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作死
作者:步兵長      更新:2021-07-17 09:16      字數:3825
  好好的被人惡心了一通,朱子清相當不痛快,悶悶不樂的從開場出來。剛呼吸了口新鮮空氣,卻被閃電般出現在麵前的長槍短炮搞的目瞪口呆。

  ??“朱子清同學,我是南方周末的記者。請問你有信心通過第二輪比賽嗎?”

  ??“朱先生,這裏是羊城日報的記者。能接受我們的專訪嗎?”

  ??“關於金麟琦指控你抄襲的事情,你有什麽要說的嗎?”

  ??“我們是金陵日報的記者。網上盛傳《天上的街市》是你現場所作,並且獲得孫守青大師和賈其功大師讚譽。請問是真的嗎?”

  ??“……”

  ??十幾個記者也不嫌擠得慌,一個二個拚了命的往他麵前擠。七嘴八舌吵得朱子清腦袋都有些暈了。他寧願去麵對金麟琦,把戶口本押上對噴,也不願意麵對這麽多記者。

  ??往別處看了一眼,發現被采訪的不止他一個。但他麵前的記者無疑是最多的。你們不去采訪那些名宿,圍著我一個名聲不顯的小新人幹什麽,朱子清暗自吐槽。

  ??其實是他妄自菲薄了。他雖然才踏入文壇不足半年,卻是下半年最耀眼的一顆新星。

  ??用童話創造了《兒童文學》的銷量奇跡,改變了人們對童話的認知,提高了童話的文學地位。

  ??長篇小說《窗邊的小豆豆》也不墮盛名。發行六天,已經五天蟬聯暢銷榜第一名,銷量突破四十萬冊。而且這部小說對教育的反思已經在教育界引起轟動,很多教育名家點名稱讚。可以預見它還會在暢銷榜上停留很長一段時間。

  ??他好像覺得這樣還不夠,又參加了說文解字征文大賽。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不但通過了初賽,還成為三年來第一位初賽名字單列的作者。

  ??他的參賽作品《陽關雪》在表現形式上,也被文壇一致認定,拓展了散文的寬度。這簡直就是大師級的讚譽。而且他才隻有十七歲多不到十八歲,在年齡上也刷新了大賽的記錄,成為年齡最小的入選參賽者。

  ??而就在前天,網上再次爆出他現場作詩,並獲得兩位大師盛讚的事情。

  ??除了這些閃光點之外,他還是一位麻煩纏身充滿話題性的作者。從出道那天開始就一直被人質疑。現在更是被人點名質疑抄襲。

  ??他這樣滿身都是新聞點的人自然是媒體的最愛。隻是他見機的早提前躲開了,讓采訪他的記者撲了個空。

  ??至今為止也隻接受過‘大江報’一家的專訪。而且那個專訪還是大賽名單公布之前的事情,早就過期了。

  ??以前掌握不了他的行蹤,堵不住他。今天是大賽第二輪舉辦日期,朱子清肯定會現身。所以很多記者都接到了必須拿到朱子清采訪稿的死命令。這也是為什麽他一出門身邊就圍了這麽多記者的原因。這些記者就貓在一邊等他呢。

  ??“大家安靜一下,安靜一下。”朱子清實在被吵得受不了,大聲說道。

  ??記者們很給麵子的都停了下來。他們不停也沒辦法,作為記者必須要清楚什麽時候提問,什麽時候聽被采訪者回答。要是大家光提問不給對方回答的機會,那還采訪個什麽勁。

  ??“大家不要堵在門口,我們到旁邊的空地怎麽樣?”見大家不為所動,朱子清無奈的道:“門口就這麽大點地方,你們都堵在這裏,其他人怎麽進出?你們是記者誰都不敢得罪你們。我隻是一個小作者,惹起眾怒沒好果子吃。你們不會是想坑我吧。”

  ??“哈哈……”朱子清說的有趣,大家哄然大笑,然後一個兩個都往旁邊的空地移動。

  ??朱子清沒有趁這個空檔逃跑。不接受采訪那是低調,誰都不能說什麽。但同意接受采訪卻中途開溜,那就是食言是人品問題。

  ??剛剛轉移到空地把門口讓開,就見一群人蜂擁而出。朱子清暗道好險。再晚一會,後果是什麽他都不敢想。

  ??“好了,大家聽我說。這麽多媒體,還都是國內數得著的大媒體來采訪我,本人是倍感榮幸。”朱子清先是沒頭沒腦的拍了一通馬屁,然後話鋒一轉:

  ??“我也很想回答大家所有的問題,讓所有人都滿意。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提議,每家媒體隻能提一個問題。”

  ??伸手阻止想提反對意見的人:“不要討價還價。剛才我數了下,在場的媒體有十三家,那就是十三個問題。這已經不少了。足夠大家寫好幾篇稿子了。你們與其和我討價還價,還不如好好商議一下怎麽利用這十三個問題。”

  ??見朱子清態度堅決,記者們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過於糾纏。開始相互交流起來。這個時候,新聞媒體的迅捷性就體現出來了,隻用了幾分鍾,大家就商討出了大致的方案。

  ??“我是南方周末的記者,請問朱先生你去過陽關嗎?又是基於什麽樣的原因創作出了《陽關雪》這篇文章呢?”最左側帶細邊眼鏡的中年人率先提問。

  ??對這個問題朱子清早有所準備,不是為了應對金麟琦的質疑。在搬運這篇文章之前就想過,如果有人問這樣的問題他該如何回答。

  ??“你們是不是欺負我啊,這是兩個問題好吧。不過看在它們的連貫性上,我就當是一個問題好了。”回答問題之前,朱子清開了個小玩笑。

  ??經過剛才的事情,他發覺記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恐怖。沒有了恐懼心,他的應對也越發自如。

  ??“我沒去過陽關,這篇文章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我對陽關的最初認識也是來源於這首詩。然後就開始好奇現在的陽關到底是什麽樣的。”朱子清開始睜著眼睛胡謅:

  ??“大家都知道我還是個中學生,根本就沒能力去那麽遠的地方,隻能求助於網絡。然後知道了現在陽關的模樣。說實話,大失所望。在倍感失落之餘,我開始思索陽關從王維筆下的關城要地到今天的荒涼村莊,中間發生了什麽?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我把這種變化和華夏文化演變聯係在一起,於是就有了《陽關雪》這篇文章。”

  ??這個答案隻能說中規中矩,並不是很讓人滿意。但因為事先說好的規則,南方周末的記者沒有追著不放,退後一步回到人群。而他旁邊的一個記者主動上前一步說道:

  ??“我是明光日報的記者,請問二輪考試你有把握通過嗎?或者說,你有把握重現初賽的奇跡嗎?”

  ??終於問到敏感問題了,記者群為之一靜。朱子清好像毫無所覺,依然笑著回道:

  ??“我當然認為自己必過,就是不知道評委會不會也這麽想。至於奇跡嗎。我隻能說,奇跡之所以叫奇跡,就是因為它不常見。”

  ??這倒不是他謙虛,而是真的就是這麽想的。他看過大賽曆屆的經典作品,一點都不比他記憶裏的差。所以,哪怕搬運的是前世的傳世名篇,也不敢保證就一定能獲得第一名。但通過這一輪考核他還是有十足把握的。

  ??連續兩個問題都被朱子清避重就輕的躲了過去,記者們終於知道麵前這個年輕人可一點都不好對付。都打起精神,精心設置陷阱問題。

  ??“我是金陵日報的記者,網上盛傳前天你在七寶老街當場作詩是真的嗎?你和兩位大師一起離開……”

  ??………………………………………………………………………

  ??說文解字征文大賽這樣全國矚目的比賽,媒體自然不會視而不見,紛紛派出記者到比賽現場進行采訪。目測現場聚集了四十多家媒體。

  ??四十多家媒體看起來很多,但分攤到一百名參賽選手身上,還是顯得不夠用。再加上記者都是“勢利眼”,專找知名人士采訪。導致很多默默無聞的參賽者都沒人理會。還有一些人身邊則擠了一大堆記者。

  ??朱子清這邊無疑是最顯眼的了。每一個從大門出來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們。對朱子清受到的待遇,很多人都流露出了羨慕的眼神。不過想到人家的成績,大家就覺得理所應當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麽想。

  ??當金麟琦從大門走出,看到朱子清周圍一大圈記者。在看看空空如也的自己身邊。臉色更是陰沉的能揭一層霜下來。

  ??“金先生,我是臨江晚報的記者,能采訪一下你嗎?”這時,一個圓臉微胖頭戴鴨舌帽的年輕女記者走過來說道。

  ??金麟琦看了一眼一手持筆一手拿著記事本的女記者。又看了看朱子清身邊一大群拿著錄音設備、照相機、擴音器等專業設備的記者,心裏更加不痛快了。

  ??“沒空。”金麟琦生硬的拒絕,還發泄似的一揮手。

  ??這一揮手不當緊,卻惹出了**煩。為了便於交流,女記者離金麟琦有些近。他這一揮手恰好打在了女記者的胸脯上。

  ??“啊!”女記者哪能想到這一出。敏感部位受襲,出於女性本能尖叫一聲就往後退。可是驚慌失措之下,她忘了自己正站在台階上。這一退卻是一腳踏空,整個人跌倒在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