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項目2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5222
  既然打開了話匣子,那李孔榮就一股腦的說到底了,他接著道:“我希望嚴教授能在國內尋找這方麵的人才,這是第一個項目。雖然噴氣式發動機要十年之後才大規模應用,可海軍部現在有把握在戰爭期間將其中的一種發動機實用化,現在已經造出了原型機,改進之後這種武器就能打到東京去。”

  ??“打到東京去?!”嚴濟慈也好,何澤慧也好,對此都大吃一驚。

  ??“是的,打到東京去。我們有這個信心能做到這一點,而且日本飛機將無從抵禦,他們,因為發動機不同,他們根本就追不上。”李孔榮自信道。“這是一個項目,第二個項目就是我們缺少無線電人才。”

  ??“無線電人才,”嚴濟慈也拿出一本本子,道:“我能記一下嗎?我就扼要標記式的記,別人拿到也看不懂。”

  ??“那最好不要出現名稱和功能。”要說的東西畢竟太多,李孔榮也擔心他記不住,不得不點頭。“現在各國都在研究一種無線電對空探測器,也就是無線電波對天空發射,當它遇到阻礙時,就會有部分反射回來,根據反射的時間和角度,就可以大致判斷反射物的位置、方向、以及高度。有這種探測器存在,我們能提前發現日本飛機的距離、高度、數量,我方民眾可以事先進入防空洞、我方飛機可事先躲入更高的雲層,待日機飛近,從高處俯衝而下,衝亂日機隊形,然後分而殲之……

  ??用於防空作戰僅僅是探測器的一種用法,它還有其他各種用法,它可以用於陸軍。比如,日軍炮火轟擊我軍陣地,我方炮兵執行反炮兵作業,即用炮火摧毀日軍炮兵陣地。正常情況下,雙方炮兵陣地相隔六七公裏甚至十幾公裏,地麵障礙物眾多,我們很難找出日軍炮兵陣地。目前的辦法第一就是聽,根據日軍的炮聲判斷距離方位,這種辦法精度低,時間長,如果日軍更換炮兵陣地就不行;還有一個辦法是用飛機在天上找,但對方炮兵也可以進行掩護,飛機可以阻止我軍偵查。

  ??如果有無線電對空探測器,根據無線電對日軍炮彈飛行軌跡的測量和計算,再參考其他比如風速、海拔等參數,我們能很快可計算出日軍炮兵陣地的位置,並快速進行反擊。所以說,無線電對空探測器是千裏眼,有它在軍隊能預見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我希望國內能有這方麵的人才,然後研究這種探測器。目前,我們已經在準備收購別國的無線電對空探測器的關鍵技術,然後在此技術上快速開發出成果,投入國內戰場。”

  ??一口氣說了兩個項目,李孔榮倒有些口幹舌燥,他見嚴濟慈還在揮筆疾書,便停下來喝了口茶,待見他差不多快記完,又道:“海軍需要的第三種人才,就是可以完善航海羅經這種精密導航儀器的人才。大海茫茫,除了靠太陽以及星星確定自身方位外,就隻能靠船上的羅經了,這是海上的艦艇,如果是水下的潛艇那就隻能靠羅經,還有一個就是無人飛行器,它沒辦法靠人來確定自身的方位,隻能靠導航儀器飛行,一旦儀器出了問題,那整個航程就誤入歧途,所以海軍需要精密導航儀器,來確保自己的艦艇和飛機不會迷失方向。”

  ??“第四種人才,就是需要生物化學方麵的人才。”李孔榮舊事重提的說起了青黴素,前段時間他客套式的給青黴素項目負責人黃鳴龍寫過信,這個月收到了他的回信,他告知的情況是因為戰爭影響,研究室準備搬遷到重慶,倉促間他根本就沒辦法研究雲雲。他倒很是後悔跟孔祥熙回了國內,國內的研究條件和國外根本就不能比,他訂購的研究設備要三個月才能到貨,現在貨在路上又要改變地點運往重慶,如此折騰真不知道何時才能看到設備。

  ??鑒於此,李孔榮認為孔祥熙未必會一如既往對這個項目投入下去,他最多是溫溫和和將就下去,時間不等人,越是早一些開發出青黴素,就越能早一些賺錢。按照他的記憶,早期青黴素的價格,也就是美國政府的收購價是二十美元一劑,這是1943年,到1946年,價格就下降到一美元了[注48]。這樣看的話,一年賣出十萬劑,那就是兩百萬美元,賣出一百萬劑,那就是兩千萬美元,這是年銷售額,利潤多少暫且未知。

  ??而這東西的研究成本又是多少?據說研究者澳大利亞的病理學家霍德華·弗洛裏博士1935年,也就是研究的第一年增購設備的資金僅為兩百五十英鎊——這是在他原本有一個大學實驗室的前提下,這筆錢在1937年花完,他又在銀行透支了五百英鎊,再次花完難以為繼時,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了資助:每年五千美元,連續五年,這大概是就是青黴素的所有研發經費。1942年,青黴素拿到美國進行生產,為實現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又進行了一係列的投資,但這已是生產投入。這樣投入少、現金回報率高的現金牛肯定要想辦法早些拿下,它的價值大大超過了西班牙沉船。

  ??V1火箭,雷達、V1導彈飛控導航係統、青黴素,這就是李孔榮需要嚴濟慈回國找人才來做的項目,至於火箭筒,這種小項目既然美國軍官都能發明,那自己也能發明。

  ??嚴濟慈大致將李孔榮說的這些項目都記完了,他道:“請問李上校,這些項目都在德國研究?”

  ??“當然不在德國,德國說不定很快就要打仗,研究項目將放在瑞士和美國,瑞士將是研究機構,美國或者其他美洲國家將是生產廠。國內的研究人員大部分安排在瑞士,由海軍在瑞士的機構發出工作邀請函,以獲得簽證。”李孔榮道。“瑞士位於歐洲的中心,離德國、法國都不遠,國內本身也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因為鍾表業的原因,高精度機床尤為先進。”

  ??“法國難道不行嗎?”嚴濟慈當初就是從法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對法國尤為親切。

  ??“一旦歐戰開戰,法國將首當其衝,到時候研究所又要匆匆從法國搬到瑞士,這其中風險實在太大。”李孔榮道。

  ??“法國……”聽李孔榮的意思,一旦開戰法國居然會被德國占領,嚴濟慈不解道:“難道法國也會淪陷?一戰的時候德國人打了四年都沒有占領巴黎。”

  ??“法國政壇各種派係都有,混亂不堪,國家根本沒辦法定策,這和一戰時完全不同。科技在進步,軍事技術也在進步,一旦開戰,法國必定投降。”李孔榮預言著曆史,隻讓嚴濟慈咂舌。

  ??“嚴教授大概什麽時候回國?”譚伯羽之前的介紹是嚴濟慈很快要回國,李孔榮故有此一問。

  ??“就在最近。”嚴濟慈說道。“李上校,那的聲波探查器研究將怎麽安排?”

  ??“先寫一個項目開發書吧,以確定研究的內容、計劃、時間、研究人員數量,所需的設備和條件,之後我將呈報海軍部批準,批準之後就是立項,招募人員,準備實驗室。”李孔榮究竟是考過PMP認證的人,雖然那僅僅考來混飯吃的,可考過就是考過,他對管理這些高科技項目還是胸有成竹的。

  ??“海軍已經立項的項目則希望嚴教授能幫忙在國內尋找一些人才,這些人才先經嚴教授推薦,然後由海軍部專人專門進行初審,通過之後則安排前來瑞士試用,試用如果不合適,那就不會與其簽訂雇傭合同,試用期的薪資和路費海軍會承擔的。”

  ??李孔榮選的辦法不是資助模式,而是聘用模式,嚴濟慈對此有些不適,他道:“這個……試用不合適是否能在瑞士學習呢?如果讓人家回去,麵子上總是過意不去吧。”

  ??“戰爭期間一切以項目為中心,而且經費是有限的,麵子什麽的隻能暫且放一邊吧,這件事情實在是不好通融,不過我們會盡量協助他們留學。其實他們自己對此也應該有底啊,項目就是這個項目,自己能不能幹得了心中應該有數吧。

  ??其實海軍最擔心的就是投入了沒有成果,或者不能在短時間內出成果。按照原則,三年之內看不到希望的項目,海軍部將會停止研究;再就是項目即便能看到希望,但因為技術的進步,敵人的武器水平已經提高,而我們的項目如果提高要求卻沒有開發出來的可能,那也會停止研究,因為做出來就已經落後了,總不能造出來的東西毫無優勢,沒有用武之地吧。所以,海軍部對科研項目的唯一指導原則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聽聞海軍部的指導原則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嚴濟慈心中有些不安,他所提議的聲波探測器其實是‘人有我有’,而不是‘人有我優’。他道:“可我國在很多方麵都是落後的,難道就不能先解決‘有無’問題,再來解決‘更優’問題?”

  ??“我們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資源。”李孔榮道。“以前欠賬太多,海軍部所有的軍費拿過來投入研究,也不能解決‘有無’問題,比如,我國無法生產150mm以上的艦炮,海軍部當然不可能投入資金去研發150mm艦炮,因為研發出來也毫無用處,敵人已經有305mm艦炮。在戰爭中,這種投入等於浪費。”

  ??“那聲波探測器呢?”嚴濟慈猶豫了一下,還是提到了這個‘解決有無’的項目。

  ??“以目前的技術看,必須從聲電轉換介質上入手,要不然無法提高探測效率。”李孔榮道。

  ??聲電轉換介紹就是水晶,嚴濟慈研究的就是水晶,李孔榮說要換介質,他心當即就提了上來,道:“難道水晶不可以嗎?”

  ??“水晶已經被酒石淘汰了,倒不是性能的關係,而是價格的原因。”李孔榮道。“現在聲波探測器的探測距離隻有一公裏出頭,要想獲得更大的距離,就要更換聲電轉換介質,讓探測器變得更靈敏,或者是優化整個探測係統,讓它反應更快性能更全。”李孔榮道。“我的建議是國內可以展開這方麵的研究,但是研究的方向應該是這兩個。”

  ??“水晶的靈敏度是可以提高的。關鍵是空心水晶圓柱體的電震蕩與其圓柱內徑與外徑之比有密切的關係,隻要找到合適的內外徑比,那麽其靈敏度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這就是水晶的扭電定律……”

  ??嚴濟慈是研究水晶的,完全認為水晶可以解決靈敏度的問題,可李孔榮卻知道二戰聲呐至始至終就是那個水平,在材料、晶體管沒有突破前,研究毫無進展。他本來想再次重申水晶無用論,可想到還要靠此人去國內拉人,以及他每年不到五萬國幣的研究經費,隻好道:“那就請嚴教授先寫一份報告上來吧。報告如果證明水晶確實能大幅度提高探測距離,那麽海軍就投入這個項目。”

  ??既然是物理大家,又出國參加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嚴濟慈自然有些做派,可這項目又是他主動過來毛遂自薦的,他隻好壓著不高興道:“你們海軍規矩可真多。還有找人之後要初審,初審之後還要試用,試用不行還要送回來,這樣做一點也不尊重知識、一點也不尊重人才。”

  ??深深吸了口氣,李孔榮強笑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海軍的人未必懂技術,更不懂各專業的具體知識,就隻好看項目申請報告了。初審和試用也是沒辦法的,資源有限,一定要將有限的資源交給最優秀的那些人、最可能成功的那些項目使用。不行的話,不管是人還是項目都要裁撤。海軍的做法確實會得罪人,這就要請大家海涵了,畢竟是戰爭期間,一切以打贏為中心。”

  ??“那海軍對人員會限製黨派嗎?”嚴濟慈忽然問了意想不到的問題。“共產黨能來嗎?”

  ??“海軍素來不介入黨派爭端,不過考慮到資金是國府下撥的,為了避免產生糾紛,還是以國民黨人士和無黨派人士為好。”李孔榮道。

  ??“可現在國共已經共同抗日了,海軍難道不能容許國共人員一起研究?”嚴濟慈細究道。

  ??“嚴教授,海軍不想介入黨派之爭,在經費全由國民政府撥付,同時國民黨人數占優的情況下,隻能選擇國民黨而避免其他政黨出現在研究所。最好是研究所不要有任何政黨,全是無黨派人士。”李孔榮耐心解釋道,“再說,我隻是情報科的負責人,這個情報科要聽軍械司的、軍械司要聽海軍部的,海軍部又要聽國府的,這個問題我隻能執行不能改變。”

  ??“看來國民黨還不是真心真意聯合抗日啊。”見李孔榮解釋的苦口婆心,再想到這技術情報科確實是國民黨的下屬結構,嚴濟慈隻有感歎了。他,就在幾天前,才辭別了來法國做抗日宣傳的共產黨人吳玉章,共產黨是一心一意要抗日的,可國民黨聽說還在試圖與日寇媾和,甚至是投降,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容忍的事情。

  ??“李上校,雖然有些話不該說,但我還是希望你能看清誰在真正的抗日,誰又在消極抗日甚至是準備投降。你雖然是海軍,海軍雖然不想介入國共之爭,但你還是應該站到正義這一邊來,站到廣大人民這一邊來……”嚴濟慈說出了自己的忠告,真心實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