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交談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1      字數:4585
  秋日絢爛的陽光照在西柏林醫院的花園裏,不帶一絲熾熱,隻有讓人無比溫暖的舒暢。絲絲白雲飄蕩的天空如寶石般湛藍,寶石下方,花園裏的椴樹樹葉大部分轉黃,唯有一些較低的樹枝還帶著些黃綠,遠遠望去,整棵樹就像一幅色彩濃烈的油畫。在這幅秋意盎然的油畫中,人行道上滿是黃葉,身著病患服的病人、白衣的護士都踩著它們行過。

  ??入院一個月零九天的李孔榮中校也身處畫中,他坐在一輛鋼製的輪椅上,正喝著紅茶,這是孔令儀帶來的。她此時坐在李孔榮身邊的白色木製長椅上,天氣雖然轉涼,可她穿的依舊是旗袍。不可否認這件深色帶著暗紅小花的旗袍很美,可人卻……也許是長得太像孔祥熙的緣故,真的要花費一定力氣才能習慣孔令儀的長相。

  ??李孔榮沒看孔令儀,他正享受著眼前的秋意——這估計是他畢生最難望的時光,因為以後的日子他便再也沒有這樣的閑暇了;而孔大小姐則在看一份歌譜,這是李孔榮又一個剽竊之作:非常應景的秋意濃。

  ??“秋意濃,離人心上秋意濃,一杯酒情緒萬種……”孔令儀出人意料的唱了出來——李孔榮倒忘了出身富貴的她不可能沒有學過鋼琴,既然學過鋼琴,那簡譜自然看得懂。短短的唱了幾句,孔令儀轉頭道:“曲調很悲傷哦,你是怎麽寫出來的?就在這醫院裏?”

  ??“嗯。”李孔榮厚著臉皮答道,“秋天不就是傷感嗎?我住院住的煩,沒事寫寫而已。”因為不太想提這個話題,他目光閃了一下,轉而道:“你剛才說你明天就走了,回去幹什麽?國內全在打戰啊。”

  ??上個月孔祥熙在德國四處碰壁後便索性在巴德那海療養,他碰壁時中蘇之間還未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之後簽訂條約的事情一經傳出,不說納粹親日派,就是親華的外交部長牛頓特也大為不滿——條約很簡單,就是中蘇互不侵犯,可誰相信其中沒有密約?沒有密約那為何會在對日開戰之後簽訂?

  ??這是德國人的第一反應,而以納粹的猜測:中蘇之間已經結成了更深的攻守同盟,即:中國幫助蘇聯拖住日本,從而改善其被德日東西夾擊的不利戰略態勢。這並非沒有可能,***在一戰期間靠德國的資金南下廣東召開了非常國會,抵製北方段祺瑞政府對德宣戰,而歐戰後,***則是靠蘇聯的資助才在廣東重振旗鼓,發動北伐。

  ??期間雖有清黨和圍剿,可***終究是留有一線,未將共產黨斬盡殺絕。中蘇條約的簽訂代表***再次聯蘇以打擊日本,破壞德意日**同盟,這是納粹的普遍認知。在這種情況下孔祥熙自然隻能天天療養,現在南京派蔣百裏這個老留德生來,早就無計可施的孔祥熙當然要動身回國。

  ??李孔榮對孔祥熙的離開毫無所動,在他看來孔祥熙壓根就不應該來歐洲,而是應該先回國勸住那個喜歡裝腔作勢、狐假虎威的上海灘流氓。現在中日都全麵戰爭了,既然如此,那就應該盡早交好蘇聯,力爭在蘇聯開戰前多弄出些蘇援軍火,蘇德戰爭爆發後,蘇援便要全部斷絕,再續上則是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之後的美援了。

  ??正是抱著這種心思,李孔榮這一個多月來對孔祥熙少有建言,雖然他能背出希特勒辦公室的電話:120050;也知道用什麽可以打動希特勒讓其會見孔祥熙。然後這毫無意義,一心想消滅布爾什維克的希特勒絕不會對越來越親蘇的中國有什麽好感,德中之間除了以貨易貨貿易,其他真再沒什麽交集和共識了。

  ??李孔榮想著中德關係,聽完他問題的孔令儀倒收斂了閑適,出國在外好吃好玩的孔令儀自然憂愁大減,可想到在國內那個被無形禁錮的家,她卻惆悵起來,“漢盛兄,有的時候覺得活著真是一種負累,好像人生下來就是為別人活著的……”

  ??本想轉移話題,不想卻讓孔令儀產生些哀愁,李孔榮當即勸道:“人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不過……”他看了孔令儀一眼,笑了笑才道:“務必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有很多東西人並不想要,不過是人雲亦雲、腦子發熱罷了。可這時候如果有人想阻止你,那這種想法就會越來越強烈,不怎麽想要的忽然變成一定就要。人總是很奇怪,最奇怪的就是追求著那些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東西。”

  ??李孔榮話有所指,可此時的孔令儀自然不會像以前那樣誤會他。靜靜把話聽完,她道:“那請問漢盛兄,人怎麽才能確定哪些是自己本不要的?”

  ??“心如止水無所求吧。”李孔榮泛泛道。這個問題他也答不好,人總是有熱情和衝動,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環境會讓人產生不同的衝動,而愛好和天性在前兩者的渲染下幾乎看不出顏色。“還有就是不要看到別人怎麽樣,因為羨慕,自己也要怎麽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和際遇,預先在心裏刻下一個目標,總是……總是覺得是那麽的假、那麽的不自然。我們的追求不是要讓別人豔羨,而是我們真的喜歡。”

  ??李孔榮說著自己兩世為人的心得,算是報答孔令儀此前的那個保證:保證沒人欺負自己的小妻子。可他話還沒有完全說完,孔祥熙就來了,帶著他的秘書。

  ??“漢盛身體好多了吧?我上個月見你……”孔祥熙和藹的說話。此時張平群正推著輪椅,走向遠處的人行道,雖然李孔榮腳上的石膏還未拆,可氣色要比上個月好多了。

  ??“謝謝庸之先生關心。”李孔榮客氣的回話,腦子卻在想著如何應付這次交談。“醫生說下個月月初如果情況好就可以出院了。公務已經耽誤很久,好在海軍那邊的訓練還沒有開始。”

  ??李孔榮把話題引到海軍,孔祥熙不自覺中也說起海軍,他道:“武官處說日本人正在四處活動,堅決不讓潛艇交付我國,漢盛怎麽看?”

  ??“卑職還是之前的看法:兩艘潛艇並不會給日本帶來多大實質性的麻煩,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守一守廣州,這裏是粵漢鐵路的起點,非常重要。如果我國能一次**付五千噸以上的鎢砂和銻,德國很有可能會同意交船。”李孔榮道。“卑職還認為以後的世界局勢會很奇特,蘇聯既是我們的盟友,也是我們潛在的敵手,最少在東北和外蒙上兩國是有紛爭的,多對德國輸入有色金屬對我們有利。”

  ??李孔榮之前老說聯蘇,不想聯蘇的同時他還有以德製蘇的意思。孔祥熙眉頭皺了皺,又不自覺扶了扶眼鏡,最後才問道:“漢盛的意思是……”

  ??“我們終究會打敗日本人,把他們驅逐出境!”李孔榮聲音裏帶著些高昂。“那時候日本在滿蒙的利益怎麽辦?唯有蘇聯深陷於歐洲,我們才能在他無力東顧時趁勢接手。庸之先生,偽滿可是我國最富裕的地區,也是工業化程度最好的地區。現在我們打不過日本,不就是缺少鋼鐵、鋁錠嗎?接收滿洲、收回外蒙,以此為基礎,我們就能在英美的支持下穩住陣腳。”

  ??李孔榮的報告裏從未有這麽遠的描述,這已經是戰後了。孔祥熙看著他認真的神情歎了一口氣,久久才道:“漢盛就真的一心想馳騁大洋?中日戰事已起,海軍不會有太多作為,哪怕這兩艘潛艇德國交付了也是這般,就沒真考慮過到行政院來?”

  ??“孔榮謝謝庸之先生厚愛,可孔榮是個軍人,中國海軍自甲午後就羸弱不堪,此逢大戰,正是海軍浴火重生之時。且縱觀曆史,這世界和以往不同了,早前敵人是從西邊、從北邊的草原來,現在敵人是從南麵、從東麵的海上來,鴉片戰爭之後我國曆次戰爭莫不如此。孔榮隻願我國有一支令敵膽寒的海軍,為此飛蛾撲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李孔榮言語斬釘截鐵,隻聽到孔祥熙和張平群兩人心中感慨。其實想想也是,國家方略隻能作為領袖決策時的一種參考,投身海軍、馳騁大洋才是實實在在的抗戰。孔祥熙見過不少在他麵前表忠的官員,可李孔榮這樣不貪財、不羨官、且又有自己想法和見解的軍官實在太少。藍衣社裏頭也許有很多死士,可包括那什麽酆悌戴笠之流,全沒有這樣的眼光和才略。

  ??帶著些歎息,孔祥熙身子微微前躬,道:“漢盛誌在大洋,我就不勉強了。你以後有什麽難處,盡管打電報過來就是。”

  ??李孔榮就等著孔祥熙這句話,他也歎息了一句,道:“卑職現在就希望國府諸公不要再抱調停之希望。上海戰事一起,全麵戰爭便避無可避。日本軍部根本就不隸屬文官內閣,它自成體係,所以內閣即便答應停戰,戰事在日本人覺得累了之前也停不下來。軍部也是如此,即便軍部決心停戰,可底下的參謀和低階軍官也不會停戰。既然停不下來,那就應該做好長期抗戰之準備,最好能在與德國交惡後對日宣戰,當今的中日已經是你死我活了。”

  ??“漢盛真這麽認為,一點調停的希望都沒有?”孔祥熙感覺李孔榮說的有些絕對了,隱隱約約的,又感覺他可能是因為妻子身死、兒子重傷才仇恨日本,非要打個你死我活。不過這點孔祥熙沒有說出來。

  ??“庸之先生,如果我們能反推日軍,日本見無利可圖,自然同意調停。可……”李孔榮大大的搖頭,“國府決心守住上海以期國際調停,可國際調停真的有用,那阿比西尼亞就不會亡國了;而上海根本就不是決戰的地方,在這裏,日本的海空優勢可全麵發揮,屆時我精銳耗盡之日,就是南京失守之時。

  ??日本雖然隻有十幾個師團,可全國受軍訓人數超過四百萬,上海之戰、南京之戰他還在集結戰時師團,可等打下南京,這些戰時師團集結完畢,全部開赴我國戰場,我們還能擋得住嗎?既然擋不住,那就沒辦法調停,隻能以拖待變。現在放棄上海,保留有生力量,誘敵深入打一場勝仗調停才有希望,如果國.軍一直戰敗一直後撤,即便有機會調停,我們也得不到可以接受的條件。”

  ??李孔榮不再提不能於上海開戰,現在他希望的是不要在上海決戰,並務必做好長期抗戰準備。因為之前沒有聽他之言全力奉勸常凱申,有些後悔的孔祥熙對此有些無言。他如此,張平群卻問道:“漢盛兄,你真覺得一百多萬國.軍打不過一二十萬日軍?”

  ??“平群兄,你認為一百艘木製帆船能打贏一艘鋼製巡洋艦?”李孔榮笑著反問,在張平群想反駁的時候他又道:“自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練成到德械師組建,中間的二十年真的是被耽誤了。平時耽誤還好,可期間卻有一次慘烈的世界大戰。日本人雖沒有參戰,可他們很認真的學習了上次大戰的經驗,現在日本的預備役製度就是借鑒上次大戰各國經驗建成的。

  ??還有則是針對本國國情的騾馬化師團,這項工作從明治時期就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結果就是日軍師團火力是我數倍的情況下,機動能力也是我們的數倍。我們呢,除了京滬交通好一些地方,其他地方部隊根本就擺不開,有炮等於沒炮。

  ??這僅僅是軍隊,工業規模那就不用說了。能打得過日本當然會和談,可如果一直敗北一直後撤,日本怎麽肯上桌談判?現在我們最迫切的就要拋棄國際調停幻想,穩紮穩打、以拖待變。這是有可能的,德國兩年之內必挑起戰爭,到時德國拿下歐洲,日本就會忍不住去動南洋,英國則將說服美國參戰,情況又會和上次大戰一樣,無非是奧斯曼帝國換成了日本罷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