李孔榮高舉著手道。“要做到這一點,除了現在撈起來的這艘沉船,我們還要再撈一艘沉船。有錢才能買船、有船才能殺日本人。就這麽簡單,收起娘們的眼淚吧,海軍不需要眼淚,海軍需要的是血性。

  ??寧海號告訴我們什麽?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殉國、不僅僅是不屈,寧海號告訴我們諸多事情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要永遠進攻!唯有不斷的進攻才能給敵人帶來致命的打擊,才能鞏固我們的海權、保護我們的同胞。這種精神我們曾一度遺忘,可如今寧海號再一次提醒我們:海軍是進攻的軍種,哪怕我們隻有一艘船、一個人,也要進攻不止。

  ??我知道,日本海軍很強大,我也清楚,寧海號沉後我們再無一艘能出航遠洋的艦艇。不必擔心,很快就會有了。我非常明確的告訴大家,兩年之內,海軍就會有第一艘航母,三年之後,我們將有一個航母艦隊。六年之後,我們將打到日本橫濱。

  ??不要以為這不可能,很多事情都可能,隻是不敢去想不敢去做而已。看看現在吧,看看船艙堆著的東西。在此之前你們敢想嗎?找到沉船前你們沒懷疑過嗎?可我們做成了。我們還要去找另一艘船,那艘船裝滿了唐代瓷器,價值不輸於這一艘。兄弟們:丟掉一切包袱吧,我們隻要去做就有成功的哪一天。經此抗戰,海軍將浴火重生,把以前丟掉的魂撿回來,我們是海軍,我們永遠進攻!好,說完了。”

  ??李孔榮說完是大家整齊的掌聲,方瑩宣布解散後,甲板上隻剩下他們兩人。

  ??“我們接下來做什麽?”方瑩問道。

  ??“接下來是找銀行接收這批黃金。”李孔榮道。“我們不是賣掉黃金,而是要抵押。”

  ??“抵押?”方瑩有些不解,“找誰抵押?那利息是多少?”

  ??“找銀行抵押,要麽美國、要麽英國,要麽就是瑞士。”李孔榮道。沉船裏撈出的黃金大於預期,看來後世那個叫米舍爾的尋寶者瞞報了一部分,不知道是為了躲避合夥人還是躲避美國國稅局,但再怎麽瞞報也隻有八千五百多公斤。這八點五噸黃金直接賣給美聯儲大約能賣到一千萬美元出頭一些,比原先多了一百五十萬美元。對個人來說一百五十萬美元當然很多,這相當於2016年的兩千四百萬美元,可對一支艦隊、一艘航母來說,這僅僅等於三十架飛機、十分之一艘改造航母,這點錢連驅逐艦都造不了一艘。

  ??在李孔榮的計劃中,考慮到二戰後黃金價格飆升,所以黃金並打算不賣出,隻做抵押貸款。美國的銀行對此興趣寥寥,所以他的考慮是如果美國人不同意,那就去找英國或者瑞士,哪怕隻能抵押九成,或者利息高一些,他也願意抵押。

  ??“不管怎麽說,我們都有錢了。”李孔榮接著道。“銀條已經聯係好了銀行,可惜每盎司隻能賣到四十三美分,珠寶首飾還有銅炮什麽的就拍賣了,這些都將運到紐約。”

  ??“也就是金條還要暫時存在船上?”方瑩道。“我們下一站是紐約?”

  ??“是。不過銀條什麽的和黃金分開運,這樣大家就不會注意福清號。”李孔榮道。“等抵押貸款的事情有了眉目,再看是送到美國還是運到歐洲。我想很可能會運到歐洲,美國按照法律是禁止私人持有黃金的。我們明天分開走,我從佛羅裏達上岸,然後在紐約等你。”

  ??“明白了。”方瑩點頭道,他隨後道:“你放心吧,有我在,金條萬無一失。”

  ??“我當然放心。”李孔榮笑道,通過這幾天的接觸,他沒感覺福清號有什麽不放心的人,特別是那些年輕學生,處於中二狀態,根本就視金銀如糞土。

  ??“部裏要不要發電告知計劃成功。”方瑩想起這件事情。他這麽問是因為按照陳季良的命令,沉船計劃由李孔榮實際指揮。

  ??“暫且不要吧。”李孔榮道,“從現在起福清號開始無線電靜默,直至抵達紐約港。還有船籍船名都要更換一下,省的被人追蹤。有命令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你。”

  ??“我明白的。”計劃上早就有完成打撈之後的相關內容,方瑩很清楚自己接下來幹什麽。

  ??*

  ??“這是什麽?”五天之後,紐約第五大街新中防務美國子公司地下室,看到一大堆黑漆漆銀條的支秉淵莫名其妙,銅炮也就罷了,他不清楚李孔榮弄這麽多黑石頭來做什麽。。

  ??“銀子。”李孔榮穿回了軍裝,與他一起的還有軍械司司長林獻炘,以及周應聰、陳文麟。他們幾個是接到李孔榮的電報從舊金山過來的,當然他們不是專門來看寶藏的,而是上個月找航空公司談過招標意向後,接受投標方案的地址被通知在紐約。

  ??“銀子?”支秉淵不信邪的上去摸了摸,一隻手想抬起來,可銀條紋絲不動。“這麽重?”他最後雙手抱起一根四十公斤的銀條,滿臉通紅。

  ??“是銀子當然重了。”李孔榮笑道。林獻炘周應聰等人也在笑,他們此前還擔心找不到沉船或者很難找到,誰知道幾天功夫就有了結果。“你上次不是說美國什麽都貴,沒錢付開辦費嗎?現在我們有錢了,這些銀條就能賣五六十萬美元。”

  ??“五六十萬?”支秉淵看著八百多根銀條若有所思。

  ??“以現在的銀價,這些就隻值五十多萬美元。不過我們還有其他東西,這些銅炮也能買不少錢,有好幾個收藏家報了價,最後可能賣到一百萬美元。”李孔榮搖頭不已,八百多根銀條居然沒有十二門西班牙古銅炮值錢。“反正你以後不要擔心錢。”他總結道。

  ??“明白,明白。”支秉淵笑了笑,一會他才問起另一個問題,“那這錢、這錢和新中到底怎麽算好?是算入股還是算借貸?”

  ??“借貸。”李孔榮一錘定音。“新中支付正常利息就好了,借貸期限就算十年吧。”

  ??“明白了。”支秉淵鬆了一口氣,他就擔心海軍把這些錢投資過來,然後新中公司股權又要大加變動,這對新中的老人極為不利。

  ??“支先生,你就好好辦公司吧,漢盛信任你就是海軍信任你。”林獻炘並不了解日後的新中防務會有怎麽樣的發展,但他除了相信李孔榮的選擇是對的外,還相信現金比股份強。

  ??“感謝林將軍!”支秉淵感激的看了林獻炘一眼,然後道:“諸位先幫吧,有什麽事情吩咐一聲就是。”

  ??支秉淵以為李孔榮幾人要談什麽要務,於是匆匆離開。其實沒什麽要務,李孔榮關心的是飛機招標的情況。

  ??“漢盛兄,很多飛機公司對招標並沒有太大興趣。”陳文麟道,“他們很擔心我們沒辦法購買足夠數量的飛機,隻有小公司比較有興趣,他們這樣也是因為沒有什麽生意。”

  ??“還有就是R-2800發動機並未量產,價格超過三萬美元一台。有一家飛機公司的經理說,用這種不成熟發動機造出的飛機價格昂貴不說,性能也得不到保證,他們建議我們使用柯蒂斯公司的R-2600發動機,這種發動機隻需兩萬六千美元,功率有的型號也能達到一千八百馬力……”周應聰也開口說道,招標是他和陳文麟一起出麵的。

  ??“不行!”李孔榮斷然搖頭,“R-2600已經沒有發展潛力了,它撐死了也就一千八百馬力,R-2800不同,它是一款新發動機,一千八百馬力隻是初始型號,後續型號功率將達到兩千四百馬力。我們既然定製飛機,就是要考慮長遠,不然隻會被日本人壓著打。”

  ??“可我們不能保證采購量啊。”周應聰叫苦道。“采購量太少人家不樂意做怎麽辦?”

  ??“要多少采購量對方才同意做?”李孔榮明白采購量是一個問題,這畢竟是海軍飛機,海軍飛機除了使用星型氣冷發動機外,機身設計也不如陸基飛機修長,這都是為加大航母載機量導致的。

  ??“最少兩百架。”陳文麟道。“其實我們也承諾了采購量必定會超過兩百架,但是對方並不相信。另外美國航空商會主席約翰·裘立德先生也勸我們不要這樣做。”

  ??“裘立德還建議各大飛機公司不要參加競標,說國府並沒有重建海軍的計劃,政府也沒有專門撥款。”周應聰補充道。“他這麽一說飛機公司疑慮更深。”

  ??“裘立德為什麽要這麽說?”李孔榮很好奇裘立德這樣做的原因。

  ??“估計和柯蒂斯公司有關吧,國內、也就是空軍除了進口德意飛機,一向是購買柯蒂斯公司飛機的,柯蒂斯並沒有我們想要的機型,所以他就這麽說了。”周應聰道。“這是我的猜測,沒有什麽真憑實據。”

  ??“那柯蒂斯為何不研發這兩款飛機?”李孔榮還是不解。

  ??“柯蒂斯公司可能也認為我們買不了多少架飛機吧。”陳文麟道。“他們當時都沒有派人過來,隻是讓我們把招標要求用電報發過去,但是我們沒有這樣做,這樣太危險了,日本人很可能會了解招標內容的。”

  ??“既然這樣,那就不要理他。”柯蒂斯二戰主要製造C46運輸機、P40戰鬥機以及SB2C俯衝轟炸機。SB2C在海軍中以難以操控聞名,使得柯蒂斯在俯衝轟炸機上競爭不過格魯曼的SBD,而且他的萊特R-2600發動機李孔榮也不想用。

  ??“我們再次邀請各個飛機公司的設計師或者負責人來一次,就來紐約。在回歐洲之前,我希望和幾個主要公司的設計師見一麵。”李孔榮道。“購買量的問題我們可以請新中公司背書,如果三年之內采購量沒有達到兩百架,我們補償飛機公司一百萬美元。”

  ??“這樣也行?”周應聰很是吃驚,林獻炘卻微微點頭。

  ??“隻能這樣了。”李孔榮也是無奈才出此策,“以後采購就以新中公司的名義采購,實際操辦和使用還是軍械司。”

  ??“漢盛兄,我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日本人最近對我們關注頗多,這樣頻繁讓飛機公司的人來,是不是太招搖了?”陳文麟沉默了一會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日本人知道我們重建海軍、打造航母艦隊是早晚的事情,我們做好我們的事情即可。”李孔榮有錢在手,已經不屑於日本人了。

  ??“可我們不是還要俘獲日本郵輪嗎?這不會……”陳文麟還是擔心。

  ??“會有萬全之策的。”李孔榮道。“再說也不是隻有日本人有郵輪。”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