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古文
作者:步兵長      更新:2021-07-17 09:17      字數:4407
  “我想和朱子清評委比一比,不知道可不可以。”隻見這位青年高昂著頭顱,看向朱子清的目光裏充滿挑釁。

  ??看著這張桀驁不馴的麵孔,朱子清心中苦笑不已。他倒是沒生氣,在知道陳啟明大師讓他當評委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評委沒那麽好當。

  ??學生嗎,就是這樣天老大我老二誰都不服又敢作敢為。眼前這些又都是各校的精英,怎麽會這麽容易就讓他當這個評委。沒有直接跳出來反對已經讓他慶幸不已了。

  ??艾建閣等人的臉色也是一變。他們剛宣布朱子清當評委沒多久,這個學生出來挑戰,簡直是打他們的臉。正準備喝退他,卻先到聽陳啟明大師說道:

  ??“不錯,我們文化圈就需要這樣充滿血性不服權威的新鮮血液。”

  ??見自己的行為得到陳啟明大師的讚同,那位青年學生臉上不禁露出喜色。其他參與交流會的學生也大多如此,有些甚至用幸災樂禍的目光看著朱子清。

  ??艾建閣等人則不同,都不敢置信的看向陳啟明。哪怕是那三位被邀請過來擔任評委的作家,也都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是真的。

  ??他們一直以為陳啟明大師是來替朱子清站台張目的。他點名讓朱子清擔任評委,就是變相的認可了朱子清的水平以及江湖地位。

  ??以往,朱子清雖然成就非凡但年齡一直是他的短板。致使大家無法準確的定位他的地位。

  ??可今天之後,再也沒有人敢把他當一個單純的學生或者天才少年對待。因為他獲得了大師陳啟明的認可。大師的認可本身就是一種資本。

  ??可是現在他突然又表揚這位青年學生是什麽意思?他這樣說,讓朱子清這個評委還怎麽當?

  ??難道他不是來幫朱子清站台的,而是讓他出醜的?

  ??唯有朱子清,始終保持著微笑,臉上的表情從未變過。好像根本就沒有聽到大師剛才說了什麽。

  ??不是他城府深喜怒不形於色,而是他相信這位老人不會坑他。這種信任來源於老人的作品和他剛才的表現。

  ??果然,老人沒有讓他失望。

  ??停頓了一下之後,陳啟明大師臉色驟變,嚴厲的說道:

  ??“我讚同質疑權威。但這種質疑必須是建立在言之有物的基礎之上。自己一知半解就盲目的胡亂否定,這不是質疑,是侮辱。我喜歡你挑戰的精神,但希望等一會你能讓我看到你的真才實學。”

  ??這句話一出口,艾建閣等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老人這哪裏是在坑朱子清,確實是在替他張目。

  ??朱子清少年成名,年幼不足以服眾。雖然老人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強行替他阻擋掉這次的挑戰,可這樣也會使他的根基不牢。

  ??等老人不在身邊,這種挑戰還會接踵而來。到時候沒有老人護持,他將應對的更加困難。

  ??現在,老人用一番話把這個挑戰變了味道。變成了朱子清證明自己的一戰。

  ??隻要這一次他能證明自己,以後縱然還有人不服氣,也不能在明麵上質疑他的地位了。

  ??大師就是大師,這一手借力打力玩的漂亮。艾建閣等人心中忍不住叫好。同時又為自己剛才惡意的揣測來人感到羞愧。

  ??挑戰朱子清的那位青年學生聽到老人後半段話,臉色一下僵住了。眼中閃過一絲羞惱。他不敢生大師的氣,卻把所有的怒火都轉移到了朱子清身上。

  ??都是你,都是你,你等著。等會我要你好看。青年學生狠狠的看著朱子清想道。

  ??其他參加交流會的學生雖然不一定能察覺到老人的深意,但老人生氣了他們還是能看出來的。頓時噤若寒蟬,不敢在說什麽。

  ??至於更遠一些的學生就更是什麽都不知道了,他們就看到一個學生突然站出來說了幾句話。

  ??然後陳啟明大師也說了幾句,然後那個學生就回到了人群中間。大家又各歸各位,開始整理自己的思路。

  ??“咱們也別閑著,都想想看有沒有什麽思路。等會一起寫出來,讓大家點評一下。”等那些學生退開,陳啟明大師又對艾建閣等人說道。

  ??艾建閣等人自然欣然同意,能得到老人指點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機會。至於輸贏,對他們來說就是個笑話。

  ??大家都是熟人,各人什麽水平都心知肚明,壓根沒有比的必要。而且他們也知道,今天的自己完全就是個陪襯。

  ??如果隻有朱子清一個評委寫了文章,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麵上都不好看。可現在所有評委都一起寫,就把朱子清遮掩住了。

  ??但這個陪襯他們當的心甘情願。不說艾建閣等武大的教職工,就說那三位被邀請來的評委。能被邀請,就說明和武大關係良好。

  ??朱子清是武大文學係標誌性人物,他們自然不希望看到他倒黴。當個陪襯又能怎麽樣。

  ??沒有勝負之心,態度更加愛從容,有時候反而能發揮出全部的實力。幾位評委相視一笑,各自沉思起來。

  ??就連陳啟明大師也不例外。他剛才說的可是所有人,其中也包括他自己。

  ??朱子清也能明白老人的深意。雖然不明白老人為什麽這麽幫自己,但這並不妨礙他領這個情。感激的看了一眼老人,也開始沉思起來。

  ??梅素以民族之魂被中國人民喜愛,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首。其“以韻勝,以格高”的高潔品性為中華民族仁人誌士所崇尚歌詠。

  ??因此,自古以來‘詠梅’的風氣在文壇長盛不衰。但凡叫得上名字的作家大都寫過此類作品。

  ??前世,朱子清看過的詠梅作品也不在少數。古詩詞、現代散文、詩歌、散文等都有。

  ??古詩詞首先就被他排除在外了,因為清朝之前的曆史相同,那些作品可能沒辦法搬運。

  ??至於清朝的作品。對不起,他對清朝的小說感興趣。對這個時期的詩詞真沒怎麽關注過。

  ??這倒不是他對清朝文人有什麽偏見。而是受‘詩詞被唐宋寫盡’了的言論影響所產生的偏見。包括元明兩個時期的詩詞他都沒怎麽關注過。

  ??其實這幾個朝代的文人在詩詞上的成就也是非常偉大的。

  ??就以清朝的納蘭若容為例,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就是一絕。其作品被稱為‘納蘭詞’。隻是先輩們名聲太盛。遮掩住了他們的光芒罷了。

  ??古詩詞被排除,他隻能從近現代作品裏尋找目標。

  ??可是還沒等他找到,卻聽陳啟明大師微笑著說道:“子清小友,以你的水平寫這樣的詠梅文章不過是信手拈來,沒有什麽意思。我們要不要提高一些難度?”

  ??“哦?陳老有何提議。”因為老人數次幫助自己,朱子清也不自覺的把‘大師’這個稱呼換成了更顯親近的‘陳老’。

  ??艾建閣等人也都暫停了思考,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一老一少。

  ??“觀你的《無題》詩和《文化苦旅》,你對中國古文化有很深的研究。要不然我們就以古體寫一首詩詞或者文章怎麽樣?”

  ??朱子清隻覺得十萬頭草泥馬從心頭奔騰而過。剛剛才把古文排除,你就提議寫古文,故意的吧。

  ??正準備拒絕,一篇文章卻從腦海裏一閃而過。到了嘴邊的話卻變成了:“好。”雖然隻有一個字,可這個字卻說的斬釘截鐵。

  ??“好,那老頭子我就拭目以待。”

  ??艾建閣等人也都精神一振,紛紛看著這一老一少,連自己的構思夠顧不上了。

  ??一位是國學大師,古文化上的造詣無出其右者。一位是建國以來第一天才,對中國文化的研究也具有獨到之處。

  ??兩人要在古文比試一番,讓他們怎麽能不興奮。

  ??反倒是朱子清和陳啟明大師兩人,都表情淡然。好像不管是古文還是現代文,對他們都無關緊要一樣。

  ??朱子清是心中有底,所以不慌。而陳啟明大師是確有其才,對他來說古文還是現代文一樣信手拈來。隻是為了方便大家閱讀,他大多都是用的白話文罷了。

  ??不過朱子清並沒有著急搬運。道理很簡單,時間太短。才說完沒多久就拿出作品,是找著讓別人懷疑。

  ??他也開始閉目家裝思考,實則在腦海裏研讀那篇文章。等他把這篇文章來回欣賞了好幾遍,卻聽見有人說自己寫好了。睜開眼睛一看,正是那位挑戰自己的青年學生。

  ??陳啟明大師看了看他,點點頭沒有說話。艾建閣上前把他的作品收了上來,返回石亭後看了一眼說道:“《一朵梅花》,這是一首詩歌。”

  ??然後開始朗誦:

  ??“一朵梅花

  ??摘走了一個季節

  ??她笑了

  ??對於這個季節

  ??梅花並不在意

  ??就正如

  ??她隨手寫下的一個錯字

  ??可是這個季節

  ??卻受了芬芳的內傷

  ??它開不了花

  ??也結不了果

  ??一朵梅花

  ??她平靜地開著

  ??一個季節

  ??卻早早落葉了。”

  ??讀完之後,艾建閣頗為意外的看了看這位青年學生。就連陳啟明大師也露出了讚許的表情。

  ??朱子清試著賞析了一下,發覺寫的確實不錯。能來參加交流會,還敢當著陳啟明大師的麵挑戰評委的。果然有兩把刷子。

  ??“我的作品已經完成,不知道朱子清評委什麽時候能寫好?”朱子清不想惹事,哪知道人家卻不肯就這樣放過他。

  ??聞言,陳啟明大師等人眉頭忍不住微微皺了一下。這個青年學生才華是有,但心性太差了。不是做學問的態度。

  ??“不巧,我剛好也構思的差不多了。這就寫出來請大家指正。”朱子清失笑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