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項目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2      字數:4771
  李孔榮忽悠完意大利女人讓她快去慕尼黑將那個發動機買回來,同時還要她通過之前的關係尋找猶太教授以及猶太科學家。這邊吩咐完,中午小睡片刻他又馬上去見從法國過來的知名物理學家嚴濟慈。說實話對這個嚴濟慈李孔榮是摸不著頭腦,民國所謂的‘家’太多,像蔣百裏這種稍微懂一點現代軍事的就叫做軍事學家,其實水平非常有限,這種人隻能動筆不會動槍,實際操作能力奇差無比,這個嚴濟慈是否會是這個德行,他真的難以判斷。

  ??下午的會麵是在駐德武官處,駐德武官許伯洲上校早就給他專門安排了一間辦公室,見李孔榮短短數月連升三級,他這個黃埔棄子倒是巴結的很,希望拉些關係。不過現在國內軍隊正和日軍鏖戰,要他回去帶兵顯然是不可能的,他自己也未必能吃得了那個苦。

  ??“漢盛老弟回柏林怎麽也不打一聲招呼?”許伯洲見李孔榮忽然出現在武官處,笑嗬嗬招呼。

  ??“別提了,昨晚上差點壯烈殉國了。”李孔榮指著奧迪車上的撞痕,即便此時站在太陽底下他也還是背脊發寒,昨晚那真是太險了。

  ??“怎麽,老弟又出車禍了?”許伯洲看到汽車上那奇怪的撞痕,不由再次想到了車禍。正所謂大難不死有後福,他覺得李孔榮官能升這麽快,肯定是和上次車禍有關。這次再車禍,那豈不是要做將軍了。

  ??“倒也算是車禍。”李孔榮不明白許伯洲所想,隻道:“昨晚上緊急趕來柏林,晚上太冷,冰麵打滑,差一點就開到山下去了,好在路邊還有一棵樹,撞在樹上才沒壯烈殉國。這次回去,得買些酒肉好好去祭一祭,謝謝樹精的救命之恩。”

  ??李孔榮說的有趣,許伯洲、左曙萍幾個看到車上的撞痕微微咂舌。這時候李孔榮注意到了唐縱不在,可他也沒問。正要進去自己辦公室時,許伯洲道:“漢盛老弟小心些,日本人那邊怕要找你的茬。你一個主意就殺了他們幾萬人,日本人恨你恨的不得了。”

  ??為掩護高野六郎,常凱申讓國府公布海軍部的金山衛布置計劃,他這個始作俑者自然白紙黑字的寫在政府公報上。這樣做好處就是他再一次晉升,壞處就是所有日本人都記住了李孔榮。

  ??“他們敢恨,那是因為我殺的還不夠多!”李孔榮冷笑,笑的許伯洲莫名心悸。見李孔榮進了辦公室,他也毫不避違的走了進來,悄聲問道:“漢盛老弟還有殺招?”

  ??“暫時沒了。”李孔榮搞不清楚他要幹什麽。

  ??“漢盛老弟要是還有什麽計劃,隻要兄弟能幫上忙,盡管吩咐。”許伯洲開始賠笑,他大概是想著在以後的對日作戰計劃上加上自己的名字,也算是報效了黨國。

  ??“一定一定。”李孔榮敷衍著,他見和嚴濟慈約好的時間就快到了,又道:“老兄先忙吧,小弟我這邊要見一個客人……”

  ??“好說,好說。就不耽誤老弟公幹了。”許伯洲說著就走開了,隻留下李孔榮一個在辦公室。

  ??黨旗、國旗,世界地圖、民國地圖,外加一個大大的鐵錨,這就是柏林海軍武官辦公室的所有裝飾,其他則是常見的辦公座椅,以及一些空空如也的卷宗文件盒。本月,掛在海軍部軍械司下麵的海軍軍事技術情報科的批文正式下來了,他被任命為軍事技術情報科的上校科長,由陸軍轉過來的鍾前功是五個科員中的一個,另外四個科員和一個司書並未安排。

  ??陳紹寬林獻炘也搞不懂這個技術情報科到底要多少人。不過既然開了新部門,那開辦費總是有的,部裏給了一千馬克,以後的日常經費也如開辦費那麽可憐,隻有五百馬克。李孔榮是想在留學生中找一個可靠的學生來做司書,處理文案財務之類的事務,隻是一時間不知道去哪裏找人。好在這次既然來了柏林,還要等蘇珊從慕尼黑回來,這事情就一並辦了。

  ??李孔榮擦桌子的時候,外頭的助理武官胡維克領了一個身著西裝的中年男人進來,陪同他來的還有一個紮著麻花辮的姑娘,胡維克隆重介紹道:“這位就是海軍武官李孔榮少校。”

  ??“是嚴教授吧?您好,我是李孔榮。”李孔榮一身軍裝,先是敬禮,然後才和嚴濟慈握手。

  ??“鄙人就是嚴濟慈。”嚴濟慈三十多歲,滿身的書卷氣,他的頭發是倒著梳的,額頭光潔。他笑著和李孔榮握手,然後又介紹身旁的麻花辮姑娘道:“這是我的學生何澤慧。”

  ??“請進吧。”李孔榮請嚴濟慈和她的學生入內,不過想到辦公室還未收拾完,隻好訕笑道:“一直在其他地方,今天才回的柏林,房間都沒收拾幹淨……”

  ??“國內戰事緊張,李上校軍人楷模,何必拘於這些小節呢。”嚴濟慈七七事變前便到法國參加第二次世界文化合作各國協會聯合會議,再就是法國物理學會理事會會議、以及他的導師夏爾·法布裏教授12月的退休慶祝會。到了法國驚聞北平事變,隻得一邊處理事務一邊打聽國內的消息。他是看了金山衛大捷的報告,又聽說柏林海軍武官李孔榮正在招募一些科研人員,這才主動找過來到——日本人恨李孔榮恨的咬牙切齒,國人則愛他愛的宛如珍寶。

  ??三個人坐下,鍾前功沏好茶退出去後,嚴濟慈開門見山的道:“我聽駐法大使館說李上校正在找一些科研人員,不在海軍是否對聲波探測器感興趣?”

  ??“聲波探測器?”李孔榮沒想嚴濟慈一開口就是這個,他道:“是指水中聲波探測器嗎?”

  ??“是的。”嚴濟慈見李孔榮一說即通,更加高興,他道:“我上個月在法國和朗之萬教授對水中聲波探測器進行了深談,他個人非常支持我國的抗日事業,現在各國都在發展聲波探測器,他願意幫助我國發展這項技術……”

  ??沒想到嚴濟慈是來獻寶的。朗之萬正是世界上第一部聲呐的發明人,雖然現在的聲電轉換介質不再是水晶,而是酒石酸鉀鈉,可朗之萬未必不能研發出更好的聲呐。但是,更好的聲呐有什麽用呢?而且聲呐技術的突破不是技術本身的突破,而是聲電轉換介質、處理回聲係統的突破,朗之萬是物理學家,可他會是材料學家嗎?

  ??李孔榮與科研人員交談都會做筆記,他在寫水中聲波探測器時,就在想這個問題。這個項目是上還是不上,上的話那又是一筆錢。而在嚴濟慈的構想中,如果海軍對這個項目有興趣,那麽他可以帶領北平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朗之萬教授的幫助下完成這個研究。至於項目的花費,他認為每年最多不會超過五萬國幣。其實,嚴濟慈本身就是水晶壓電效應的研究者,他隻是聽聞朗之萬教授介紹自己二十年前研發的聲波探測器可用於探查潛艇,這才毛遂自薦希望海軍部能資助這個研究,這也算是他報效國家的一種方式。

  ??“我想請問嚴教授,如果海軍對聲波探測器有興趣,那研究所會在哪裏?”李孔榮聽他介紹了北平物理研究所,自然知道研究所會搬遷到其他地方,可國內做研究真的合適?

  ??“應該是在昆明吧。”嚴濟慈自己也在考慮北平物理研究所的搬遷事宜,搬到昆明是最方便的,南安海防港上岸後,坐火車可直接到昆明,而重慶,因為長江口、華北一帶被日軍占據,並不好通行。“清華大學現在已經搬遷到了長沙,如果首都失守,他們也將搬遷到昆明。”

  ??“昆明不是好地方。”李孔榮放下筆,“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什麽誤區呢?就是國土淪陷,每個人都要為國家盡一份力,所以都要回國抗日,普通人也就罷了,可科技人員不但不應該回國還應該出國。”

  ??“應該出國?”嚴濟慈啞然失笑,要不是眼前之人曾經一個主意殺了數萬日寇,他可能要馬上反駁起來。“願聞李上校高見。”

  ??“日本人能打贏我們,是因為工業和科技強於我們,既然我們落後在工業和科技上,那科技人員回到科技落後的國內,而不是留在科技更先進的歐美,不去學習歐美的先進科技,然後轉化成戰鬥力去打日本人,就是一種錯誤了。”

  ??“李上校,國內是科技落後,可正是因為科技落後我們才要回去建設啊!”嚴濟慈反駁道,他微微有些激動,但風度仍在。

  ??“現在建設已經來不及了。”李孔榮道。“科技必須有工業的基礎才能轉化為戰鬥力,國內不但科技落後,工業也落後,有好技術不能實現又有何用?除了工程技術人員、軍工人員必須回去之外,其他科研人員回去毫無作用,那裏根本就沒有讓他們發揮的條件。而且國內正值戰亂,萬一出現意外,一個十幾年才培養出來的物理學家犧牲了,這對整個國家來說就是一個重大損失。

  ??回去是抗日,出來也是抗日。國外生活成本是高,可研究基礎好,不但方便研究進度也快,一些新出現的東西也易於吸收消化。在國外研究好了之後,也可以在國外設廠生產,不但可用於抗日,還能賺取外匯,日後抗戰勝利再遷回國內,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李孔榮說的就是他海外抗日的一個主要思路。以國內的工業基礎,即使有技術也沒辦法實現,而現在大蕭條的餘波還在歐美各國回蕩,到處都是不景氣。為何不趁此收購一些快要倒閉的工廠呢?不說自己用,二戰開始後軍工業迅猛發展,拋售這些資產也能發一筆財。至於武器研究更是如此,完全可以在國外研究、在國外生產,最後在國內使用,這也就是運輸麻煩而已,可他也不想造槍造炮,他隻想造一些高精尖的武器。

  ??“可出國也要經費啊。”深談後,嚴濟慈覺得李孔榮說的也不無道理,工程技術人員還好,像他這種研究物理的,除了壓電晶體可用於無線電,其他真就沒其他什麽作用了。

  ??“經費海軍部自然會提供。現在我的困難主要是……,”說道這裏李孔榮才忽然發現自己的身份還未介紹完全,他不得不停下來介紹道:“金山衛之戰後,鑒於各國軍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於是由我提請,海軍部長陳紹寬上將許可、抗日最高統帥部批準,海軍已經成立了海軍軍事技術情報科,這雖然是科,但以後會擴展成局。

  ??它的作用就是吸收研究各國海軍最新的武器技術,這些技術一旦轉化成果,就會變成武器運回國內打日本人。嚴教授所說的聲波探測器可以立項,成為海軍資助的項目之一,但海軍還有其他一些項目需要國內派人過來研究。”

  ??聽聞自己所提的項目可以立項,嚴濟慈臉上多了些笑容,他道:“請問李上校還有些什麽項目?”他說罷又看了陪同自己來的學生一眼,道:“如果涉及……”

  ??“都是中國人,我信得過。”李孔榮無奈道——國內的人才必須靠嚴濟慈去找,項目內容不可避免的要告訴他,剛才在談聲波探測器的時候這個女生既然能旁聽,那她肯定是嚴濟慈信得過的人。“不過,暫時就限於嚴教授、何同學知道,不相關的第三人就沒必要細說了。”

  ??“這個當然。”嚴濟慈微笑點頭,而何澤慧則滿臉通紅——她本來是帶老師來的,不想卻涉及到了海軍機密,而且還忽然被李孔榮信任,這讓她很是感動。‘都是中國人’,說的多好。

  ??“海軍部現在需要航空發動機人才。”李孔榮第一句就是這個,“當然不是螺旋槳發動機,而是火箭、或者噴氣式發動機。按照軍事界的估計,現在大量使用的螺旋槳發動機十年之內就被淘汰,以後的飛機將全部使用噴氣式發動機。現代軍事戰爭中,飛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誰占領了天空,誰就能控製戰場。陸軍還有可能躲在工事底下,但海軍除了潛艇不可能躲在海底下,所以研究噴氣式發動機至關重要,也非常急迫。”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