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正事2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4923
  林獻炘讓李孔榮來主持會議,周應聰是見怪不怪了,但馬德驥陳文麟卻有些驚訝,可驚訝也僅僅驚訝而已,自己的後續工作到底該如何進行,現在確實需要做一個較為完整的規劃。

  ??李孔榮對林獻炘的謙讓也不客氣,他道:“造船和飛機是海軍重建的重點,這兩個工作都有兩個部分。以造船來說,設計是一部分,在哪裏建造是另一部分。前者需要去阿拉斯加測繪那艘郵輪,測繪了才知道怎麽改,再就是在英國我們買了一份百眼巨人號航母的改裝圖紙,隻是這份圖紙價值有限。總的來說,航母的一切設計都是圍繞著艦載機來的,怎麽設計能裝更多飛機、怎麽設計能更有利飛機進攻、怎麽設計能保護這個浮動機場,那航母就應該怎麽設計。

  ??我們沒錢,我們隻能靠俘獲敵人的郵輪來改裝航母,一般人認為這種改裝而成的航母皮太薄、防護太差,一不小心就被日本人擊沉。我不是這麽看的,我花了很多時間和英國海軍的航母軍官談論,說的是英國改裝航母的防護問題。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英國人不以為意,他們說兩萬噸左右的航母就是巡洋艦防護水平,挨兩枚魚雷不沉那就要感謝上帝了。

  ??後麵我又重新分析了日本海軍,我感覺日本海軍的艦載機轟擊手段是有側重的,具體的說,日本人最擅長最注重其實是魚雷,他們對俯衝轟炸並不看重,認為魚雷足夠擊沉對方艦船。而俯衝用的炸彈也體現日本海軍水麵炮戰的思維根深蒂固,怎麽說呢?就是說這些俯衝炸彈信管一般延遲時間是零點二秒,目的是要讓炸彈在核心艙室爆炸,水麵炮戰中要的就是炮彈穿入敵艦內部核心艙,要麽損毀鍋爐房或動力係統,要麽引爆彈藥庫。

  ??其實航母對戰不是這樣的,除非在海峽裏,航母隻會與航母交戰,或者與岸基飛機交戰,攻擊最重要的是癱瘓對方飛機的起降而不是要把炸彈打入核心艙。在核心艙,我們的動力係統將交叉布置、彈藥庫我們也會加厚鋼板、汽油庫不但重點防護還將加上混凝土外殼,反倒是機庫是個防禦薄弱點,比如飛機在整備期間,一發俯衝炸彈如果在機庫爆炸,那整艘船都可能因此擊沉。

  ??在對俯衝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防禦的側重中,我們自然選擇防禦魚雷,寧願被五枚炸彈擊中,也不要被一枚魚雷擊中,所以,水線以下的防魚雷隔艙是航母設計的要點,造船所最好能了解一下美式的TDS防雷係統,然後給航母裝上。以龍田丸所改造航母的排水量,最少也要中三枚以上的航空魚雷再沉吧。”

  ??TDS這個東西馬德驥是知道的,雖然江南造船所沒有造過大型艦船,可好歹他曾經在麻省理工留學過。見李孔榮對航母設計防護有如此見解,他眼睛連眨了好幾下——林獻炘確實沒有看錯人,李孔榮雖然是輪機出身,可對造艦也是懂行的。

  ??“隻是,TDS如果設計的太厚,放在裏麵影響艦船空間,放在外麵凸起影響航速,以龍田丸的排水量,我們用多大的動力合適?”馬德驥問。

  ??“六鍋三軸,十二萬馬力吧。”李孔榮對動力係統早有考慮,龍田丸現在排水量不到一萬七千噸,改裝之後噸位肯定要增加的,但也就在兩萬噸左右,十二萬馬力足以。

  ??“如果是兩萬馬力每鍋,說不定壓力要超過三十公斤了。”馬德驥道。他知道今年剛剛下水的英國航母皇家方舟號就是六鍋三軸,可她隻有十萬馬力,六鍋要想做到十二萬馬力,鍋爐壓力應該超過三十公斤、溫度超三百度,馬力是上來了,可高溫高壓對輪機穩定性不利。

  ??“不怕,英美兩國的鍋爐我們可以挑,美國戰列艦鍋爐壓力很多都超過三十公斤。”李孔榮道,“設計要早一些完成,這樣就能早點訂購鍋爐,越早訂價格越便宜。”

  ??說完動力,李孔榮再道:“剛才忘記說了,除了防魚雷,航母防火也極為重要,汽油管道必須在交戰前抽空管道內的殘餘汽油,然後可充入二氧化碳,汽油庫也是如此,一旦遇敵必須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火災;還要大量配備泡沫式滅火器以及在船艙各處配備獨立動力的照明抽水裝置,防止一旦電力係統中斷艙室無法照明救火。總的來說,防雷是第一的、防火是第二的,防俯衝炸彈排在第三。真要汽油庫、彈藥庫、防火都設計的好、動力交叉布置,俯衝炸彈將毫無用處。

  ??多裝飛機也是重要的。機庫盡量設計成雙層,底下一層用兩部內舷升降機、封閉機庫,上麵一層開放式機庫,用外舷升降機,也是兩台,但要求一次性能同時升降兩架飛機。最上層的飛行甲板要求越長越好,龍田丸隻有一百七十八米,我們就要想辦法加長一截,把飛行甲板延長到兩百米以上,最好能到兩百二十米。”

  ??“這個,”李孔榮這邊說航母的設計要求,馬德驥就一邊用心記,雙層機庫他沒有太多概念,但日本人的蒼龍號航空母艦能做到雙層機庫,馬德驥相信龍田丸也能做到,可要把一百七十八米的船加長到兩百二十米,增加四十多米,這他就感覺犯難了。“漢盛兄,這加長太多了,我擔心不穩固。”

  ??“甲板越長,單次放飛飛機就越多,飛機越多就越有可能進行飽和攻擊,造船所就想想辦法吧,沒有兩百二十米也要加長到兩百一十米,這非常非常重要。”李孔榮強調道,看著馬德驥的目光極為認真。

  ??“伯良就想想辦法加長吧。”林獻炘也插口了。“我看日本人最新下水的蒼龍號也是極長的,既然漢盛說越長越好,那我們就想辦法改得長一些。”

  ??“這個我自當盡力,就是擔心這工期……”馬德驥此時還不知道這航母怎麽造、在哪造,但這些想來下麵都會談到。

  ??“工期明年就要啟動,第一艘航母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要入塢,第二艘就看運氣了,但入塢時間也不會晚於明年九月,第三艘入塢將在後年七月份,這個時候最好第一艘航母已經下水舾裝,這樣才能空出一號船塢,第四艘等第二艘下水就入塢,這個時間應該在1941年初了。”李孔榮大致說了一遍,說完又覺得船塢還是太少,他道:“船塢的事情還是等下再說吧。現在主要商議要造什麽航母。

  ??除了剛才說的那些,還有一個就是彈射器,航母必須要配備彈射器,雖然直接起飛也可以,但有彈射器每個波次放出的飛機將會更多,所以航母必須要裝液壓彈射器。飛機重量可以預計,我們的艦載機重量將在五噸左右。對了,還有機庫高度,最矮不能低於四點六米,再矮的話飛機將無法折疊機翼。再就是飛機折疊機翼後長度最大不會超過六點五米,戰鬥機不會超過五米,以兩架飛機算,升降機寬度要達到十四米,長度大約在十三米,最大載重要超過十二噸。

  ??艦載防空火力因為前期缺少巡洋艦驅逐艦,隻能特別的加強,其他不說,法國授權我們的那款20mm機炮應該裝五六十門上去,關鍵是要防低空突擊的魚雷機,至於上麵的俯衝轟炸機可以先不管,這樣飛行甲板還能造的更寬一些,沒有射角就沒有射角,日本人的炸彈不但引信有問題,最大也就是二十五番彈,這種炸彈我們不用太過擔心。”

  ??一股腦的說了這麽多,李孔榮想了想後道:“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伯良兄有又什麽要問的嗎?”

  ??“暫時沒有。”馬德驥到最後都掏出鋼筆開始記錄了,航母到底要改成什麽樣子他原先是很模糊的,現在李孔榮把各個方麵說的這麽細,他心中已完全了然,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李孔榮沒說,他問道:“艦橋到底是放在左邊還是放在右邊?”

  ??“當然是放在右邊。”李孔榮笑,他才想起現在航母的艦橋左右兩邊都有。

  ??“升降機如果在外舷,煙囪就隻能和艦橋放在一起了。”馬德驥再道,“這樣,飛行甲板就不裝裝甲了?”

  ??“飛行甲板……”李孔榮也考慮起來,可想到敵人是日本人,他點頭道:“一切的關鍵就在防魚雷和防火,這兩點做好,接下來的大戰中我們很可能不沉一艦。”

  ??“真能做到不沉一艦?”林獻炘看著李孔榮,聽李孔榮說了那麽多,他越來越放心了。

  ??“運氣好就能。”李孔榮回答的很認真。“對日本人隻要防住了魚雷、控製了火災那就沉不了,對美國則相反,他們俯衝炸彈厲害,魚雷一團糟。”

  ??不自覺中李孔榮帶入了後世的評價,他趕忙轉移話題道:“造船是很關鍵的,既然要造好幾艘航母,我們自然要在美國收購造船廠。現在歐洲還沒有開戰,除了和美國海軍有關係的造船廠大多開工以外,其他造船廠根本就沒生意,收購正是好時候。”

  ??“收購一家造船廠?”李孔榮成功的將大家注意力轉移,林獻炘問:“這得花多少錢?”

  ??“不止收購一家,我們要一直收購造船廠,買下之後去銀行抵押,然後再用貸款收購,到最後沒錢收購就開始並購,總之要打造一個造船集團,最好還要收購一家鋼鐵廠,規模越大越好。現在紐約那邊已經在物色合適的收購對象了。”

  ??李孔榮解釋完林獻炘還是不懂,他隻好稍微說的詳細一些,“歐洲馬上要打戰了,既然打仗,德國海軍就會再次實行無限製潛艇戰,英國會越來越缺船。我們要做好準備在低潮起買進造船廠,然後等歐洲開戰後上市發行股票,拿到股市的錢造商船也好,造航母也好。造船所除了要設計航母,還要設計一款使用蒸汽機的萬噸輪船,這種輪船要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易於製造,最好能一個月就下水一艘。”

  ??“一個月就下水一艘?”馬德驥目瞪口呆,林獻炘和陳文麟也難以相信。

  ??“能做到的,使用焊接代替鉚接就能做到,再就是簡化造船管材,到時候造出了經驗不要一個月也能造一艘。”李孔榮道。“上市是一筆錢,我們拿到英國人的訂單又是另外一筆錢,總之,我們要打造一個大型造船集團。這些新中防務那邊已經在跟進,造船所要做的就是設計一款易於建造的萬噸載重貨輪,再就是評估要收購造船廠的實際價值。”

  ??見造商船的事情交給新中防務,林獻炘和馬德驥都鬆了一口氣,他們兩人都不懂經營,有專業人士出麵那是最好的。

  ??“收購造船廠那船塢夠大嗎?”馬德驥忽然想到船塢大小的問題。

  ??“不夠大我們就擴大,第三、第四艘航母長將超過兩百五十米,寬超過三十米,排水噸位達到三萬噸。”李孔榮介紹著最後兩艘航母,再次讓馬德驥目瞪口呆。

  ??“日本有這麽大的郵船?”馬德驥吃驚的問。

  ??“到時候就有了。”李孔榮不說原委、嘴角淺笑,“收購船廠後,為了更快的建好船塢,我們就不要那麽講究了,就用泥船塢吧,這樣速度最快。”

  ??“將就情況下,泥船塢也行。”馬德驥點頭。“就是,造船所的人能來美國嗎?”

  ??“普通技工就不要來了,既然在美國那就用美國人,設計師一類的可以從國內調過來。”李孔榮道。

  ??“可這也有幾十個人啊。”馬德驥完全清楚美國排華法案,他和陳文麟對此都很擔憂。

  ??“造船廠可以通過商務簽證讓他們進來,這不就等於海軍在美國買船嗎,二十年前我們在美國造潛艇的時候不就外派了很多人過來?航校這邊就通過飛機公司了,教官過來不成問題,幾百名飛行員進來是有難度的,何況飛行員不止幾百人。還有航母下水後船員進來有些麻煩,淑春是想借巴西海軍基地作為訓練基地,這算是後備方案吧。

  ??美國這邊的辦法是要慢慢想的。比如這一次,我在華盛頓的時候有一個美國陸軍上校,叫做查菲的,他是美國陸軍第7裝甲旅的旅長,找我是為了探討裝甲戰術。以後美國人肯定會擴大裝甲部隊的,到時候邀請陸軍來的時候,海軍的人也許可以加一部分進去。瑞士也有不少美國海軍眼紅火熱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以此為籌碼,看看航母船員能不能在他們的邀請下過來,這些都需要時間,要慢慢想辦法。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