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態度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5354
  李孔榮在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頭疼欲裂,昨天的晚宴他被眾人灌了不少酒,但讓他更頭疼的事情還在後麵,他大早上就被一陣喊聲吵醒,起來吩咐侍者準備早餐時,先於他起床的周應聰、鍾前功正奇怪的看著他。

  ??“我洗臉沒洗幹淨?”看著周應聰直勾勾的目光,他不解的問。

  ??“不是!”周應聰遺憾的搖頭,他‘唰’的一聲拉開窗簾,“你看吧,我的大天才,現在全紐約的華人和一半的記者全在外麵!”

  ??“什麽?!”李孔榮正在喝難喝的美國咖啡,窗簾一拉開,外麵就是一陣掌聲和更高昂的呼喊聲。通過窗戶,他看見了旅館外街道上宛如集市般齊齊站滿的人,黑壓壓一片阻塞了整條街道,他們鼓掌完就對著窗口的周應聰大力揮手,那些雜亂的喊聲很快就統一:“李上校!李上校!李上校……”

  ??華僑的熱情昨天李孔榮就見識過了,可現在外麵一眼望去最少有數千人,街道的拐角也全是人,他們忽然就出現在旅館下麵,真不知道是為了什麽。“這到底是是怎麽回事?”李孔榮極為驚訝,他怎麽也想不通為何一晚上就聚集了這麽多人。

  ??“怎麽回事?”鍾前功竊笑,周應聰卻苦笑,他語重心長的道:“我的李大上校、漢盛大哥,你老人家就真想不起來你昨天晚上都說了些什麽嗎?”

  ??“昨天晚上?”李孔榮莫名其妙,“昨天晚上不是你演講的嗎?我、我就說了國.軍士兵極為英勇,日本士兵以死為解脫啊……”

  ??“這是之前,之後你又說了些什麽?”周應聰大力搖頭,再在追問。

  ??“之後?”李孔榮拍了一下頭,他道:“之後不是大家給我敬酒,我不得不喝嗎?你們知道我不能喝酒,也不幫我攔著,昨天晚上是誰抬我回來的?我衣服……”李孔榮此時才發現自己穿的是一套旅館提供的睡衣,“我衣服是誰幫我換的?”

  ??“哈哈……”鍾前功終於忍不住大笑,周應聰也由苦笑轉為嬉笑,“反正不是我們幫你換的,你想想昨天晚上誰和你最親近吧,是人家幫你換的?”

  ??“人家?!”李孔榮怪叫一句,他瞬間想起那個什麽李霞卿來,昨天晚上她似乎和自己說過不少話的,後來、後來……

  ??“你就別想了,你還是先和同胞們打聲招呼,讓他們回去吧。你看這條街堵的,這都沒人敢住了,旅館老板馬上要把我們趕出去。”周應聰拉開窗戶,把李孔榮拉了過來。

  ??“我……”李孔榮此時穿的睡衣,他一出現下麵的喊聲就停了停,人**頭接耳之後‘李上校’的喊聲更大,人群前麵還閃了一片鎂光燈。他隻好揮了揮手又退了下來。

  ??“怎麽來了這麽多華僑?!”此時李孔榮才發現下麵絕不止幾千人,上萬那是肯定有的,整條大街都塞滿了,他還看見了身著警察製服的NYPD以及一排警車,正是他們的存在人群才沒有湧入旅館。

  ??“你才知道啊!”周應聰歎了一句。“你昨天晚上喝多了就開始說話,什麽裝甲師啊、閃電戰的,我還真沒想到杜聿明是聽了你的主意才組建的88裝甲軍。漢盛啊,到底有什麽是你不知道的?”周應聰歎罷又拿出幾份報紙扔過來,“你看看吧,你昨天晚上到底說了些什麽。”

  ??報紙都是華文報紙,三份頭版全是他的照片,上麵的標題很長很嚇人。‘中華第一智囊,十六萬日寇因之喪命……’、‘不出世之軍事奇才,指點編練世界第一強軍……’、‘四十天即戰敗,法國陸軍實則不堪一擊……’‘兩千天日本投降,吾國之勝利即全世界之勝利……’、‘英吉利黯然謝幕,美利堅製霸全球……’

  ??李孔榮越看額頭的汗越多,正當他想在地上找條縫時,門外一陣推攘聲,在兩個白衣唐裝華人的阻攔下,亨利·盧斯紅著臉、歪著西裝的從門縫裏探出了頭,他看到李孔榮就像看見了上帝,猛的大叫一聲,“李……”

  ??沒想到門外還有人站崗,在李孔榮的招呼下,亨利·盧斯從唐裝大漢的阻攔下進到了客廳,他擦著汗道:“李,你必須接受時代雜誌的專訪……,我們昨天說好要合作的……”

  ??盧斯惦記著專訪,李孔榮卻著急換衣服出門看望華僑,利索的將昨晚的海軍大禮服穿上,可他發現,衣服洗了一遍,還小心的燙過。李孔榮道:“是的,我們會好好合作,但我現在先要會見我的同胞。”

  ??李孔榮說完就請盧斯在客廳稍坐,盧斯當然坐不住,他和李孔榮周應聰一起出門。出了旅館,外麵的人群如潮水般湧動,好在警察和洪門兄弟險險攔住。即便這樣,也隻有最前麵的華僑能看到自己,想到這親切無比的同胞。李孔榮在鍾前功的協助下破開人群,走向街邊的一輛凱迪拉克轎車,他最終站到了轎車車頂。

  ??“我親愛的同胞們、我的兄弟姐妹們: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麽,我隻想說:有你們、有千千萬萬和你們一樣熱愛祖國的國民,我們必將勝利!日本必將投降!台灣必將回歸!!”

  ??‘嘩……’,人群看見李孔榮站在轎車上便安靜了下來,他說的是國語,在場的華僑未必能完全聽懂,但在一些能聽懂人的‘翻譯’下,人群遲鈍了一會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所有人僅僅期盼將日寇趕出中國、收回東北的時候,他卻喊了一句‘台灣必將回歸’,這句話想導火線一樣徹底引燃了人們的熱情,他們歡喜的跳躍起來、互相擁抱。

  ??“請不要哀歎、更不要埋怨,我親愛的同胞們,請你們謹記:這是一場偉大的戰爭!

  ??從晚清到現在、近百年來,我們從未如此堅決的抵禦外辱,以前,我們從來都是割地求和、從來都是卑躬屈膝,可現在,我們要和日本人死鬥到底!

  ??從辛亥到現在,二十七年來,我們從未如此緊密的團結一心,以前,我們從來都是你爭我奪、內戰不止,可現在,不論你是哪裏人、不論你貧富貴賤,隻要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這不但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更是一個光榮的時代。我多災多難的同胞們,請你們謹記:戰爭是老天的裁決,隻有勝利,中國才能夠自立於世界列國之林,這是任何一個國家誕生的必然。美國如果在獨立戰爭中戰敗,那麽直到今天他依然是英國的殖民地;拿破侖如果在馬侖哥戰役中戰敗,那今天的法國依然是波旁王朝。

  ??戰爭就是國家的分娩。中華民國從成立就沒有割斷臍帶,現在,是割斷臍帶時候了!不要怕鮮血、不要怕死亡,因為,一個獨立、民主、自由的共和國將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中重生……”

  ??頭疼欲裂的李孔榮並沒有說太多話,他僅僅是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華僑們雖然不能完全聽懂他的意思,但以後有足夠長的時間讓他們領悟今天李孔榮心中所想,以及對這場戰爭、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深深思索。

  ??見麵也見過了、講演也講演過了,可樓下的華僑久久不散,臨近中午,當趕來的警察越來多時,他們才在華僑總會館、洪門、以及總領事館的督促下慢慢退去。可人群退了,還有一些人留了下來,這些,是在美的留學生。

  ??“各位請坐吧。”李孔榮不得不吩咐旅館準備簡單的午餐,先於記者安排他們吃飯——學生、特別是留學生在哪都是被優待的對象,哪怕他對這些學生毫無所求。“有什麽話邊吃邊說,你們還是學生,餓壞了肚子可不好。”

  ??“漢盛上校,請問您是怎麽看淞滬會戰的?”學生中的王子休無心吃飯,有些問題困擾他很久了,“有不少人說,淞滬會戰不應該打,最少不應該在上海打,漢盛上校怎麽看?還有人比對一二八抗戰,發現國.軍打的越來越差,一些一二八19路軍善用的戰術在淞滬會戰中看不到,羅店阻擊戰更被稱為是‘人有大炮彈、我有天靈蓋’,漢盛上校對此是怎麽看的?國.軍越打越差,是否是國民黨腐敗無能所致?”

  ??王子休一口陝西方言,看樣子是陝西人。李孔榮完全沒想到自己要麵對自己去年在報紙上發表的那些言論,而且為了減少麻煩,他還必須反駁自己以前的論點,還要有理有據。

  ??“這個……”李孔榮沉吟,想著該怎麽洗地。“淞滬會戰該不該打國府自然有國府的考慮,在我看來,國府選擇上海有自己不得已苦衷。大家都知道我國交通落後,如果在別的方向集結起七十萬大軍,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鐵路的效率沒有輪船高,你還在集結的過程中,日本人就已經打過來了,所以從後勤的角度看,選擇上海這個水網發達的地方決戰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再就是江浙一直在國府、也就是中央治下,國府如果不在上海打,跑去山東、山西打,肯定會有很多人懷疑國府抗戰的決心:你到底是真抗日還是假抗日?放在上海打大家就沒有這個顧慮了,因為打的不好是國府倒黴。這就像做生意,國府決定在上海開戰,等於是下了血本,國府下血本其他地方派係才會跟著下血本,要不然國內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團結。”

  ??絞盡腦汁的給常凱申草草洗了一遍地,李孔榮沒管洗沒洗幹淨,接著幫國.軍洗地。

  ??“淞滬會戰和一二八抗戰要做對比可以,但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一二八在哪裏結束的,淞滬會戰也要在哪裏結束,這樣才公平。一二八是日軍於側後的瀏河口登陸才停戰的,放到淞滬會戰,那就是日軍第16師團從白茆口登陸,國.軍撤退為止。至於後麵的撤退阻擊戰,一二八可沒有阻擊戰,不好對比。

  ??把截止時間弄清楚了我們才好對比、才不會被表象和個別失利掩蓋。我們知道,一二八抗戰中,我方傷亡一萬四千八百零一人,這是蔡廷鍇將軍親口說;日本的真實傷亡是多少?這個我們說了不算,最好是看日本人的統計。我以前說過,日本有嚴密的戶籍製度和兵役製度,軍官和士官很多都會做作戰記錄。一二八到現在七年過去了,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已經披露了,日軍在一二八抗戰中被打死七百六十九人,打傷兩千三百二十二人,敵我雙方交換比為四點七八比一……”

  ??李孔榮隻能從敵我傷亡交換比上給國.軍洗地,隻是他一說日軍在一二八抗戰中僅傷亡三千零九十一人,幾個學生就激動的站起來,其中一個大聲道:“漢盛上校,蔡將軍親口說日軍傷亡一萬餘人,為何你寧願相信日本人的數字也願相信蔡將軍的戰報?”

  ??“金山衛大捷我軍估計日軍傷亡十萬人,實際估計日軍傷亡五萬餘人,但根據情報,日軍統計的傷亡人數不到五萬人。戰場上無意識的誇大戰果、縮小損失是常事,但是日本有嚴密的戶口和兵役製度,多少人受傷、多少人陣亡這些都是要入靖國神社的。難道我們敵視日本人,連日本人統計給自己看的數字也不能相信?”

  ??李孔榮說的其實是後世日本一二八戰史上統計的傷亡數字,這個數字不可能有錯,即便有錯,也就在幾十個人上下小幅波動,不可能有百位以上的變化。或許是因為他的威望,或許是他說的確有道理,這幾個站起來的學生又不甘心的坐下了。

  ??“一二八抗戰的交換比表示是我軍傷亡四點七八個人日軍才傷亡一個,再看淞滬會戰,從開戰到白茆口登陸,根據日本政府內部統計,日軍在上海傷亡四萬餘人。按照一二八抗戰四點七八的交換比,國.軍應該傷亡十九萬二十萬左右,可根據軍政部何應欽部長的統計,我軍傷亡十八萬餘人,這等於說淞滬會戰的國.軍比一二八抗戰時的國.軍打的更好。”

  ??李孔榮說的都是後世日本戰時叢書上的數字,日軍在上海傷亡為四萬零六百七十二人,而根據《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的說法,這個數字是低估的,真實傷亡人數應該是九萬八千四百一十七人[注59]。說戰術、說指揮國.軍那真是一塌糊塗,可說到交換比,他終於洗地成功。

  ??“一二八參戰的軍隊中,19路軍是粵軍精銳,88師、87師是中央軍精銳,這樣的精銳也隻打了個四點七八的交換比;淞滬抗戰可不是精銳,沒有大炮的桂軍、膛線磨光的川軍、沒幾挺機槍的湘軍,就這樣一支大雜燴部隊,打出來的交換比居然比一二八精銳部隊打出來的交換比還好,這怎麽能說國.軍越打越差?

  ??一二八抗戰是純粹的防守,淞滬會戰最前麵十天是進攻,進攻和防守的傷亡是不一樣的,這個因素再加進去,更能說明國.軍比一二八打得好。

  ??各位同學,你們不是學軍事專業的,要騙你們很簡單;你們又是年輕人,性子活躍但也衝動,疾惡如仇,見不得不公平、不正義之事。這就常常會犯以偏概全的毛病,舉幾個國.軍防禦失敗的例子、再舉幾個國.軍進攻失敗的例子,再來一句‘人有大炮彈,我有天靈蓋’,然後你們就認定國.軍比五年前的19路軍打的還差,結論就是國.軍無能,國民黨腐敗。

  ??國.軍當然有無能的將領,也有腐敗的官員,這些人全部拎出來你痛恨的不得了,我也痛恨的不得了,可他們僅僅是少數,管中窺豹以偏概全,這真不是做學問題的態度。”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