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池中之物
作者:貳零肆柒      更新:2021-07-17 09:21      字數:4826
  李孔榮這次表決心表的陳紹寬滿臉微笑,他自然不喜歡部下沒有魄力沒有信心,況且李孔榮被任命為駐德海軍武官後,留德學員之前雖說由林準為正,可實際上與德交涉還是以他為主,他能表決心說死也要把潛艇開回去,陳紹寬當即多看了他幾眼。

  ??可作死的是,李孔榮剛剛讓陳紹寬滿意,他下麵幾句話卻又讓陳紹寬不快了——對周應聰使了好幾個眼色,見周應聰隻是微微搖頭,李孔榮便硬著頭皮道:“部長,下官有一件事情……”

  ??“嗯,你說。”周應聰在一邊大搖其頭,陳紹寬卻高興的讓他說下去。

  ??“部長,下官那個未過門的未婚妻現在懷孕了……”李孔榮黑線直冒,低眉順眼的軟語相求,“她家裏人又不願意她家人為妾,所以下官就想……”

  ??“就想什麽?”陳紹寬看著他,眉頭漸漸皺起,他又想起他的那些‘風流往事’了,心裏變得很不高興。

  ??“下官想是否能隨部長回國一趟,然後接到她再……”李孔榮幹笑道,可憐巴巴。

  ??“胡鬧!”陳紹寬正要喝茶,聞言杯子重重一放,手狠狠的拍在桌子上;旁邊的林獻炘看著他苦笑搖頭,周應聰則長歎。“你現在負責的可是潛艇談判!你走了誰去談?!你……”陳紹寬站了起來,瞪了他一下又無奈的坐回去了。“你怎麽這麽不懂事?!大戰在即!大戰在即!這可是你說的,可你卻給我在這裏兒女情長!你……”

  ??“部長,我……”李孔榮被陳紹寬一說也覺得有些羞愧,可他就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他就是擔心她們不測。家事國事,這種老套的選擇的也擺到了他麵前,他隻認為自己的底線很簡單——隻要能安頓好妻子,那他去幹什麽都可以,他就這一個要求。

  ??“部長,我看是否可以這樣處理?”官油子周應聰出來打圓場了,“談判第一,所以紹盛是絕對不能回去的!部長過兩日乘飛機走,我則乘船。程大使說過,駐外武官是可以攜眷的,既然如此,我一回上海就幫紹盛太太、二太太辦出國手續,正好海軍後續人員要來德國,可讓他們一路護送過來,這樣談判不耽誤,紹盛這邊一家也可團圓。”

  ??周應聰想的極為得體,隻是這樣徐佩佩對家裏就沒有交代了——李孔榮本想親自去寧波徐家一趟,賴皮也好、跪求也好,反正要讓徐父答應這門親事。可他實在是走不開,周應聰說的辦法可以說是最優辦法了。

  ??周應聰說完陳紹寬和林獻炘都點頭,可陳紹寬還是想教育教育李孔榮,他道,“紹盛啊,你可別忘了你是個軍人,還身負要職。你這樣怎麽讓我放心?又怎麽讓其他同仁放心?你可知道,你的事情在南京已經傳開了,大家都說你為黨國爭了光、為國家挽回了顏麵,人人都以你為榮。軍政府前些日子已經決定特綬你五等雲麾勳章,這可是了不得的榮譽,可你看看你想的是什麽,你……”

  ??聽聞自己將被授勳的李孔榮臉皮發燙,胸膛也不由自主的挺直了。雖然明白這是洗腦措施,可他心裏還是美滋滋的。他心裏美滋滋,好在今天要談的事情很多,陳紹寬說了他幾句就被林獻炘攔下了。

  ??“沒過門就把人家閨女的肚子搞大,難怪人家家裏不同意。”林獻炘調笑道。“厚甫你也不要說他了,老婆孩子沒安穩,誰心裏不記掛。我看就按淑春的辦法辦,到時候一股腦的全送到柏林來,省的他掛念。”林獻炘說到這就笑,他再道:“北平如今出事了,大戰一觸即發,海軍這邊、德國這邊總是要好好安排的。現在就是戰如果真打起來海軍該怎麽打?還有就是潛艇造好到底能不能接回國?至於接回國如何如何,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林獻炘並不是艦隊以及參事處成員,對去年年底製定、今年三月呈遞常凱申的《民國廿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中的甲、乙兩案並不清楚。好在這裏並沒有外人,陳紹寬道:“之前參事處定了大致的計劃,基本就是一旦開戰,海軍三個艦隊應迅速集結於長江,協助陸空軍掃蕩長江敵艦,之後則協同陸軍作戰,防止日軍沿江西上登陸。”

  ??陳紹寬說完看了看剛才被他罵的低頭的李孔榮,沒好氣的問:“你有什麽看法?”

  ??“下官……,下官以為當今的海軍力量正在從巨炮轉向飛機。長江江道狹窄,若無空軍掩護,我軍恐怕規避不易。對日戰爭,我們當以防空為第一要務。”李孔榮道。

  ??“空軍可是有一千餘架飛機的,日本人飛機母艦能有多少飛機深入內陸作戰?”周應聰道。

  ??“空軍一千餘架飛機?”李孔榮笑。他搖頭道:“國府對外宣傳的任何事我們都不能相信,甚至很多時候還要反著看。比如它說經濟大好,那肯定是經濟不好,要不然何必要強調經濟大好?咳咳……”見陳紹寬瞪了過來,李孔榮趕緊步入正題,他道:“空軍最多也就隻有三四百架飛機,其他的都是作假,飛機尾號寫上一千兩千,全是唬人騙軍費的麵子工程,他們以為有幾百架先進飛機就可以一戰,實際打起來絕不會是這麽回事。

  ??可以判斷的是,一旦開戰,空軍很快就會打光,如果外購飛機補充不足——肯定是對外采購不足的,日本人會向各國政府交涉,阻止或延緩飛機對華銷售,到時候我們將徹底失去製空權。於長江長江掃蕩敵艦也好、防止敵艦沿江西上也好,失去製空權都是致命的。我建議回國後各艦應該大大加強防空火力,還應配備煙霧彈,在合適的時候放煙掩護。”

  ??有北平事變的例子擺在這裏,在座幾人都在細想他的這番話,特別是陳紹寬,他對一戰時期英國水上飛機擊沉土耳其軍艦之事記憶猶新。想到這裏他又不由的憤恨起常凱申來,這個人沒幾句話是真的,哄哄騙騙,忽悠了閩係好幾年。他為何就不想想,當年要不是海軍幫著革命軍打贏了龍潭之戰,南京國民政府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呢!

  ??“寧海是不是能派出去?”周應聰見陳紹寬滿臉憤恨,以為他惋惜軍艦,因此提出一個他上次沒提過的問題。

  ??“我也希望寧海能派出去,可寧海艦的速度太慢了……”李孔榮想著寧海被擊沉於江陰的結局,沉默了一下忽然改了主意向陳紹寬建議道:“部長,海軍協助陸軍作戰下官不認為巡洋艦能取多大的作用,寧海、平海兩艦十有八九會被擊沉在長江。”

  ??李孔榮說得陳紹寬臉色越來越難看,可他還是決心冒險進言,繼續道:“如果寧海艦能出長江,而後在海外躲避一年,那和潛艇之間是可以有配合的。不管國府怎麽詆毀,最少船還在。”

  ??一說船還在林獻炘就盯著陳紹寬,他道:“我不懂飛機,要真像紹盛說的那樣,與其沉在長江,還不如沉在大洋。”

  ??“不行!”陳紹寬艱難的搖頭,“軍政部、監察院詆毀海軍已經夠多了,真要保船為上,我們怎麽麵對全國四萬萬同胞!”

  ??“部長,就一艘!”李孔榮猶自堅持。“寧海號是油煤混燒鍋爐,又有艦載水上飛機,雖然頭重腳輕,但在出航前,我們可以卸下那些76mm副炮和兩門140mm主炮,其他不需要的東西也可全數去除。這艘艦出去隻用於破交,下官不相信那些人敢再詆毀海軍!”

  ??“一艘艦能有何用?”陳紹寬還是不想改主意,“真要論保船,退入長江也是保船。”

  ??“退入長江肯定保不了船!”李孔榮搖頭,“長江太過狹小,軍艦避無可避。一旦日軍進犯沿江要塞,軍艦上不上去打那才會被人詆毀說海軍消極避戰,可上去肯定會被飛機擊沉。與其如此,還不如把軍艦開入大洋,如果破不了,那就躲起來,國府要是要人詆毀海軍避戰,就出來打幾艘日本商船顯示存在。

  ??我們一艘軍艦就牽著日本海軍全世界跑,這買賣肯定是值的。就比如上次大戰德國的施佩伯爵分艦隊,英國人可是花了極大代價才將其擊沉。這還得益於英國人遍布全球的情報網,日本人很難像英國人做到這一點。”

  ??李孔榮之前從來沒有想過把寧海拉出來破交,現在說到這裏卻全身振奮,他甚至覺得光寧海一艘艦還不夠,最少平海也要出去才行,林獻炘的觀點是對的:沉在長江就不如沉在大洋。

  ??“事情太大了,必須回去才能決定。”陳紹寬很想點頭答應,可想到出去是的寧海號,這可不是那幾艘老舊的魚雷艇,和陳季良之間、和國府之間肯定是要商議的。

  ??“部長,回去就來不及了!”李孔榮強調道。“從柏林到南京,飛機最少要七八天,回去再商議,差不多就月底了。月底肯定不行,月底肯定不行啊!寧海航程隻有二十節出頭一點,必須先走幾天才不會被日艦追上。”

  ??“上海就真會打起來?”陳紹寬還沒說話,林獻炘則饒有興趣的看著他,他是老一輩的人,此刻真有些相信李孔榮懂易經算卦之術。

  ??“戰如果大打的話,很有可能。”李孔榮道,他想起了孔祥熙,就看孔祥熙能不能說服常凱申不要犯傻了。“上海如果開打,那中日就將全麵交戰了,不要多久南京就會丟。日軍既然要攻南京,海軍自然要防守江陰。江陰江道狹窄,離上海又不遠,恰巧在日航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之內,我軍防空火力稀缺,屆時海軍主力肯定會被敵機擊沉,這還不如跑出長江去大洋上覓一線生機!”

  ??仿佛看到寧海數艦被日機擊沉於江陰,李孔榮此刻恨不得破開陳紹寬的腦瓜,把自己的想法硬塞到他腦子裏。可陳紹寬畢竟是陳紹寬,他做任何重大決定都猶豫的很,這次也不例外。李孔榮說完沉默良久,他才道:“還是商量商量潛艇吧,你怎麽能保證德國人按時交船?”

  ??“下官暫時沒有十足的把握,唯一想的辦法就是打算以礦砂、特別是鎢砂作為交換條件。去年我國交運抵德國的鎢砂就有五千零九十一噸[注16],今年更甚。德國擴充戰備需要大量鎢砂,為了應對長期戰爭更需要囤積海量鎢砂,如果以數千噸鎢砂一次**貨為條件,德國人很有可能會答應交付潛艇。因為日本人不可能給他們這種東西,鎢砂全在江西和湖南。英國等國也限製對德出售鎢砂,哪怕緬甸有大量出產。”

  ??“可現在不是在用礦砂換軍火嗎?”林獻炘問。

  ??“是,可德國一旦親華派下台,我們就換不到武器了。而蘇聯為了讓我們拖住日本,肯定會對華提供軍火貸款。到那時候,德國軍火有沒有不再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能一次性出貨五千噸以上的鎢砂,然後附加交船的條件,我認為德國人很可能會交船,最少兩艘遠洋潛艇極有可能交船。”

  ??“那你怎麽說動行政院那邊、還有資源委員會?”這次提問的是周應聰,他對國府內部的情況比陳紹寬、林獻炘更熟悉。

  ??“我一定能說服庸之先生的!”李孔榮心有成竹的道。“其實這不是答不答應的問題,隻要鎢砂產量能劇增,國府是不會吝嗇賣出鎢砂的。蘇聯也不會說什麽,他要的是我們拖住日本,最害怕的是我們向日本投降,然後日本騰出手來進攻遠東。隻要我們願意打下去,斯大林最多也就是生生氣而已。”

  ??李孔榮指點江山的姿態讓陳紹寬等人看得心驚,包括周應聰在內,三人全沒想到他還有這樣的一麵,‘他日絕非池中之物’這句話在他們腦海裏閃現。其實李孔榮這不過是後世網絡鍵盤戰略家之癮瞬間發作而已。

  ??在一些關鍵時刻,弱國是可以要挾強國的,比如中國對蘇聯,以及蘇聯對美國,兩者的情況都是隻要不投降、願意打,那援助就會源源不斷。在羅斯福看來,最大的戰略悲劇就是蘇聯投降德國;同樣,在斯大林看來,最大的戰略悲劇就是中國投降日本。李孔榮相信他絕不會為了幾千噸鎢砂和中國鬧翻,更何況那時蘇德並未開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