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再試楊修
作者:莊不周      更新:2021-07-16 13:34      字數:3208
  劉協開門見山。“你是華陰人,對華陰的情況熟悉嗎?”

  ??劉協一邊說著,一邊鋪開地圖。

  ??這是鍾繇等人最近幾天的辛勤成果。

  ??鍾繇不僅書法好,繪圖技術也相當不錯,地圖精美,宛如藝術品。

  ??楊修心情興奮,咽了口唾沫,潤了潤嗓子,正準備指點江山,一看地圖,頓時氣短了三分。

  ??“陛下,這是……誰的手筆?”

  ??“鍾元常。”

  ??楊修的心情有點複雜。

  ??雖然他降尊紆貴,對鍾繇的態度有所改善,可他並不清楚天子如此信任鍾繇,居然讓他去查看華陰的地形,繪成輿圖。

  ??排兵布陣、行軍作戰以輿圖為本,絕非隨便一個人都可以接觸的。

  ??從天子稱呼鍾繇的語氣來看,他對鍾繇也非常滿意。

  ??這就有點尷尬了。

  ??見楊修不說話,劉協不得不輕叩案幾,提醒楊修。

  ??楊修回過神來,自知失態,連忙說道:“此圖甚佳,甚佳。”

  ??劉協瞅瞅楊修,將地圖推到他的麵前。“你看看有哪些需要修改或者補充的地方。”

  ??“唯!”楊修被劉協那一眼看得心虛,不敢多嘴,收斂心思,仔細查看。

  ??劉協靜靜地打量著楊修。

  ??鍾繇等人繪製的地圖,他已經看過很多遍,知道鍾繇很用心,有抓住這次機會的積極意識。

  ??不管他最後會不會留在朝廷。

  ??但楊修與鍾繇不同。

  ??鍾繇人到中年,依然沉淪下僚,自然會珍惜每一個機會。

  ??楊修少年得誌,又自負其材,又沒有實踐經驗,能否如鍾繇一般沉下心來做事,是要打個問號的。

  ??職場打拚多年,這樣的新手他看得太多了。那還是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像楊修這種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的貴公子,他不敢抱太高的期望。

  ??用華陰的地形來考校楊修,就是不希望他輸得太難看。

  ??不看僧麵看佛麵,總要給楊彪留幾分麵子。

  ??楊修看完地圖,思索片刻。“陛下……是打算據險而守嗎?”

  ??劉協不動聲色的點點頭。

  ??按照他的要求,鍾繇在地圖上標注的地點都是利於防守的地形,楊修看出這一點並不難。

  ??楊彪對他的整體方略一清二楚,更是重要的執行者,楊修聽到一些消息也不足為奇。

  ??“恕臣直言,能不能守住,恐怕不在陛下,而是楊定、董承。”楊修一手挽袖,一手在地圖上點了點頭。“從他們眼下的位置來看,都不利於堅守。一旦接敵,多則三五日,少則一兩日,必然潰敗。”

  ??劉協暗自點頭。

  ??楊修說中了要害。

  ??就地形而言,禦營地處官道南側的黃土塬上,居高臨下,隻要禁軍不慫,楊奉增援及時,守住陣地並不難。

  ??楊定、董承就不好說了。

  ??楊定的大營在西嶽廟,緊鄰官道,地勢平坦開闊,無險可守。

  ??董承的大營在渭河邊,大片的漫灘地,一馬平川。

  ??一旦李傕、郭汜來攻,除了麵對麵的野戰,不會有其他的可能。

  ??“你有什麽建議?”

  ??“可命楊定退守集靈宮,董承後撤五裏,與禦營成犄角之勢。”

  ??楊修一邊說著,一邊指著地圖解釋。

  ??集靈宮就是西嶽廟的原址,在華山腳下,建於漢武帝時期,後因祭祀不便,這才遷往現址。集靈宮雖破敗不如從前,卻還有一些建築可用。萬一形勢不利,還可以退入華山堅守。

  ??集靈宮東側就是黃酸水(今柳葉河),水從華山深處流出,沒有被截斷的可能,可以保障用水安全。

  ??理論上說,隻要有足夠的糧食,楊定想守多久守多久。

  ??董承駐紮在渭水邊,原本是控製渭水渡口,防範李傕從馮翊而來。但渭水並不寬闊,入冬之後流量大減,幾乎處處可渡,控製渡口的意義不大,反倒有被分割包圍的可能。

  ??與其如此,不如靠近禦營,互相支撐。

  ??楊修建議董承進駐平舒城。

  ??平舒城是座小城,在渭水南岸,官道之北。附近有魏國所建的古長城,地勢頗高,稍作整修就可以當作防守陣地。

  ??劉協點頭,對楊修的建議表示讚許。

  ??畢竟是本地人,楊修對附近地形的了解遠遠超過鍾繇幾日來的探訪,雖說不上多麽高明,卻也中規中矩,沒有明顯的破綻。

  ??這一點倒是出乎他的意料,楊修居然是個很務實的人。

  ??或許這和弘農楊氏的家風有關。

  ??“你做些準備,屆時向楊定、董承解說。”

  ??楊修心中歡喜,躬身施禮,隨即又覺得丟臉。

  ??這麽一點小事,值得開心嗎?

  ??——

  ??谘詢了楊修之後,劉協召集三公九卿議事。

  ??太尉楊彪、司徒趙溫、司空張喜坐在禦案兩側,太常王絳、光祿勳鄧泉等人在稍遠處落座,鍾繇等侍中、侍郎則圍坐四周,有的沒有坐席,索性拱手而立。

  ??雖不是莊嚴肅穆的大殿,但群臣神色凝重,隱隱還是透出一絲朝堂上應有的凜然。

  ??得知張濟複叛,李傕、郭汜即將來攻,穩健如楊彪、士孫瑞也不免憂心忡忡。

  ??禁軍的訓練在加強,精氣神的確有所改變,可是要形成戰鬥力還需要時間。兵力有限,軍械不足,要麵對以凶殘著稱的西涼軍,沒人敢說自己有把握戰而勝之。

  ??一旦戰敗,會是什麽結果,每個人都能想象得到。

  ??當務之急,最好的方案不是迎戰,而是迅速離開。

  ??但段煨、張濟擋在前麵,他們無路可走。

  ??大臣們惶惶不安,神色各異。

  ??劉協也緊張,但他本著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精神,還算沉得住氣,沒有亂了陣腳。

  ??與做二十幾年的傀儡相比,戰死未嚐不是一個選擇。

  ??向死而生,輸了是天意,萬一勝了,那就是曆史轉折的開始。

  ??劉協的平靜落在大臣們的眼光就成了難得的從容,妥妥的雄主氣質。

  ??這些天,無數人看著劉協習武演陣,不免有諸多猜測,私下裏的議論也不少。如今與劉協近距離相見,越發覺得劉協沉穩,大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泱泱氣度,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感染。

  ??有明君如此,又有什麽困難不可克服?

  ??天子年方十五,都能如此鎮定,我等身為大臣,又豈能慌作一團?

  ??朝會的氣氛就像一潭水,扔進一塊巨石,激起無數波瀾後,又漸漸恢複了平靜。

  ??劉協輕輕咳嗽了一聲,看向楊彪。“楊公,你先說說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