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吹捧
作者:步兵長      更新:2021-07-17 09:18      字數:4180
  夏洛克是該論壇的資深會員,雖然平時發言少,但認識他的人很多。所以他的這篇書評很快就引起了大量書友的關注。

  ??“真的假的?神探夏洛克你可不要騙我們。”神探夏洛克是夏洛克.羅賓在該論壇的昵稱。

  ??“咱們大偵探也忍不住寫書評了?”

  ??“聽你的介紹這部書主角的名字好像叫夏洛克.福爾摩斯。和你同名呀,你不會是因為這個才推薦的吧。”

  ??看到這幾條評論夏洛克沒來由的感覺到一陣不舒服,忍不住想要駁斥他們。

  ??手放到鍵盤上才反應過來,我平時不是這樣的啊,今天這是怎麽了?

  ??很快他就找到了原因,還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了。更準確的說是夏洛克這個名字讓他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所以容不得別人說一點不好。

  ??多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夏洛克滿是滄桑的感慨了一句。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多大了呢,其實才三十歲出頭。

  ??“說實話,這部書讓我產生了極深的代入感。我喜歡這部書。”找到了原因,夏洛克也沒有隱瞞的打算,直接把真實原因告訴了大家。

  ??作為一個老鳥,他深知爭吵隻會讓大家討厭,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有時候分享真實感受反而更容易打動人。

  ??果然,看了他的回複,下麵調侃他的人就少了很多。

  ??“哇,看來大偵探是來真的,這書真的這麽好看嗎?”

  ??“我決定明天就去買一本。”

  ??“就衝他能和大偵探產生共鳴,這書我買了。”

  ??這麽大一個論壇第一時間入手這本書的肯定不止夏洛克一個人,在他發帖不久就有其他看過的人也來論壇發表閱讀心得。

  ??有些人另開一貼寫著自己的感受,也有人覺得其他人已經把自己的想法也寫出來了,就幹脆在別人的帖子裏留言了。總體來說誇獎的人占大多數。

  ??而夏洛克的書評因為發的最早,寫的相對較為專業,是所有帖子裏人氣最高的一個。

  ??這讓他頗感得意,別看咱不活躍,偶爾發個貼子就能引起話題。

  ??很快,另一篇人氣很高的帖子進入他的視線。

  ??七夜,十顆星。

  ??看標題就知道是關於福爾摩斯探案集的,而且標題很明顯是在模仿他的那個帖子。

  ??我倒要看看你寫的怎麽樣,要是寫的好就算了,要是寫的不好就要你好看。夏洛克心裏這樣想著,手上一點都不慢,移動著鼠標就點了進入

  ??“這個帖子的標題是借鑒了大偵探夏洛克的創意,特此說明,並對大偵探說聲謝謝。(看這個帖子之前推薦大家先去看看大偵探那個帖子)順便說一句,我也是福爾摩斯的忠實粉絲。”

  ??看到開篇第一段話,夏洛克心中的那一點不滿瞬間就消失不見了。反而對這位發帖子的人多了三分好感。並產生了一種英雄相惜的感覺。畢竟大家都喜歡福爾摩斯啊。

  ??繼續往下看:

  ??這部書寫的如何我就不多說了。大偵探夏洛克的帖子已經寫的很清楚了。我們著重來說說七夜這個作者。

  ??說心裏話,他實在太驚豔了。如果他是女人我想我一定會愛上他,並瘋狂的追求他。

  ??我們不說他其餘作品,隻說推理小說。《嫌疑人》另辟蹊徑推倒了所有推理小說的定理,不說劇情,僅僅是模式上就征服了我。

  ??《福爾摩斯探案集》更是讓我對他五體投地,這要是一個多麽博學多才的人才能寫出這麽優秀的作品。

  ??七夜對細節的處理尤其讓我吃驚,就以《紅發會》為例。這個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約翰家,誰知道一百多年前的約翰是什麽樣子的?

  ??別說一個外國人,哪怕是約翰家也很少有人了解那麽清楚吧?

  ??可是七夜這個作家就非常了解,尤其是一些細節方麵。毫不誇張的說,他對大約翰家的了解讓大多數約翰人羞愧。

  ??而且他還把這些東西完美的應用到書裏麵。

  ??書裏說共濟會會員不允許佩戴弓形指南針狀別針,我以為是杜撰的。查了很多資料才知道原來真的有這回事。

  ??原來曾經真的有一款艾爾伯特式項鏈。一百多年前也真的有一個叫做薩克斯-克伯格的廣場。

  ??這樣的小細節充滿了整個故事。如果不是知道七夜才二十歲,我都忍不住會以為這是一個一百二十歲的人寫的回憶錄。

  ??由此可以看出,七夜為了寫這本書而深入的了解過約翰家一百多年前的曆史和風俗習慣。

  ??我不佩服七夜的天賦其才,讓我佩服的是他那種認的態度。為了一本書花費那麽多功夫去了解一段根本就沒人關注的曆史細節。

  ??有這種態度,難怪他能寫出如此多優秀的作品。我想我已經是他的粉絲了。

  ??看完這個帖子,夏洛克也感到震驚。這篇評論雖然沒有如他的帖子那樣透露太多作品信息,但對朱子清的褒獎卻猶有過之。

  ??而且這個樓主所說的東西以前他根本就沒留意過。此時回想起來才發現,實際情況真如這個帖子所說的那樣。

  ??在細節上,這本書處理的實在太好了。細膩到他都沒注意到這些,細膩到他都忘了這部書的作者原來是個中國人……

  ??很多看過這個帖子的人同樣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質疑。

  ??“說的太誇張了,我絕對不相信樓主說的都是真的。”

  ??“我也不信。要知道那可是一百多年前的曆史,還是曆史細節。我懷疑就算是約翰曆史學家都不一定知道。”

  ??“我就是約翰家的,我本人對那些曆史細節都一無所知,更何況是一個外國人。我覺得七夜對我家曆史的了解也就那麽一點,已經全寫在書裏了。到後麵肯定寫不出這麽細膩的細節,不信大家看後麵的內容。”

  ??“樓上是約翰家的?真為你感到臉紅。對自己國家的曆史還沒有一個外國人了解的多,真不知道你哪來的勇氣在這裏說這些話。”

  ??“我剛看過《紅發會》,可以正名樓主說的都是真的,七夜對細節的描寫實在太詳細了。對約翰家一百多年前的曆史不是了然於胸的人絕對寫不出來。”

  ??媒體對於《紅發會》的評論則是褒貶不一,但總體來說誇讚的還是要多一些。

  ??誇的人說這個故事雖然沒有如《嫌疑人》那麽驚豔,但也在水準之上。

  ??貶的人則認為這部書就是一個用經典模式套出來的流水線作品,缺少靈性。

  ??最關注《福爾摩斯探案集》的國家莫過於約翰家。沒辦法,誰讓《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樣的現象級作品采用的是他們家的背景呢。

  ??當魏知行炒作這部書的時候,就有很多約翰人猜測這又是一個約翰家背景的故事。

  ??可想而知,當這個猜測成真的時候約翰人是多麽的興奮。《泰晤士報》甚至用了‘自己家人’來描述朱子清。

  ??在約翰家,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出版社雜誌社趕緊引進這兩部書。

  ??而約翰家的書商也是叫苦不迭。不是他們不想引進,而是掌握版權的人一直不鬆口。他們幹著急沒辦法啊。

  ??在國內更是不用提了,朱子清的大名已經徹響雲霄,七夜之名直破天際。

  ??此時的中國可謂是除外一個關鍵節點上。經濟和軍事上的發展讓國人充滿了自豪並敢於和西方世界叫板,但西方百年強勢所造成的壓力依然存在。可以說國人是非常敏感的。

  ??在這種情況下,國人尤其關注對外的一點一滴。如果讓他們感覺‘喪權辱國’了,那絕對能用唾沫把人淹死。

  ??相反的,如果讓他們覺得你‘為國爭光’,絕對能把你捧到天上。

  ??朱子清的行為是‘為國爭光’嗎?廢話,這要是都不算還有什麽算?

  ??用兩本書征服西方世界,更是讓國內從上到下都充滿了榮譽感。

  ??對普通人來說,這證明了我們中國人不比你們西方人差,某些方麵甚至比你們還要強。

  ??對高層來說,朱子清陶應雙魏知行的行為就是對外文化輸出,向西方證明了中國的軟實力。

  ??所以從民間到官方對三人都是一片讚揚,官方喉舌《公民日報》破天荒的對他們進行了報道。

  ??雖然隻是第二版,雖然字數不多,可這是國家喉舌啊。它的意見幾乎可以看做是國家的意思。

  ??別說是第二版,哪怕就是夾縫裏一個火柴盒大小的版麵都是無數人打破頭都求不來的。

  ??雖然朱子清已經不是第一次登上《公民日報》,但這樣的機會沒有人嫌多。

  ??這篇報道也很有意思。嗯,是標準的政治文章。

  ??大意是三人的成績體現出了我國文化大繁榮大複興政策的正確性。向世界證明了我國的軟實力……反正把一切功勞都歸功於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了。

  ??對此,朱子清三人沒有任何的不同意見。榮譽歸於國家,實惠裝進自己兜裏,還順便獲取了來自於政策上的支持,何樂而不為。

  ??《公民日報》都給出了好評,其他媒體誰敢說個不字?哪怕對朱子清三人有意見的媒體也最多視而不見,不敢有任何的抹黑。

  ??在網上,那更是一麵倒的誇讚。尤其是朱子清,那簡直就要被吹捧成民族英雄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