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十三次相親72
作者:東方甲天下      更新:2021-07-16 12:25      字數:2645
  晚上,他回到家,癱在沙發上,看了一個新上架的諜戰電視劇。

  ??劇情不複雜,就是典型的諜戰劇,像早些年那部熱播的諜戰劇一樣,把間諜之間的廝殺演繹成了辦公室鬥爭。

  ??這樣處理很高明。好處有兩點。

  ??第一,有效避免了劇情向玄而又玄的方向飛奔。有的諜戰劇陷入一種怪圈裏,不停的在劇情裏安排一些奇淫巧技,以此為噱頭吸引眼球。其中一些劇裏出現的間諜用品與劇情關聯不大。可導演還是醉心於展示那些怪東西,愣是把故事片拍成了間諜工具大全。

  ??第二,觀眾們對真正的間諜沒有概念。沒幾個人真的接觸過間諜的生活。就算是編劇也不過是在想象中描繪虛構的間諜世界。

  ??曾有國安部門的宣講人員來他們單位講課。m君有幸聽了幾個小時。說實話,聽起來比影視劇裏的情節更驚悚、更匪夷所思。隱秘戰線裏的真正鬥爭遠比影視劇本裏的故事複雜,也更能拷問人性。

  ??最讓他感到驚奇的是不遠處的某單位裏就出過間諜。他甚至想不出來特務能在那裏找到什麽有價值的東西。而且,他總認為特務就算比不上日本古代的忍者

  ??能飛簷走壁,總得會點徒手奪槍、妙手空空之類的絕活。可那個單位被揪出來的特務就是一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普通人,不但一無所長甚至還比大多數人都懶。也正是由於好吃懶做才墮落成了敵對勢力的走狗。

  ??這家夥算得上是真真正正上炕都費勁的主兒。這種人也能成為傳說中籠罩著神秘色彩的特務,實在是讓m君大跌眼鏡。

  ??他聽完那場宣講,更覺得間諜生活是遠離正常人生活是異界生存模式。

  ??可他對辦公室裏的生存規矩並不陌生。同事中很有幾個人對辦公室裏的勾心鬥角的心法爛熟於胸,其中甚至還有深諳此道的鬥爭大師。

  ??有時候,他都覺得,這些人窩在這個小地方裏屈才了。他們應該去清宮裏當太監,一定能成為比李蓮英、小德張還有名的大總管。沒準來個超水平發揮,還能當個九千歲,或者九千五百歲什麽的。

  ??話說起來,導演以熟悉的事情來表現陌生的故事,算是一種拍攝手法上的呼形喝象吧。

  ??有些講風水的建築師就喜歡搞這一套。據說,在南方有座商業大樓,樓頂上放著兩座形似大炮的起吊機。之所以形似大炮,就是為了能借用炮形,炮轟對手的公司大樓。

  ??從事後結果來看,這倆炮的威力極其有限。其對手被炮轟這許多年,生意箏箏日上,越發興隆。

  ??也不知道是駕“大炮”的那個水平不行,還是對手暗中布了什麽風水奇局。總之,這倆炮沒轟出什麽結果。

  ??他本人不大信風水。

  ??根據他的粗淺了解,所謂風水指的就是借助山川形勢,人文建築匯聚自然的能量,以這種能量來助長人的運勢,就好比給一個燈泡輸入更多的電,使之看起來更亮。

  ??但是,燈本身能承受多大的電流,是在出廠前就被設定好的。強行通過更大電流隻有兩個結局,一瞬間電過載,導致燈泡壞掉。二長期超負荷,使其磨損更高,縮短使用壽命。

  ??不論哪種結果對燈泡都不利。因此,何必呢?

  ??呼形喝象在風水中的作用,或許是某些人臆想的結果,但其在影視劇裏的應用效果極佳,可以迅速使觀眾產生心理共鳴。

  ??這部戲裏一群老戲骨拚了命表演,以求捧起作為主角的小鮮肉。這部劇裏的鮮肉主角演技尚可,比一般年輕偶像演員好一些,算得上雖不出彩,但中規中矩沒有大紕漏。

  ??故事比較簡單,大概就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原特工首領,被沒能力的現任特工首領坑害至死的故事。

  ??現任首領的做法很簡單,但很致命。他一個電話就把老上級的行蹤透露給敵人,斷送掉了老上級的政治前途,也為其啟動了死亡倒計時。

  ??當然,老上級表麵看起來還是很風光的,在敵方仍然位高權重,一呼百應。

  ??隻是他本人清楚,一切都是明日黃花,往事不可再追及。那把懸在頭頂的德摩斯梯尼之劍隨時都可能掉下來。與這把劍相比,一切錦衣玉食,權力地位都無關緊要。

  ??在戰爭年代有過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叛國者在敵方坐到了高官的高位,同時還是類似蓋世太保的情報機關的頭子。就是這樣一位偽政府的實權派每天都無法如常人般安眠。

  ??這個魔頭的雙手沾滿仁人誌士的鮮血,整天都懼怕被愛國者們清算罪行。他有上海最豪華的別墅,最大的臥室,最昂貴的床,卻從不會出現床上。

  ??這個背棄祖國的人,在用鮮血染紅紅頂子的同時,被安眠毅然決然的永遠放棄了。

  ??他從來都不敢舒舒服服睡在床上,而是偷偷摸摸的抱著衝鋒槍睡在魚缸裏。

  ??在m君看來,這人不像是高官,更像是一名逃犯。或許上帝是公平的。叛國者在背棄祖國的一刹那,就已經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注定是要被處決的死囚。

  ??導演掌控劇情的功力很深厚。盡管那位前首領是事實上的失敗者,但是現任首領仍被觀眾們視為無能之輩。

  ??也就是說勝利者和失敗者的身份,並不影響人們對二者能力的判斷。

  ??這有點像曆史上的劉邦和項羽。即使劉邦是最後的勝出者,仍不能扭轉人們對二者本事高低的評價。項羽似乎是一位完美的失敗者,雖敗猶榮的王者。

  ??這僅僅是因為項羽身上的英雄氣概,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魅力嗎?

  ??當然不是。

  ??那為什麽人們總覺得此勝於彼呢?

  ??大概是因為固執和偏見。

  ??就好像m君一直不喜歡說話滔滔不絕的人。他總覺得這種人就是“口惠而實不至”的愛在嘴裏“跑火車”的人。

  ??其實,也未必。

  ??可他就是這樣認為。

  ??直到今天,他還是反感動不動就口若懸河的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