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為祖國而戰 第51節 反攻佛蘭德
作者:自由與榮耀      更新:2021-07-17 09:09      字數:4875
  西線戰事的失利幾乎使興登堡、魯登道夫組合下台,幸虧德軍在對法軍的戰鬥中占了些便宜,幾乎把法中央集團軍群給打殘了,才得以讓德軍最高統帥部的人事沒有發生變更。

  ??經曆失敗後的魯登道夫已經意識到,這個戰爭德國沒有能力再拖延多久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才更需要一次漂亮的勝利來贏得和平的機會。而現實是,協約國家首腦們正在倫敦商量著對同盟國要求“無條件投降”,這就使得德軍必須在協約國家的首腦會議拿出決議來之前贏得一次勝利,讓協約國家認清楚——德國還有可能贏得戰爭!

  ??隻是,越來越多的證據在表明,中國正在代替英國在協約國家中的地位。而中國的態度無疑是堅決的,正是中國皇帝提出了“國際聯盟”和“無條件投降”這兩個概念。但是魯登道夫本能的覺得,中國人似乎在嚴詞咄咄的同時有意在幫助德國。這種感覺來自他對中國遠征軍的戰力評估的結果,來自土耳其和意大利戰線上的戰事發展。最後,他和德國政治家們終於得到了一個結論:中國在利用德國削弱自己的協約國夥伴。

  ??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分析結果,而協約國軍在6月的調防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中國遠征軍第九師被調遣到了凡爾登。這個調動表麵上來看是中國遠征軍西集團軍的各部在補充法軍在前段戰役中的20萬戰力損失,承擔了戰線中段的防禦任務。實際上,這樣的調動使得佛蘭德地區的協約國軍失去了中國軍隊快速增援的可能。而且,佛蘭德地區是協約國軍剛剛攻取的,英軍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把該地區的防線經營成難以攻破的堡壘。這就給了德軍一個機會,一個難得的機會。

  ??魯登道夫現在已經害怕對付中國軍隊了。一個輕步兵師能夠對抗兩個集團軍達5天之久!而中國軍隊強大的裝甲部隊和突防能力也是德軍無法企及的,自從2月以來,德軍的每次失利都跟中國軍隊有關。這一次,好歹抓住了一個避開中國人,專門打擊英軍的機會。英軍的布防態勢是:從西北向東南依次是第二集團軍、第一集團軍、第三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還有後備軍和幾個葡萄牙誌願師的協助,總兵力為61個師,負責從海岸到雷代爾大約120英裏的防線。值得德國將軍高興的是,英國將領們似乎除了第二集團軍的普盧默以外,其他人都不喜歡或者是沒有聽說過“彈性防禦”這個詞匯。他們總是把70%的兵力放在一線,隻掌握30%作為預備隊。而德軍在戰爭中的實踐剛好與此相反。

  ??在戰爭中,火炮的運用已經決定一線陣地上的部隊過多是一種災難,而英軍高層顯然沒有意識到。奇怪的是中國人——聶文青上將居然沒有去提醒英國將軍們。奇怪嗎?不奇怪!

  ??那就通過打擊佛蘭德地區的英軍來取得勝利,來贏得體麵的和平吧!

  ??為此,魯登道夫不介意被中國人利用,畢竟各自有各自的目的,隻要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雙方暗中無言地合作一次又怎麽樣呢?他迅速整頓了前線的德軍編組,通過新的兵役命令把17歲以上的德國人征調到軍隊中,而這部分軍隊主要放置在東線守備、訓練,騰出了大約8個師的部隊支援西線,對俄西南戰線上的第八集團軍也被削弱,大約4個師的精銳也調往西線。這樣,德軍統帥部很快就加強了西線力量。其中,魯普雷希特皇子的第四集團軍,威廉皇儲的第五集團軍的力量增強尤其迅速到66個師。這兩個集團軍將在第一集團軍的13個師(大部分不滿員)協助下擔任對英第三、第五集團軍的打擊任務,其中以第五集團軍為主要打擊目標。這樣,德軍實際上是從根特地區的東南方向上實施對佛蘭德的反攻。

  ??為了配合這次行動,中部戰線上的第二集團軍、第十七集團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共67個師也準備了32個師作為戰役牽製性攻擊力量,同時對法軍陣地發動攻擊,以阻止法軍向英軍增援。另外,德軍統帥部還掌握22個師的總預備隊。

  ??實際上在1917年的7月底以前,德軍在西線的總兵力為189個師。也就是說,這次戰役行動魯登道夫除了在戰線東部的阿爾薩斯—洛林的10多個師外,其他部隊都程度不同地參與到佛蘭德反擊作戰計劃中來了。

  ??魯登道夫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訓練從東線調撥的軍隊,這些軍隊受過嚴格的滲透戰術訓練,曾經在奪取裏加的戰鬥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如今,他們在與英第五集團軍駐守的地形相似的地方強化訓練,以營及更小的作戰分隊尋找突破防線的薄弱點並滲透到防線的背後,再以師團主力正麵進攻堅固陣地,滲透部隊則趁勢從背後予以配合。這種戰術在戰爭初期的列日攻堅戰中曾經奏效但並不完善,直到魯登道夫決意發起佛蘭德戰役的時候,才真正的成熟。

  ??近兩百萬陸軍部隊,八百多架飛機,5500門重型野戰炮,9000門輕型火炮再次集中起來。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空軍新裝備了一種恩裏克型單翼飛機,盡管還是采用帆布蒙皮的、比較粗糙的飛行器,但是依靠一台梅賽德斯八汽缸發動機得到了300匹馬力的動力,同時裝備軸同步的7.92mm雙管機槍,獲得了3500米的升限和210公裏的時速、最大作戰半徑達到300公裏。形成對協約國軍空軍英法航空隊的優勢,而且在數量優勢的情況下,也完全可以與中國戰鬥機拉開空戰。

  ??德國人這次把機場設置到戰線後方150公裏處,在機場和一線之間有多處隱蔽的高射炮陣地予以掩護,而且,德國人很克製地沒有在戰役發起前動用他們的170架恩裏克型戰鬥機。

  ??這樣規模的進攻準備不可能瞞過協約國軍的偵察機部隊,尤其不可能瞞過航程大、滯空時間長,擁有航拍能力的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的偵察機。早在六月中旬,德軍的行動方向已經在頻繁的軍事調動中初見端倪了。

  ??不過,聶文青上將領會了在蘇格蘭高地的英國皇家別墅城堡裏享受生活的龍劍銘的指令精神。隻是一般性地提醒了黑格元帥注意佛蘭德方向,同時把海軍陸戰師從比較“平靜的”前線調換下來捏在手裏,以應付不時之需。

  ??黑格元帥和他手底下的幾個集團軍司令官似乎還沉浸在奪取佛蘭德的喜悅中,他們主觀地認為德軍已經沒有多少能量來發動進攻了。特別是第三集團軍的朱利安?賓將軍更是認為戰爭應該在1917年可以結束,受到他的影響,第三集團軍側翼的第五集團軍司令官高夫將軍也對上麵的一般性提示不以為然,甚至對自己的前線軍官發出的警告也采用漠視的態度。

  ??此時的第五集團軍12個師正危險處於根特東南20英裏的格拉蒙,這個地方形成了對德軍防線的小小突出部,突出部的左右兩麵正好是德軍第一、第四集團軍防區的結合部。一般認為,在結合部發起攻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英國遠征軍第五集團軍來說,戰鬥是常規性的例行炮擊和偶爾的小規模步兵交火。

  ??1917年7月13日15時,德軍在凡爾登和雷代爾發起預示著進攻的大規模炮擊。

  ??17時,德軍對格拉蒙東麵的帕拉佐村後的高地發起了持續的炮擊,同時,大批的德國飛機出現在格拉蒙上空。

  ??英第五集團軍立即根據德軍的持續炮擊判明了其炮兵陣地的方位,開始以集團軍屬的800多門重炮予以還擊,同時英軍航空隊也升空迎戰。

  ??英國人上當了,高夫將軍上當了!

  ??第五集團軍重炮部隊開火不久,立即遭到了超大規模的重炮轟擊,半小時內,英第五集團軍喪失了幾乎所有150mm以上的重炮。同時,在空戰中也遭遇到德軍新型戰鬥機的沉重打擊,一輪空戰下來,在中國海軍航空兵戰鬥機大隊趕到之前,英國皇家航空隊付出了104架戰機被擊落的代價,換取了德軍27架戰機的損失。

  ??德軍炮擊持續了12個小時,在摧毀英軍重炮部隊的同一時間,英軍密集布置在陣地上的部隊遭遇沉重打擊,而二線的屯兵所、交通終端車站、彈藥倉庫、指揮所也因為空戰中優勢的喪失被德軍飛機觀察到,引導炮兵給予了幾乎上飽和性的炮擊。

  ??7月14日淩晨六點,大規模不間斷的炮擊變成了徐進彈幕,德軍突擊隊就在彈幕後100米處穩步推進,更多的預備隊則隨時根據突擊隊的需要發起對英軍尚未被摧毀的堅固火力點的正麵進攻。

  ??天還沒有完全大亮的時候,英第五集團軍有效的抵抗事實上已經不存在了。短短的兩個小時的進攻,德軍推進了6英裏,完成了對英軍一線防禦陣地的全麵突破,不少於16個師的德軍在掃清英第五集團軍的抵抗後開始兵分兩路,一路向西攻擊英第三集團軍暴露的側翼,一路向南直撲防衛虛弱的阿特(連接重鎮根特與蒙斯之間的交通樞紐城鎮)。

  ??在七時許,當中國海軍航空兵戰鬥機部隊到達戰地上空的時候,驕傲的中國飛行員們傻眼了。地麵上是幾乎看不到頭的德軍滾滾向前的人潮,根本就無法去數清德軍的數量!在利斯河——斯卡普河之間,戰鬥機的俯衝掃射隻能給德軍造成一點點的障礙,隨即,德軍飛機就會很狡猾地計算到最佳的時間——中國飛機燃油不多的時候——出擊,使得中國戰鬥機飛行員不得不在打下德軍飛機之前返航。

  ??精心組織的攻擊從各個方麵來說都是完美的!

  ??英國遠征軍黑格元帥被驚呆了,至少花費了五分鍾的時間才從混亂的狀態中恢複過來。他立即動用了最後的預備隊——預備集團軍中的六個師阿臘斯緊急增援第五集團軍,同時他向協約國軍總司令發去了要求大量增援的電報。

  ??來不及了!德軍根本就不打算給英軍增援部隊開到並構築陣地的時間。

  ??正午時分,第三集團軍右翼被迫收縮了十一英裏之多,實際上把通向法國邊境重鎮裏爾的道路完全敞開給了德軍。這時候,黑格元帥手裏的預備隊已經撒了出去,正在阿特南部與德軍發生交手戰並吃了大虧,哪裏還有富餘的力量調動到裏爾正麵上來阻擋德軍呢?

  ??7月14日下午17點,也就是德軍發起戰役的24小時。英第三集團軍得到了第二集團軍三個師的支持,勉強守住了在埃斯科河西岸奧德納德的防線。與次同時,英軍預備隊全麵崩潰,一個騎兵師被全殲,兩個步兵師被打得完全沒有建製,殘部倉皇向裏爾撤退。這樣一來,英軍防線被切成三塊,四個集團軍分成了三大坨互相不能支援,而預備集團軍則暫時不能發揮一丁點的作用。

  ??英軍被迫全線撤退!遲疑哪怕一分鍾,就不僅僅是第五集團軍覆滅的問題了,第三集團軍肯定並合圍!削弱了的第二集團軍也將抵擋不住德第五集團軍的進攻。

  ??7月15日,英軍在持續撤退,德軍則乘勝咬住英軍不放。

  ??7月16日,英軍終於得到中國海軍陸戰一師在前兩個月的戰役發起點上的支持,把戰線穩定在了伊普雷-裏爾-瓦郎西安-蒙斯一線,基本放棄了5月戰役得到的土地。

  ??德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三天時間向南推進了30英裏之多,把戰線從比利時重新拉到法國。三天時間裏英軍傷亡、失蹤243000多人,第五集團軍全滅、第三集團軍遭受重創、第二集團軍失去了兩個師。德軍付出的代價是146000多人的戰鬥減員。

  ??魯登道夫依靠這一戰完全穩固了其在德軍統帥部的核心地位,成為世界公認的軍事戰略家。

  ??不過,他的能力或者說是德軍的能力也僅僅於此了,三十英裏的戰線推移造成後勤補給的困難和前線士兵的極度疲憊。因此,德軍想要謀求更大勝利,就不得不休整部隊,組織新的攻勢再次打擊協約國軍。隻是,魯登道夫將軍看到英國陣線上已經出現了中國軍隊,這樣,他的目光就轉向別的地方……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