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矛盾
作者:步兵長      更新:2021-07-17 09:16      字數:4271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喜歡仙俠了,給推薦一本《永恒仙心》。這是今天書荒了,去新書榜找書看到的。感覺還不錯。就是字數有點少,不過這不是問題。這本書的更新速度很快,每天好像是兩更六千餘字。讓我這手殘黨羨慕嫉妒恨啊。)

  ??文學永遠都是主流,但從來都不大眾化。除了文學愛好者,一般人似乎從來都不關注它。但一旦沒有它,又覺得世界是不完整的。就好比氧氣,平時誰都不把它當一回事,缺了它就會活不下去。

  ??前世,國內文學經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瘋狂發展,九十年代開始疲軟。新世紀之後萎靡不振。到朱子清穿越的時候,已經進入了一個巨大的荒漠期。

  ??有人曾經做過統計,踏入社會之後,一年內能完整讀完一本書的人不超過兩成(這裏不包括網絡小說)。中國成了世界上年閱讀量最低的國家。

  ??是什麽導致了這個結果?眾說紛紜,作者怪讀者不能踏實讀書。讀者說作者寫的書沒有吸引力。等等。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把這些總結一下,再把磚家叫獸的分析報告加進去。足夠寫一套上億字的叢書了。

  ??說一千道一萬,不管原因是什麽。國人對文學失去了興趣,這都是不可改變的現實。

  ??在這個世界,情況要好很多。普通民眾對文學對閱讀還保有很大的興趣。而文壇也和前世的死氣沉沉不同。新鮮血液不停的湧入,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兩者相互促進,營造出了一個文學的盛世。

  ??這也是為什麽說文解字征文大賽和新概念作文大賽能受到全國關注的原因所在。

  ??並不能把這兩個賽事和‘文學’劃等號。大家關注的是比賽,而對文學本身的關注並沒有這麽高。比起文壇,大家對娛樂八卦更感興趣。

  ??文壇繁榮了,每年出版書的數量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造成的後果就是良莠不齊。淘書成了一個**煩。為了方便,大家會優先選一些知名作者的書購買。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看過一本書,覺得質量還不錯。大家會記住那個作者。雖然平時不怎麽關注。但下次想買書的時候,就會優先挑選他的書。這就是信任營銷。

  ??而十幾部作品的成功,也讓朱子清初步在讀者那裏建立了信任。現在他的書不用怎麽宣傳,隻要打上‘朱子清’三個字,就是銷量的保證。

  ??營銷的方法有很多種,信任營銷隻是其中一種。效果最好的無疑是名人營銷。請明星代言就是這種類型。

  ??朱子清算不上什麽名人。但借著說文解字征文大賽這個舞台,他也是小火了一把。現在人氣非常高,知名度也非常高。尤其是對於那些文學愛好者來說,他就是明星一樣的人物。

  ??當然,這個知名度是有期限的。說文解字征文大賽過了,他也會被打回原形。但現在文賽還沒結束不是嗎?

  ??這麽好的機會,隻要是個合格的商人都不會放過。

  ??陶應雙是個合格的商人嗎?以前不知道,但現在沒人敢說他不是。央視動畫部門的那位鐵蘊賢是合格的商人嗎?也許他不是商人,但眼光一點都不比商人差。

  ??於是,他們兩個幾乎部分先後,公布了和朱子清合作的消息。

  ??一個是從他手裏拿到了推理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的單行本發行權。

  ??一個是從他那裏購買了著名童話故事《舒克和貝塔》的動畫改編權。

  ??這兩個消息和朱子清獲得四輪第一的消息同時報道出來,很快就被大眾所熟知。

  ??“《嫌疑人X的獻身》終於要出單行本了,撒花。”

  ??“可憐見的,終於等到單行本了。我們這裏沒有那什麽什麽報紙,郵購也沒有開通。每天隻能低聲下氣的求網友拍照片發過來,別提多憋屈了。現在我要大笑三聲,勞資終於不用求人了。都別攔著我,我要買三本。”

  ??“《獻身》寫的太好了。反常規的開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局。其他推理小說看過結局就不想再看第二遍,這一部我已經看了不下十遍。一直都想買一套收藏,今天終於如願了。”

  ??“我能說,我把連載《獻身》的報紙從第一期一直到最後一期都收藏了嗎。但這麽多報紙翻起起來太不方便了。一直想買一本書收購藏。已經在網上預訂了五本。一本自己收藏,四本送給好朋友。”

  ??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哪怕大家已經看過,還是會選擇買回家收藏。沒事的時候拿出來回味一下。《獻身》完全當得起優秀二字。

  ??雖然先出了連載,可絲毫不影響大家對它的追捧。反而因為知道了全書的結構,讓大家更喜歡它。更何況《南方都市晚報》隻是一家地域性報紙,真正能看到這個故事的隻有兩座城市,更多的人都沒能看到。有些人縱使通過其他途徑看到了,也覺得不夠盡興。

  ??現在,單行本彌補了這個缺陷。不管看過沒看過的,都紛紛行動起來。在預訂渠道開通的當天,就有超過五萬人在網上進行了訂購。

  ??各大書店的老板速度也不慢。單行本發行的消息剛放出去,四聯出版社銷售部門的電話就響個不停。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陶應雙提前就做好了準備,臨時家裝了好幾部電話,總算沒有被打爆。

  ??就算這樣,也有很多人打了半個多小時都沒接通。很多經常合作的書店老板見電話總打不進去,更加確定了這本書要大火。害怕搶不到足夠貨源的情況下,直接就把錢打了過來。然後讓人拿著匯款證明找上門來。

  ??對這種情況,陶應雙隻想說:我就喜歡這樣的,貨管夠。

  ??陶應雙這邊搞的紅紅火火,鐵蘊賢那裏也不差。剛剛上任就搞出這樣的成績,領導們都對他讚不絕口。

  ??在他原本的計劃裏,拿到改編權,把場麵做足了就行了。至於動畫最後做成什麽樣,他是不關心的。等動畫做出來,說不定他已經走了。

  ??可是在知道朱子清和陶應雙的關係後,他就改變了計劃。調動了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誓要把這部動畫做到最好。不是為了做出成績,而是用它當敲門磚交好陶應雙。

  ??普通網友們的想法就沒有那麽複雜了,尤其是粉絲們,隻是單純的為朱子清的作品改編成動畫感到高興。

  ??“《舒克和貝塔》這麽優秀的童話故事被改編成動畫是意料之中的事,隻是沒想到這麽快。”

  ??“央視動畫部門?這是什麽鬼。央視摸啥毀啥,七夜怎麽會把改編權給他們啊,想不通。”

  ??“比起《舒克和貝塔》,我更希望《龍貓》改編成動畫有木有。大愛龍貓。”

  ??“對《舒克和貝塔》我是衝著《七夜童話》來的,不過還是祝賀七夜大大。”

  ??這些都是網友和粉絲們的回複,大多都是灌水或者送祝福。而很快,就有專業認識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剖析。

  ??金陵日報當天發表了一篇名為:“七夜或已和兒童文學分手”的評論。

  ??該評論指出:

  ??“《舒克和貝塔》不同於七夜的其它作品,是一部純兒童作品。它的讀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十歲以下的小朋友。

  ??這些小朋友自我閱讀能力都不強,甚至沒有自我閱讀能力。他們隻能在家長的幫助下才能進行閱讀。但對於很多小孩子來說,這也許並不是他們喜歡的方式。

  ??……

  ??當《舒克和貝塔》的動畫片出來之後,多姿多彩簡單易懂的動畫片和單調的文字,哪個更吸引小朋友不問可知。而忙碌了一天的家長們,在有了更加輕鬆選擇的情況下,會陪孩子讀書還是一起看動畫片?我認為這是不言而喻的。

  ??對於現在的《兒童文學》來說,連載一部銷量大受影響的作品,就顯得非常雞肋。在這裏我大膽預言,《舒克和貝塔》動畫片出來的那一天,就是文字連載結束的那一天。

  ??但《兒童文學》願意放棄《舒克和貝塔》的連載嗎?

  ??對它來說這部童話意義非凡。它就是因這部故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現在這部作品依然是它的主打作品。

  ??……

  ??在這種情況下,《兒童文學》必然不願意見到它改編成動畫片。

  ??可是現在七夜卻把它賣給了央視動畫部門。難道說《兒童文學》的兩位總編沒有看出裏麵的蹊蹺?這不可能,能把一家不入流的雜誌社做到現在這麽大,固然有七夜的因素,但兩位總編的能力也不容小覷。他們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那是他們主動放棄?這比上一個理由更荒唐。且不說這部作品是它的主打作品,隻說這部童話故事對它的特殊意義。他們就不可能放棄它的連載權。

  ??可從央視傳來的消息,他們確實拿到了改編權。那麽問題到底出在哪了呢?

  ??在這裏小編大膽的推測一下,央視開出了讓人無法拒絕的條件,讓七夜拋棄了《兒童文學》。兩家的合作必然無法在保持下去。

  ??……

  ??順便提醒一句,那些一直想挖牆角的雜誌社,趕緊行動吧。機會難得。”

  ??這篇報道很快就引起了大眾的主意,畢竟關於朱子清的八卦新聞實在太少了。好不容易出來一個,頓時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很快,關於朱子清和《兒童文學》鬧崩的消息就傳的人盡皆知了。

  ??《兒童文學》的對手們不敢相信之餘都行動起來,萬一要是真的呢。朱子清的粉絲也紛紛在‘七夜之家’留言,詢問事情的真假。

  ??《兒童文學》的動作也很快,消息剛傳開就發布聲明:兩家合作愉快,沒有出現問題。改編事宜是經過他們允許的。對此,他們也樂見其成。

  ??可是,這種時候,誰還會相信他們的聲明。因為這個聲明,大家反而更加相信裏麵有鬼。事情鬧得更大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