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第十三次相親93
作者:東方甲天下      更新:2021-09-18 12:49      字數:2144
  好像有種說法,弓形蟲會讓老鼠的膽量變大。這種小東西費盡心機潛伏在老鼠身上,最終目的,就是讓宿主踏上自尋死路之旅。

  具體方法就是把耗子心裏對貓的畏懼感祛除。也就是讓耗子做一名勇士。

  m君聽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戰國時代,某諸侯國有兩個聞名千裏的勇士。

  某天,倆人相遇,想在勇敢程度上,分出個高下。

  於是,倆人先是互相拿錐子紮對方,看誰先喊疼。結果,倆人均是眼都不眨一下。

  繼而,倆人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佐酒。直到二人失血過多死去,也沒一人稍有退縮。

  因此這場比試也沒能分出勝負。

  此二人勇氣難得,可謂舍生忘死,視死如歸的猛士。

  但其勇難得,卻不可嘉。

  反倒是那位因大義舍身赴國難,最後又因膽小,一到戰場就被嚇死的人,其品格更可貴,勇氣更可嘉,堪稱大勇者。

  該人的馬夫曾笑話這位君子,既然膽小到未上戰場就發抖,為什麽還要去呢?去了又能如何?不過是送死。

  該人的回答頗顯高義。其大意如下:我雖膽小如鼠,但不敢忘記大義。縱然再害怕,也得舍生取義。

  在m君看來,這才是真的“雖千萬人吾往矣”,才是真正的勇敢者所為。

  那兩位比狠的壯士不怕死,敢迎接死,的確是世間罕見,可以算是無畏者,卻不能被稱謂勇敢者。

  所謂,勇敢者,應該是能克服內心恐懼,或者盡管害怕,仍能履行自我責任的人。

  像那兩位根本就不懼怕死亡,何來勇敢呢?

  就好比一條魚因從沒見過貓,因而見到這長胡子的惡魔不知逃遁。

  不會有人誇讚此魚是勇敢的。它因不能識別危險而無畏,不能被算作是一位勇士。

  說句不恭敬的話,m君甚至疑心這兩位壯士是收到弓形蟲的感染。

  當然,這是笑談。

  那個年代,中土還沒有貓。

  他不了解天竺地區的曆史,不知道這片區域林立的小城邦裏有貓沒。

  或許,此時的貓已出現在波斯人的宮廷裏。或許,它們還在埃及的神廟裏。

  如此說來,如果人能被弓形蟲感染,最先被寄生的應該是古埃及的貴族們。

  古埃及人是個神秘的群體,遠比那些高冷的貓更引人遐想。

  其實,m君連托勒密王朝前的古埃及人是白種人,黑種人,還是黃種人都搞不清楚。

  說來奇怪,人們都可以用碳元素來確定一塊岩石的年齡與出處,卻不能根據一具現成的法老木乃伊明確其種族。

  也不知道,古埃及人的貓是否感染有弓形蟲。據說,這些小惡魔找上貓的原因,是這些毛團樣的生物能成為它們的優質宿主。

  還有種說法,它們在宿主和人接觸時,會趁機寄生在人體內。隻是不知道,它們能讓人變成膽大包天,自取滅亡的人嗎?

  或許,人不該把自己的妄自尊大,無法無天歸咎於某種異類。

  有個說法,心髒和腸子可以影響意識。

  如果此說法屬實,那麽,古人的“心腸”一詞,可謂是有超前意識的創造。

  m君倒是覺得“心腸”影響的大概是情緒,而非理性意識本身。

  比如:他很煩悶的時候,就喜歡吃點可口的東西。非常神奇的是這樣做真的可以舒緩緊繃的神經。

  很多年前,他就知道一個說法,抑鬱會使人發胖。等到他親身體驗到美食緩解壓抑心情的魔力,才真正理解為什麽抑鬱會讓人變胖,而不是“衣帶漸寬”。

  當然,大街上大多數大肉丸子一樣的人,並不是因為長期心情不佳,多半是心太寬產生的後遺症。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現代人的生活較古代安逸。減肥這事兒在古代基本沒出現過,就算是像安祿山那種胖到需要有人用頭頂住肚子,才能把褲子穿上的人,都沒有想到過減肥。

  不光是大燕皇帝安祿山,古代名人肥胖著不少,武有漢代的董太師,文有宋代的蘇太守。

  最為人熟知的古代胖子,自是非安祿山莫屬。

  據說他是雜胡的後代。其人名聲不佳,但確實有才幹。很少有人會於一個王朝處於盛世時造反

  如果不是不會教育兒子,他可能就成功的取唐而待之了。即便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其在戰後的河朔地區仍有無可取代的至高威望。

  田承嗣等範陽舊部曾在河朔為安氏及史氏父子設立四聖廟。這當然不是因為反複無常的田氏等人心懷舊主,不忘舊恩。如果設廟隻會招致朝廷的責難,這些狡詐冷酷的鼠首兩端者怕是絕不會祭祀他們。

  貳臣們大張旗鼓祭奠所謂四聖,隻能有一個原因,就是收買河朔人心。

  這從側麵反應出安祿山,史思明等人在河朔一帶還是很有群眾基礎,頗得士卒效忠之心的。

  同時也反應出所謂的大唐中興名將郭子儀等都是名不副實者。

  試想,若是唐軍能隨時攻破河朔三鎮。三鎮統帥們就是再仰慕安史諸人,也絕不敢公然緬懷亂臣賊子。就算這些彼間眼中的逆賊,是此間百姓心中的聖人,也絕無祭祀他們的可能。

  河朔三鎮實在是中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怪胎。中國古代的犯上者自古隻有兩個結局,一,改天換地,自己做皇帝。二,被當權者鎮壓。能與當權者既鬥爭又共存的僅此一例。

  很多人不理解河朔三鎮為什麽可以成功割據。

  m君倒是很理解,無非就是倆:實力。

  趙匡胤對南唐使臣喊出的那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可謂是說出了列國君主的心聲。

  其實何止是君王的“臥榻”之側。就算是平頭百姓,誰願意被他人的呼嚕打擾清夢呢?

  m君曾很認真的對同事說過:如果我有錢了,一定要買個大別墅,還不能是連排的。

  連排的可不叫別墅,隻能叫二層樓,三層樓什麽都。

  隻有獨棟的,帶草坪活花園的小樓兒才配叫別墅。

  他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幻想,希望自己能成為周朝的諸侯,或者歐洲中世紀的領主,能擁有自己的城堡、城池、軍隊。

  他倒是從沒想過當皇帝。

  當諸侯比當皇帝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