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十三次相親75
作者:東方甲天下      更新:2021-07-16 12:25      字數:3068
  從飯店出來,已是月上柳梢頭,幾名同事裏竟然有人喝啤酒喝到撒酒瘋,先是走出八字,接著就走出個大麻花,繼而走起鋼絲繩來,最後蹦蹦跳跳像是在跳秧歌。

  ??m君平時不飲酒,這次卻也喝到腦袋暈暈乎乎的。

  ??這是因為酒逢知己千杯少嗎?

  ??當然不是。

  ??與這幾位是不是知己無關。

  ??似乎人不開心時,總比開心時更能喝酒,也醉的更快。

  ??有種說法是,憂鬱會縮小人的酒量。還有一個專門解釋這句話的俗語“借酒消愁,愁更愁。”

  ??確實如此。

  ??他不過喝下兩杯啤酒,腳就不大利索,雖沒畫出個麻花來,但也走不成直線了。

  ??說實話,他曾經最看不起的一種人就是全天下的酒鬼。

  ??可今天,他打心底裏羨慕酒鬼。

  ??能夠醉到一塌糊塗,忘記自己是誰,放棄一切狗屁不是的社會屬性,像垃圾堆裏的野貓野狗一樣就地打滾,對他而言似乎是一種奢望。

  ??他實在是放不下心理包袱,在大街上解放人之所以為人的天性。

  ??其實也不是完全不行。

  ??至少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他可以。

  ??別說在髒兮兮的馬路上打滾,就算是繞著石市裸奔都三圈沒問題!

  ??可是明天呢?

  ??回憶起今天的事,該怎麽出門上班?該怎麽麵對同事?該怎麽麵對滿大街的陌生人呢?

  ??不用別人戳脊梁骨笑話他。

  ??單是想想就覺得無地自容!

  ??說酒精能讓人失憶的一定是做過壞事又不想承認的老油條。

  ??根據他的經驗,酒精不會讓腦子迷糊,隻是會讓人手腳不大靈活。

  ??也就是說,人第二天醒過來,一定會記得昨天經曆了什麽。

  ??不過話說回來,有誰會在乎他發酒瘋嗎?

  ??除了他本人,以及他的親人,似乎不會有人在於。

  ??這些外人頂多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是個失敗者。

  ??隻有被生活打垮的人才希望自己是酒鬼,才奢望在酒精的麻醉裏找尋些許慰藉。

  ??這正是他瞧不起酒鬼的原因所在。

  ??可是今晚,他忽然意識到,這不是真正的原因。

  ??他瞧不起的不是嗜酒這個行為,也不是借酒撒潑的醜態,而是失敗者。

  ??那些整日渾渾噩噩沉浸在酒精裏的人實際上大多數是失敗者。

  ??就像諱疾忌醫的人一樣,他因討厭失敗而厭惡酒鬼。

  ??可他自己不就是個失敗者嗎?

  ??什麽是失敗者?

  ??被小自己好幾歲的人像教育孩子一樣教訓。

  ??這就是失敗者就典型的表征。

  ??他還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對一些事很好奇,比如:有些公司裏有很多四十多歲的員工,被一群二十多的小孩兒耳提麵命,甚是經常被罵成豬頭一樣。

  ??可這些人極少會擺出長輩的威嚴,教訓這些沒大沒小對小孩兒。

  ??等他三十多歲了,才明白那些人哪有長輩的威嚴呢?

  ??人類社會不是以年齡大小來分尊卑的。他們向歲數小的人屈膝就是知道大小。

  ??前兩年,他在給一位成功人士照相時,發現不遠處站著一個把嘴撇到耳朵根的人。這人和成功人士歲數差不多,都是五十多歲上下。

  ??他當時隻是覺得,不論在哪都能遇到患紅眼病的。

  ??現在回想起來,那不是因嫉妒麵目全非,而是被發自心底的悲涼凍傷了嘴。

  ??他意識到這一點後,就覺得能心無掛礙的成為一個酒鬼真好。

  ??可惜,大多數人無法放下很多事,不能放任自己成為無所顧忌的酒鬼。

  ??曆史上最有名的酒鬼大概就是阮籍。這位前輩的知名事跡,除了青白眼、嗜酒,就是哭了。他的哭與眾不同,不是躲在犄角旮旯裏偷偷抹淚,也不是強忍著淚水不讓其掉下來,而經常漫無目的駕車狂奔,一直到無路可走時,就對著空氣放聲大哭。

  ??世人都說這是癲狂。

  ??事實上,哪裏有半分癲狂?不過是在心裏憋屈著一把辛酸淚罷了。

  ??世上的酒鬼大多如此。

  ??所不同者,沒有竹林賢者之才而已。

  ??世上多的是小屁孩慣著中年人。

  ??每個處於下位者都會因此痛哭流涕,痛不欲生,痛恨天地不公嗎?

  ??顯然不是。

  ??大多數人或許心有不甘,但大都會安居其位。

  ??本質原因是無法撼動上位者。

  ??此外,還有些因素可以充當潤滑劑,緩解上下之對立,以達表麵的平靜甚至一團和氣,其樂融融的境地。

  ??這些原因大致上有以下幾種:

  ??第一,勝利者在人格上以德服人。所謂以德服人,在這裏無非就是給予失敗者人格上的平等對待。簡而言之,就是在平時相處中不以上級自居,以對待同事的平等態度與之相處。這是非常有效的法子,可以緩解絕大多數因上下變動引起的激憤,避免過度刺激對方。久而久之,會給失敗者一種勝敗無所謂的錯覺。

  ??第二,勝利者在物質上分享了勝利果實。如不想失去勝利者應有的威望感,就得用這條辦法了。也就是讓失敗者有敗得不慘的感覺。就好像劉邦分封英布為王,維持了他固有的領域。讓對手產生所喪失的隻是一個名分的幻覺。

  ??第三,勝利者未變動原有小社會的架構。這是一種特殊情況,且不是由上下變動雙方來決定的。

  ??比如:戰國時代,商鞅去秦國之前,一個魏國人去執掌秦國的國政,並不會引起秦國原勳貴大臣過於激烈的圍攻。

  ??是因為秦國貴族大臣們都公忠體國,覺悟謀求私利的心?

  ??當然不是。

  ??原因很簡單。

  ??這些外來的客卿大臣雖然能取代原有的大臣執掌朝政。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無法觸及秦國本土貴族的根本利益。

  ??這個根本利益就是秦本土貴族政治的基本架構,也就是在那個年代貴族之所以是貴族的原因:血統。

  ??以及根據血統聯係和構造出的一整套統治與升遷係統。

  ??也就是說,新來的權臣隻是個外聘來的打工崽,看起來風光無兩,也確實能頤指氣使一陣子。

  ??但是在真正的貴族們眼中,不過是“隆隆者絕,炎炎者滅”,就是幾隻秋後的螞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