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點名1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5243
  因為靠近波羅的海,二月的諾伊斯塔特依然寒冷,但相比前兩個月,氣溫正在升高,白天出太陽的時候大概有三四度,晚上最冷也就是零下五六度,這比十二月大雪過膝的佛羅斯堡好多了。整潔的德國海軍宿舍裏,李孔榮和林準正拿著一份名單挑人。

  ??一艘六百噸級的遠洋潛艇,以德國潛艇部隊的艇員編製,正常會有四位軍官:即艇長、副艇長、次席值勤官以及輪機長。

  ??艇長的責任自不必說,副艇長除了輔助艇長管理全員、艇長生病或死亡時接替指揮權外,還負責武器與觀測係統的操作,因此也被稱為首席值勤官;而次席值勤官的職責基本與副艇長職責相同,他的存在是使潛艇出海作戰便於三班倒,艇長、副艇長、次席值勤官三人輪流執勤。當然,在交戰中,艇長自然而然會接過指揮權。而輪機長,他是艇上的總工程師,負責艇上所有機械設備的維護和檢修,包括發動機、電機、蓄電池組等,甚至還包括潛艇在緊急狀態下的自毀操作。

  ??軍官如此,士官一般分為高級軍士長和軍士長。高級軍士長由四人組成:導航官、高級水手長、柴油機軍士長、電機軍士長,這四人負責潛艇運轉的核心工作,潛艇要正常航行,這四人萬不可缺;而軍士長,一般有操舵手、魚雷機械師、電機機械師、無線電操作員(兼聲納員)、水手長五個崗位,每個崗位正常安排兩到三人輪值,人數一般在十至十五人。

  ??除去四名軍官、四名高級軍士長和十至十五人的軍士長,剩餘的人就是水手了,他們有些負責魚雷、有些負責甲板炮、有些負責指揮塔或者甲板警戒瞭望、有些處理潛艇內務如飲水、煮飯……,這些人雖然隻是普通士兵,但缺一不可。

  ??如果每個崗位安排三位軍士長,那整艘潛艇軍官士官一共有二十三人,兩艘就是四十六人,這幾乎和海軍現在派駐德國的人員相等,可畢竟是兩艘,人員怎麽分配是個問題。再就是那次在海上深談後,李孔榮必須選擇一些可能會追隨自己的人安排在自己這邊。

  ??“漢盛兄先挑吧。”名單按照崗位、資曆寫滿了名字,林準清楚李孔榮迫不得已要鋌而走險,所以他請李孔榮先挑。

  ??“我……”李孔榮也不客氣,他直接在紙上圈名字,他第一個圈的是同班同學蘇鏡湖,他是輪機出身,以後自然是他的輪機長;再就是同樣輪機出身的陳爾恭,他是輪管十二屆畢業,比自己晚一屆,他將是柴油機軍士長,之後是程璟,輪管十四屆畢業,電機軍士長。

  ??林準本來是好心,可見李孔榮把三個最有經驗的輪機全部挑走,隻給自己留下一堆海校學員,頓時有些意見,“不能把陳爾恭留給我嗎,我也要輪機長啊?”

  ??“你用得著嗎?”李孔榮笑著藐視他。“如果德國人願意交付船,那自然讓給你。”

  ??他這麽一說林準覺得也對,要是德國人不交船,自己要了陳爾恭也沒用。李孔榮笑過之後開始選副艇長和次席值勤官,其實能選的也就隻有意大利轉過來的龔棟禮、薛奎光、陳慶甲、劉永仁、高舉、陳兆棻六人;當初在荷蘭候令的朗鑒澄、韓兆霖、黃廷樞三人;以及從國內來的高光佑、陳粹昌、林祥光、程法侃四人。

  ??荷蘭過來的朗鑒澄幾個當初結過梁子,之後李孔榮和他們並不深交,他們和李孔榮也不怎麽說話,隻和林準親近,所以這三個他是不要的。剩餘的十個人,也就高光佑是1924年畢業的,其他都是1927之後畢業的,加上專業不同,李孔榮根本就不怎麽了解這些人,他唯一記得的就是高光佑二弟高光渠戰死在江陰,而且他畢業早,因此選他做了副艇長,次席值勤官卻有些拿不定主意。

  ??“薛奎光如何?”林準見他為難,當即笑著推舉了薛奎光——要是李孔榮娶了曾家十一妹,兩人就是連襟,也算是自己人了,薛奎光對這事情熱乎的很。

  ??“這個……”李孔榮真不知道說什麽好,他遲疑了一下道,“次席值勤官畢竟是軍官,薛奎光是航三屆畢業的,還是林祥光吧。”

  ??林祥光其實不是馬尾海校畢業的,他是煙台海校十八屆,煙台海校撤銷後轉寄馬尾海校畢業。他如此,林準、高光佑、陳粹昌、程法侃都是如此。清末海軍重建時期、以及北洋時期全國海校重點是煙台,所謂的八十三萬水軍——辛亥年五月,煙台海校第六屆駕駛班有八十三人畢業,號稱八十三萬水軍——所以這些有背景的人都去了煙台,不想北洋垮台,最終又隻能轉到馬尾讀完剩餘課程。李孔榮選林祥光覺得此人做事還算幹練,也少有世家太子.黨的風氣,日後才知道踩了雷。

  ??“林祥光也行。”林準也不知道林祥光的背景,但他這個1928年畢業的總要比1931年畢業的薛奎光有資曆。“那就讓薛奎光做高級軍士長吧。”他退而求其次道。

  ??“行!”李孔榮不得不點頭,薛奎光會被曾家看上,自然有兩把刷子,不選他說不過去。“就讓他做高級水手長吧,導航員讓劉永仁來,我看過他的成績,他是可以的。”

  ??副艇長高光佑、次席值勤官林祥光、輪機長蘇鏡湖,這是軍官;高級軍士長導航官是劉永仁、高級水手長薛奎光、柴油機軍士長陳爾恭、電機軍士長程璟。剩餘的一些軍士崗位就好安排了,蔣菁、邱仲明、何樹鐸、盧如平、王國貴這些早期先到德國的十名學員都被李孔榮圈了,另外又加了六名後麵來的學員,這樣一共湊齊了二十四位。

  ??李孔榮選完了,剩下的自然歸林準。林準是航海出身,他並不需要像高光佑這樣有經驗的航海係老人,他在意的最有經驗的輪機官都被李孔榮選走,可李孔榮答應德國如果順利交船就把陳爾恭調給自己,也就沒什麽意見了。除了輪機官,他親近也就是朗鑒澄那幾個人,這些人李孔榮也不要。

  ??名單重新擬了兩份出來,一份是李孔榮的組,他取名叫做狼;另一份則是林準的組,他取名是龍。兩個主官瓜分完畢,李孔榮又道:“就隻有一艘潛艇,我看還是你先上艇吧。”

  ??兩個組每組有二十四人,但Ⅱ型潛艇滿員也就二十五人,訓練時艇上最少有八名教官,二十四人肯定裝不下,所以比如魚雷、電機等崗位肯定要分流到岸上訓練。即便是這樣,兩組人也是輪流上艇,大致的安排是一組一周。

  ??“漢盛擔心自己出問題?”林準見李孔榮謙讓,當即猜到了原因。

  ??“嗯。我總不能給海軍丟臉吧。”李孔榮有些擔憂的道,他畢竟是輪機出生,對操船還是不怎麽熟悉,這個東西是要多練的。

  ??“行。”林準高興自己能先上艇,萬一德國人撤船,他說不定還能多用一個禮拜。“還有個事情,”林準提醒道:“邱仲明、何樹鐸、盧如平三個曾經加入過複興社,你上次說許伯洲那邊監聽海軍武官室,你要小心他把手伸到我們這裏來。”

  ??“我會找他們談的。”李孔榮點頭,對黨國的防微杜漸是每一個閩係海軍的神聖責任。

  ??“德國人這次爽快的派訓練艇來,交船也是有希望吧。”林準轉而問到交船。

  ??“很難。”李孔榮並不想談這件事情。

  ??“你沒有給孔院長去電報嗎?”林準追問道。

  ??“去了電報,但鎢礦是歸資源委員會翁秘書長管著,庸之先生隻答應盡量和翁秘書長交涉。”李孔榮道,“這事情轉了好幾道,兵荒馬亂還不知道能不能挖出來……”

  ??“不能讓部長直接找委員長嗎?”林準顯然不太清楚黨國高層的事情。

  ??“鎢礦就是軍火!”李孔榮道:“有人說德國人軍火賣得貴,確實是貴,裏麵貪腐也不少,可除了德國,還有誰會以貨易貨賣軍火?現在中德軍火貿易還未中斷,隻有中斷了軍火貿易,鎢砂、銻礦才能積累起來。可這東西還是軍火,蘇聯給我們軍火貸款,我們沒有外匯,他也就隻能收這些礦產特產回去抵債了,資源委員會能擴大鎢砂產量還好,要是擴不大……”

  ??“擴不大就沒戲?”林準看著他,又擔心他嚇唬自己,再道:“這是真的?”

  ??“我也是前幾天收到的電報,資源委員會說,今年鎢砂不可能超過一萬噸,明年難以達到一萬五千噸。”李孔榮懊惱的說著這件事,產量不是他動動嘴皮子就能提高的。

  ??“那就隻有偷……”林準艱難的說出這個字,可最後還是搖頭,“這事情做不得。”

  ??“沒什麽做不得的,就怕做不到。”李孔榮道:“造船廠離出海口隻有六海裏,中間也就有個邊境檢查站,真要計劃周密,沒什麽做不到的。”

  ??“不行!”林準還是搖頭。“這事情我後來也想了。軍人不能亂命,更何況涉及兩國邦交,茲事體大,豈能兒戲!”

  ??“沒事,井水不犯河水就好。”李孔榮不再失望,他之後的對象是自己組裏的二十四個人,隻要這些人同意,二十四個人也能把潛艇開出去。

  ??“漢盛你也應該多想想,這麽魯莽行事真對嗎?”林準善意相勸,他真不希望李孔榮慘遭不測。

  ??“我們是海軍,現在日本正在打我們,其他不說,很快廈門和福州就要被日軍占了。我們不馬上找條船打回去,對得起這身軍裝嗎?”李孔榮道,“軍人沒什麽魯莽不魯莽的,我們幹的就是殺人,隻有死了的日本人才是最好的日本人!”

  ??“……”林準無語,他在李孔榮低頭抽煙時將那份名單留了下來,自己起身走了。他走之後李孔榮把煙抽完立即通知名單上的人開會了,十五分鍾後,二十三個人到齊。

  ??“我先點名。”李孔榮看著眼前二十三張麵孔,不苟言笑。

  ??莫名的被李孔榮喊過來,來了什麽也不說拿起名單就點名,二十三個人有些高興的啊了一句,他們清楚自己分在了李孔榮這組。

  ??“高光佑。”李孔榮第一個點的就是自己的副艇長。

  ??“到!”高光佑站了起來,他是李孔榮、林準外唯一一名校級軍官,人長的敦厚,可並不蠢笨,眼睛時常是眯著的,像是沒睡醒,打開卻清亮無比。

  ??“蘇鏡湖。”李孔榮沒有點林祥光的名,而是點了同班同學蘇鏡湖。

  ??“到!”蘇鏡湖站了起來。看到他的上尉軍銜,再看看自己,李孔榮很為他不值。

  ??“林祥光。”第三個才是林祥光,薛奎光等的心頭火熱。

  ??“到!”林祥光起來,聲音沒有高光佑的大,但比一向沉穩的蘇鏡湖響亮。

  ??“劉永仁。”還是沒有輪到薛奎光,這次是導航官劉永仁。

  ??“到!”劉永仁站了起來,這個省財政廳長的女婿,斯文中帶著些風流,來了德國也忘不了去舞廳,可惜,德國女人隻愛金發碧眼的雅利安種。

  ??“薛奎光。”終於輪到薛奎光了。他站起來喊了一句最大聲的‘到’,似乎吃飽了沒事幹。

  ??“陳爾恭。”李孔榮看向自己的學弟,也是一個老實巴交沒關係的人。

  ??“到。”陳爾恭站了起來,聲音不大,卻露出個笑容。

  ??“程璟。”李孔榮喊下一位,他的電機軍士長。

  ??“到。”程璟應了一聲,似乎是在支吾。

  ??“大聲點!”李孔榮喊了一句。

  ??“到!”程璟全身一震,重新喊了一句,胸挺的更直。

  ??“鄭昂。”李孔榮開始點中尉的名,他是航海第五屆、1934年畢業的第一名,比邱仲明等人高一屆。這次安排留學,為求公平,都是按成績來的。本著部下年輕化的原則,李孔榮選了最年輕的第六屆十個人和第五屆的六個人。

  ??“到!”鄭昂站了起來,果然是年輕人,站起來的樣子和聲音就和此前幾個人不一樣。

  ??“柳鶴圖。”李孔榮念著下一位。

  ??“到。”一個斯斯文文的人站了起來。

  ??“常香圻。”李孔榮再念。

  ??“到。”國語說的很溜。

  ??“薩師洪。”

  ??“到。”李孔榮專門看了他一眼,這是薩鎮冰的親戚。

  ??“高光暄。”又是一個世家子弟,高光佑的三弟。

  ??“到!”

  ??“魏行健。”

  ??“到。”湖南口音每次都讓李孔榮印象深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