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榜樣的力量(兢兢業業寂寞哥盟主加更)
作者:莊不周      更新:2021-07-16 13:34      字數:3023
  幸福來得太突然,鍾繇一時唏噓,為自己這幾日的勤勤懇懇而慶幸。

  ??踏入仕途二十餘年,他的伯樂終於出現了。

  ??劉協倒了一杯水,遞給鍾繇。

  ??鍾繇雙手接過,又拜了一拜,帶著濃重的鼻音,說道:“謝陛下。”

  ??“上黨左窺冀州,右控河東,鷹視河內,進可攻,退可守,地勢之重要,毋須朕多言。”劉協不緊不慢地說道:“朕隻有一件事要交待你。”

  ??“陛下請講。”

  ??“與黑山軍取得聯絡。”

  ??“黑山……軍?”鍾繇愣住了,茫然地看著劉協。

  ??劉協早有心理準備。“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上黨戶口本稀,經年荒亂,如今隻怕更少。黑山軍號稱百萬,若能招降屯墾,或可為朝廷所用,為中興之本。”

  ??劉協輕輕歎了一口氣。“所謂黃巾,原本都是朝廷的子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落草為寇,嘯聚山林,朕甚湣焉。若能導其向善,安居樂業,或許太平可期。”

  ??鍾繇心生感慨。他早年喪父,由叔父鍾瑜撫養成人,後來又做過陽陵令,知道百姓生存不易,不少人都是被迫走上造反的路。如果能安居樂業,有幾個人願意造反呢。

  ??“陛下心有大仁,臣一定銘記在心,不敢須臾有忘。”

  ??劉協微微頜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朕雖不敏,願為有道之君,望元常相助。”

  ??“臣繇,願為走馬,為陛下驅馳。”

  ??——

  ??鍾繇回到自己的大帳,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丁衝推帳而入,看了鍾繇一眼,不禁莞爾。“元常,陛下召見你這麽久,議了些什麽大事?”

  ??鍾繇從懷中掏出上黨太守的綬帶,舉在丁衝麵前。

  ??丁衝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看看鍾繇,又看看綬帶,猶不相信,又伸手接過,仔細看了一番,確認無語,呼吸不禁粗重起來。

  ??“元常,你這可是……”丁衝舔了舔嘴唇,不知道該說什麽。

  ??官至二千石,是很多人的夢想,也是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鴻溝。

  ??即使他出身沛國丁氏,也不敢說自己這輩子就一定能官至二千石。

  ??更別說潁川長社鍾氏。

  ??鍾繇收回印綬,小心翼翼地放入懷中。二千石固然難得,陛下的信任更是價值千金。

  ??“幼陽,陛下已然應允,拜曹孟德鎮東將軍,領兗州牧,詔書很快就會下達,由種輯帶往兗州。”

  ??丁衝收回留戀的目光,喜道:“如此,我等也算不負孟德所托。元常,你是有功之臣,將來孟德一定會厚報。”

  ??鍾繇含笑不語。

  ??天子答應封曹操為兗州牧其實與他沒什麽關係,但丁衝這麽想,他也不反對。

  ??“陛下本對曹兗州寄予厚望,隻是考慮到張楊在河內,恐怕不會讓曹兗州通過,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命我去上黨。若張楊忠於朝廷,與曹兗州共相持持,自然最好。若張楊有異誌,少不得要與曹兗州聯手,夾擊張楊。此中深意,還望幼陽能夠轉告曹兗州。”

  ??丁衝眉梢輕挑,打量了鍾繇片刻,微微頜首。

  ??“敢不從命。”

  ??——

  ??楊彪、楊修父子對麵而坐。

  ??楊彪端著酒杯,目光閃爍地打量著楊修。

  ??得知鍾繇被天子付以重任,即將上任上黨太守,楊修的情緒有些低落。

  ??與鍾繇初次見麵的情景不斷浮現在眼前,讓他越想越不是滋味。

  ??“小子,不要灰心。”楊彪緩緩說道:“你還年輕,摔幾跤,未必是壞事。”

  ??“父親教誨得是,兒子記住了。”楊修低著頭。

  ??“鍾繇赴任上黨,對你來說未嚐不是機會。陛下欲在華陰迎戰李傕、郭汜,重振士氣,殊為不易。你在陛下左右,當努力,為陛下分憂。但有功勞,陛下自會對你有所改觀。”

  ??“喏。”楊修強笑了兩聲,舉起杯,向楊彪表示感謝。

  ??有父親引路,他其實不用太擔心自己的前程,隻要夠用心,一定能得償所願。

  ??父子兩人說了一會兒閑話,楊彪輕聲問道:“德祖,你說,陛下見了賈詡,當有何等說辭?”

  ??楊修歪著頭,沉吟了良久。“兒子愚鈍,實在想不明白。賈詡或有小智,但他畢竟是西涼一黨,又是禍亂長安的始作俑者,陛下何至於器重如此?這等人,就算入朝,又能如何?公卿之位是他敢奢望的嗎?”

  ??楊彪眼神閃爍,點點頭。“是啊,賈詡素來謹慎,當初李傕欲封他為侯,被他推卻。欲拜他為尚書仆射,亦被他婉拒。這次陛下甫出長安,他立刻辭官,攜妻子寄寓段煨。就算陛下肯托以赤心,隻怕他也不敢收納。我想來想去,或許陛下心知肚明,隻是想示之以誠,寬慰段煨、楊定之心罷了。”

  ??楊修撇了撇嘴。“西涼諸將好勇鬥狠,粗鄙無禮,難成大事。這賈詡雖是讀書人,讀過一些書,也難脫羌夷狡詐之氣,終究不能為大臣。倒是這鍾繇,深得陛下倚重,很可能大器晚成。”

  ??楊彪瞅瞅楊修。“鍾繇能得陛下倚重,也不是這幾天的事,隻不過是他的機緣到了。你耐心些,做好自己的事,自然會有你自己的機緣。”

  ??楊修連連點頭,又給楊彪添了一杯酒。

  ??“父親,你再說說陛下的並州策,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易。並州雖說不如關東州郡多豪強,卻被胡人侵占日久,戶口反倒比漢人更多。陛下欲在並州立足,必然要麵對這些胡人。桓靈在時,三明前後相繼,尚且敗多勝少,如今朝廷飄搖如浮萍,豈能驅逐胡虜,複我華夏衣冠?”

  ??楊彪呷了一口酒,眼中浮現出一絲凝重。

  ??“小子,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我實在想不出陛下有何妙計平定並州,再以並州爭天下。隻是如今這形勢,他難得有誌中興,我身為太尉,總不能不支持。至於將來如何,也隻能等到了並州再說。”

  ??他看向楊修。“你能想到這些,也算是用心,不妨多想想,將來陛下問起,你也有準備。”

  ??“喏。”

  ??楊彪又道:“並州諸郡皆有胡虜,唯太原、上黨略少,陛下委任鍾繇為上黨太守,或許便是為將來計。以地理計,上黨不如太原,不知在陛下心中,誰又是這太原太守的人選,我著實好奇得很。”

  ??說著,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楊修一眼。

  ??楊修頓時覺得壓力山大,連忙搖手。“父親,我……剛入仕,不敢想。”

  ??楊彪欲言又止,過了好一會兒,幽幽說道:“人貴有自知之明。小子,你總算有點進步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