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流
作者:步兵長      更新:2021-07-17 09:18      字數:2805
  “最近政壇的局勢怎麽樣?”陶護國躺在病床上慢騰騰的問道。

  ??“表麵風平浪靜,暗地裏暗流洶湧。”陶安平臉上透出掩飾不住的疲倦。

  ??“這是常態,政壇從來就沒有真正太平過。你是掌舵人一定不能慌不能亂。”陶護國平靜的道。

  ??“哎,最近暗流都在圍繞我們家轉,我心中不安啊。一個不好……”陶安平沒有繼續往下說,但意思大家都懂。一個不好陶林家這條船就要翻了。

  ??在任何年代改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會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改革的力度越大觸動的利益群體就越大,阻礙的人就越多。

  ??因此曆代改革都會掀起血雨腥風。大改革大洗牌,小改革小變動。曆史上幾乎沒有一帆風順的改革。

  ??但是到了現代這種情況得以改善,是改善而不是改變。

  ??因為凡是改革必然會觸碰到舊有階級的利益,而利益受到損害的團體肯定會奮起反抗。

  ??隻是現代政治格局是多方協調合作的產物,這種情況下想改革就必須先協調各方麵的利益。隻有團結了大多數人,改革才能進行的下去。

  ??而且被損害利益的團體也不一定就會阻礙改革。為了大局穩定減少阻力,大家肯定會提出一些利益交換。交換條件談好了,其他都好說。

  ??所以說現在的改革造成的殺伐要少的多。

  ??但這並不意味著現代改革都是一帆風順的,因為有些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必須要用犧牲流血來保駕護航。

  ??陶林家族關於軍事上的改革,剛提出的時候大家還覺得很新穎,還都樂見其成。

  ??可當驗證結束確定這種改革可行,要進入實施階段的時候,接二連三的有人跳出來進行阻撓。

  ??原因很簡單,這次改革觸碰到了保守派的利益。他們自然要竭盡全力設置障礙,阻撓改革的進行。

  ??“別擔心,我還能活幾年,你放心大膽的去做。”陶護國淡淡的道。

  ??他是開國將領地位尊崇,哪怕是最高幾位領導也要看他的麵子。

  ??“我知道,一號首長和二號首長也找我談過話明確支持我們提出的改革議案。”這也是陶安平過來這裏的原因,一號二號私下見他,這是很大的事情。要找老爺子匯報一下。

  ??“一號首長和二號首長都是有想法的人可惜受製於人啊,以至於不能放開手腳施展抱負。”兩位最高首長共同召見,陶護國也是精神一振,臉上冒出神采,這可是一號二號啊。不過說出的話卻很保守:

  ??“他們沒有公開支持你恐怕也是掣肘的力量太大,而改革的成效還是未知。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拿出成績,讓一號二號有支持我們的憑據。”

  ??“我明白,現在我們已經取得少壯派的支持。有他們加入很快就能看到成效。”陶安平也是一臉振奮的道。

  ??“不要低估老派的反彈力度。”陶護國沉穩的道。

  ??現在國內軍界和政界存在兩種思想,一種是老派政治家,一群是新派少壯派政治家。

  ??老派更加保守也更戀權,於是就有了退而不休,就有了老年黨。少壯派更加的有想法,但力量還過於薄弱。

  ??當今的一號二號首長介於兩者之間。他們討厭老派的戀權不去,一直在扶持少壯派。但因為出身問題又始終無法擺脫來自老派的掣肘。

  ??嚴格上來說,陶林家族也是屬於老派的一份子。隻是陶護國是國外留學生,喝過洋墨水,視界就比一般人開闊。

  ??在特殊時期來臨之前,國內還沒有和西方世界切斷聯係的時候,他又把陶安平和林開山也送到了國外學習。所以在思想上陶林家族是站在少壯派這一邊的。

  ??這也是為什麽一號首長上台後沒多久,陶安平就從一個普通軍區政委直升總參的主要原因。

  ??這次陶林家提出的改革可謂是觸動了老派在軍隊最根本的利益,他們肯定不會引頸就戮。

  ??保守派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憑陶林家族根本就扛不住。不過還好,還有少壯派在,陶林家族不是孤軍奮戰。

  ??但畢竟這次改革是陶安平發起的,他就是那隻出頭鳥。保守派最恨的就是他,所以就把陶林家族成為了主要打擊對象。

  ??至於一號二號首長的態度,可依而不可靠。作為掌舵人,在事情沒有看到可行性之前是不能表態的。

  ??因為他們是最後的一道關卡,如果出問題還要靠他們踩刹車。如果他們在事情是未知數的時候就跳出來,萬一最後發現不可行,那問題就大了。

  ??這也是為什麽他們看好陶林家族提出的改革方案,卻不公開支持的原因所在。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改革就是不成功就成仁。所以你一定要萬事小心。”陶護國遲疑了一下才說道,“和一號二號打交道的時候也要留個心眼。”

  ??政治是殘酷的,翻臉不認人隻是小意思。為了大局,他們可以毫不猶豫的犧牲掉陶林家族。這就是棄車保帥。

  ??雖然他還活著,就算失敗了也不至於家破人亡但也絕對會被打落塵埃。

  ??陶林家族要想不被拋棄就要多留個心眼,而且改革也必須成功不能失敗。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要不……我找朱子清問問看他還有什麽想法沒有?”陶安平突然問道。

  ??“找他請教?”陶護國沉吟了一會才搖搖頭,“效果不大。”

  ??“他的眼光確實很好也很有想法,但在和人打交道上,平衡各方麵的關係上遠遠不如我們。”

  ??“而這個改革技術上已經沒有什麽問題,現在就是要平衡各方麵的利益。但朱子清並不擅長個人打交道。”

  ??“這從他把公司交給寶兒打理就可以看出了。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問他。”

  ??陶護國的分析很有道理,朱子清確實不太擅長個人打交道。當初把公司交給林寶兒就有這方麵的原因。

  ??“好吧,我知道。”陶安平歎了口氣說道。

  ??這種人才居然不來考公務員跑去寫什麽書,真是浪費啊。

  ??如果不是想起當初那個不讓朱子清觸碰政治的決議,他早就想別的辦法了。

  ??“好了,不說煩心事了。老三要訂婚了,你準備什麽時候回去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