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有眼無珠
作者:莊不周      更新:2022-03-05 00:56      字數:2111
  袁術鬥誌昂揚地要與袁紹對罵的時候,周忠趕到了豫章,見到了劉繇和許劭。

  許劭,字子將,月旦評的主持人,如今在豫章避難,依附劉繇。

  即使是逃難,許劭依然風度翩翩,高談闊論,意氣慷慨。

  見到周忠時,沒等周忠開口,他先調侃了周忠一句。“周君來來去去,還真是辛苦啊。”

  周忠清楚許劭的影響力,倒也不敢放肆,隻是笑笑。

  “許君在豫章幾年,還住得慣嗎?”

  許劭搖搖頭。雖然劉繇待他很客氣,供奉甚謹,但他還是不太習慣豫章的氣候,常常思念家鄉汝南。尤其是夏天濕熱,他最不習慣,仿佛整個人從裏到外都黴了一般。

  “我離開荊州的時候,宗世林已經率部進軍汝南,現在應該已經收複了平輿,你可以回家了。”

  “是麽?”許劭有些意外地看了劉繇一眼,心中不快。

  劉繇沒有告訴他這些事,也不知是沒收到消息,還是收到了消息卻沒告訴他。按照常識來說,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劉繇感受到了許劭的不滿, 心中尷尬, 卻不好解釋。

  “嘉謀兄是來吟唱楚歌的嗎?”劉繇強笑道,抬起掩著口鼻,咳嗽了兩聲。

  “你病了嗎?”周忠問道。

  劉繇點點頭,有些無奈。他的確病了, 而且病得很重。實際上, 從他渡江以來,他的身體就不是很好。若不是周忠身份特殊, 他根本不會親自迎接。

  “水土不服?”

  “可能吧。”劉繇搖搖手, 打斷了周忠的問題。“嘉謀兄既然是從荊州而來,想必見過劉景升了?”

  周忠笑著點點頭, 卻沒說話。

  他知道劉繇會問劉表的動向。與荊州相比, 豫章、丹陽雖是大郡,戶口超過揚州一半,可是與劉表控製的荊州相比還是略有不足。劉表是敵是友,對劉繇至關重要。

  見周忠不說話, 劉繇心裏著急, 卻又不好多問, 隻好向許劭使眼色。

  許劭雖然對劉繇隱瞞消息有些不滿, 卻還是接過話題, 問起周忠來意。

  周忠卻不著急, 反而扯起了一件舊事。“子將, 我聽人說, 孝靈帝在位時, 你曾經應邀去洛陽,為弘農王與今上看相?”

  許劭眉頭微顫, 遲疑了片刻,無奈地點點頭。

  “你當時是怎麽斷的?”

  許劭的眉頭皺得更緊, 閉口不答。

  他當年應邀入宮,為兩位皇子看相。起因是孝靈帝廢長立幼, 希望他能說皇次子,也就是現在的天子劉協命相更好, 更適合於繼位。但他入宮之前, 便接到了袁紹的傳話,希望他能為皇長子劉辯張目,說幾句好話,阻止孝靈帝廢長立幼的想法。

  身為汝南名士、黨人中堅, 他當然站在了袁紹一邊,讓孝靈帝大失所望。

  但事實卻證明了他的錯誤:劉辯被董卓鴆殺, 劉協經過一番周折後, 成功逆襲,如今更成了大漢中興的希望,被無數人當作明君。

  包括眼前的周忠。

  曾幾何時,周忠也是袁紹的支持者,極力反結孝靈帝廢長立幼。

  此時此刻,周忠再問這件事,用意很清楚, 就是希望他改口, 支持朝廷,將天子繼位說成是天命所歸, 進而增強天子的合法性。

  當初他與孝靈帝見麵時,身邊隻有蹇碩一人。如今孝靈帝、蹇碩都已經死了,沒人知道他當時具體說了什麽。他想怎麽說都可以。

  至於孝靈帝當時為什麽沒有廢長立幼, 可以有無數種解釋。

  他當然也可以堅持當時的結論,隻是要付出自己有眼無珠的代價,毀掉月旦評的名聲。

  越尊貴的人,與天意聯係越緊密,命相越是清晰。連這麽重要的事都看不準,那些普通人的命相,你還怎麽看?

  但許劭不肯就範。

  “我眼拙,隻看出皇長子命短,皇次子命苦。”許劭幽幽說道:“隻是沒想到皇長子的命會這麽短,連個子嗣都沒能留下來。”

  周忠有些失望,深深地看了許劭一眼。“真是可惜了。”

  許劭輕笑一聲:“有什麽可惜的,天有不測風雲, 今日如此,焉知明日如何?我一介布衣,道行有限,看走眼了也是難免的事。倒是周君身負家國之重,若是看走眼了,卻後患無窮。”

  周忠哈哈一笑。“多謝子將提醒。不過我老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致仕歸隱,含飴弄孫。至於家國之重,自有年輕人去努力,毋須我勞心。你們也是,好好養病才是正理。人生不滿五十而夭,未免太遺憾了。”

  劉繇、許劭聽了,怫然變色。

  周忠這是咒他們早死啊。

  許劭冷笑道:“周嘉謀,你不遠千裏而來,難道就是為了一逞口舌之快?”

  “當然不是。”周忠不緊不慢,眼中閃過一絲得意。“我本有好言相勸,但你們卻無心一聽。既然如此,那我隻能勸你們好自為之。”

  他歎了一口氣。“不過我也能理解,你與袁本初糾葛太深,想脫身的確不太容易,倒不如一條路走到黑,不失名節。將來大漢中興,天子論功行賞,有曹孟德為公山(劉岱)說幾句話,想必東萊劉氏也不至於沉淪太久,列祖還是有血食的。”

  劉繇的臉色一變再變,卻始終沒說出一句話來。

  許劭忍不住說了一句。“勝負未定,周君是不是太草率了。”

  周忠看著許劭,收起笑容。“你覺得勝負未定?”

  “難道不是?”許劭冷笑道:“袁本初還在中原,你說的天子還沒有回到洛陽。”

  “天子沒回洛陽,不是不能回,而是不肯回。如果他想回,華陰之戰後就可以回了。”周忠一聲歎息。“你知道天子為什麽不肯回洛陽嗎?”

  “還請周君指教。”

  “是因為他想教化並涼之兵為仁義之師,王者之師,使山東百姓免遭屠戮。”周忠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可是你們念念不忘的袁本初,卻在徐州大開殺戒。僅此一項,便高下立判,哪來的勝負未定?我不遠千裏而來,也是想集結山東俊傑之力,助天子一臂之力,製衡並涼。不想二位空負高名,卻如此糊塗,有眼無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