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患得患失(求月票!)
作者:莊不周      更新:2022-02-14 01:31      字數:2233
  荀攸起得有點晚。

  連續兩天不眠不休,對他的體力是個不小的考驗。

  這讓他意識到一個問題,雖然剛滿四十歲,他的體力已經不如從前了。

  僅僅是五年前,他與何顒一起被關在長安的廷尉獄裏時,每天被犯人們絕望的呼號吵得睡不著覺,他還能保持從容不迫,精力飽滿。

  現在想來,或許何顒閉氣自絕並不完全是因為擔憂時勢,還有精神和體力無法支撐的痛苦。

  聽到裴茂的聲音時,他沒太當回事,隻是奇怪天子如此自律,居然早早的起來了。等他意識到裴茂已經進帳很久,一直沒有出來,才覺得有些詫異。

  就算是匯報的事情比較多,裴茂與天子說話的時間也未免太久了些。

  他在說些什麽?

  荀攸一邊想著,一邊起身。

  穿衣時,他突然遲疑了一下,放下衣服,先在帳中做了一套導引。

  這套導引是很久以前學的,隻是一直沒認真練習。

  那時候還年輕,不相信修仙,也不想做神仙,喜歡舞刀弄劍,不喜歡這種慢騰騰的導引術。

  他現在依然不相信修仙,但他希望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適應征戰的艱苦。

  導引的動作很慢,卻要配合呼吸,荀攸不知不覺的全神貫注,心中隻有一呼一吸,忘了身外之物。

  等他做完導引,才意識到帳外有人。

  “帳外何人?”荀攸問道。

  “侍中,是我啊,裴茂。”

  荀攸吃了一驚,隻是做了個導引而已,何以錯過了這麽多事。

  他一邊應著,一邊穿好衣服,推帳而出。

  裴茂站在門口,拱手施禮。

  荀攸還禮,起身的時候,目光迅速掃過裴茂的臉。

  “不知令君有何指教?”

  “不敢。”裴茂哈哈一笑,轉轉指指四周。“整個大營裏,年齡相當,還能說得上話的,也就侍中了。侍中這兩天辛苦,可缺何物?昨天繳獲了不少物資,令君若有需要,我派人送來。”

  荀攸搖搖頭。“多謝令君,暫時還沒有。若有需要,再請令君幫忙。”

  裴茂也不介意,伸手從袖子裏取出一個小盒子,遞給荀攸。

  “侍中欲去巴蜀不成,就嚐嚐巴蜀的茶吧,解腥去膩,口齒餘香。”

  荀攸詫異地看了裴茂一眼,卻沒有拒絕。

  他知道蜀中有飲茶的習慣,也在荊中飲過茶,誠如裴茂所言,能夠解腥去膩。這兩天牛羊肉吃得多,正在遺憾無茶可飲,不想裴茂就送來了。

  他雙手接過,盒子很沉,應該是銀的。上麵的花紋也很精美,當是貴重之物。

  “多謝令君惠賜。”

  “侍中言重了。”裴茂拱拱手。“上次得侍中點撥,還沒致謝呢。等忙完這一陣,找個機會,再向侍中請教,還望莫要推辭。”

  荀攸眉梢輕挑,麵帶微笑。“那我可就等著了。”

  裴茂也笑了,再次拱手告辭。

  荀攸掂著手中的銀盒,品味著裴茂剛才話裏的意思,一時出神。

  裴茂主動示好,絕不是一時起意,他這是有備而來。

  ——

  劉協在河穀中休整了兩天。

  除了讓將士們好好休息,恢複體力外,他還對剛剛結束的沙陵湖之戰做了全麵總結。

  從他本人開始,到每一個士卒,都要對自己負責的事務進行總結,查漏補闕,看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加以改進、提高。

  總結得好的,不僅能得到格外的嘉獎,還會作為代表,在更多的人麵前發言。

  詔書一下,全軍將士都興奮起來。

  作為典型,張楊不僅得到了沙陵縣侯的爵位和千戶食邑,還將在大會時發言,介紹經驗。

  羨慕得王服和張繡眼珠子都紅了。

  王服還好一點,畢竟他有機會爭,隻是沒搶到。

  張繡最難受。他連爭的機會都沒有,眼睜睜地看著張楊立功受賞。

  如果他也有機會追擊,哪有張楊的事。

  全軍將士忙著總結得失的時候,劉協召集幾個將領和近臣議事。

  ?落一戰授首,接下來該往何處去?

  尚書令裴茂提議,大軍當往美稷,傳詔匈奴諸部齊聚美稷,朝拜天子,並舉行冊封呼廚泉為單於的典禮,重申朝廷對匈奴人的宗主權。

  眾人對此沒有異議,這本是應盡之意。

  但裴茂話鋒一轉,提了另外一個建議,卻引起了爭論。

  裴茂說,鑒於匈奴人多次發生叛亂,而單於不能製,朝廷有必要加強對美稷單於庭的控製。具體而言,就是恢複孝武時的製度,在西河郡屯田、駐軍。

  荀攸明白了裴茂送茶的意義。

  天子麵前,除了他和裴茂之外,不是張楊、王服那樣的將領,就是蔡琰、裴俊這樣的年輕近臣。能夠對裴茂的提議形成障礙的人,隻有他一個。

  他下意識地看了天子一眼。

  天子事先知道這件事嗎?

  如果事先知道,卻沒有向自己提出谘詢,而是讓裴茂在會議時突然提出,應該是已經同意了裴茂的建議,討論隻是走過過場。

  以裴茂父子當前的得寵,天子在這麽多人麵前駁他建議的可能性不大。

  天子的心裏,還有他這個侍中的位置嗎?

  荀攸心中失落,又對自己不能泰然處之而感到莫名憤怒,一時連發言的興趣都沒有了。

  這時,王服提出了疑問。

  “敢問裴君,朝亂之後,朝廷困窘。天子親征,不過三千騎。如何能有兵馬駐紮美稷?”

  裴茂反問道:“校尉麾將騎士,有多少是中原人?”

  王服苦笑。“二三成而已。”

  “誠如校尉所言,北軍騎士也沒幾個是中原人,更何況其他。驍騎將軍麾下的並州勇士大多是雁門、雲中人,羽林騎中的中原人更多一些,大約有一半,或許這正是羽林騎實力較弱的原因所在。”

  張繡立刻表示不服。“裴君,誰說羽林騎不如人?”

  裴茂擺擺手,微微一笑。“爾可知羽林騎的來曆?”

  “當然知道。”張繡梗著脖子,臉漲得通紅。“孝武征討四夷,選六郡良家子為騎士,多有戰功,乃是漢家騎士中的精銳。”

  “爾可知西河亦是六郡之一?”

  張繡愣住了,原本滿滿的自信瞬間破功。“還有……這事?”

  裴俊忍不住笑出了聲。

  張繡惱羞成怒,厲聲喝道:“有何可笑?”

  “放肆!”兩個虎賁上前,按刀怒喝。“君前失禮,喝斥天子近臣,你眼中還有陛下,還有朝廷律法嗎?”

  張繡嚇了一跳,連忙躬身行禮。“臣失禮,請陛下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