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十三次相親59
作者:東方甲天下      更新:2021-07-16 12:25      字數:2543
  他出了地鐵,深吸一口氣,覺得空氣格外甘甜,心道:沒有人渣的世界連空氣都是蜜的味道。如果蒼天有眼,就遍降天雷劈死那些垃圾吧!

  ??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一定是遇不到人渣的。他們如果知道以後的世界會出現人渣,大概就不會聽信蛇的胡言亂語偷吃蘋果。

  ??說來古怪,雖然不一定真有亞當和夏娃,但是絕對會有最初的人類。人類未必有共同的祖父,但會有同一個祖母。

  ??都是從同一枚卵子衍生出來的生命個體,為什麽會分為好人和人渣呢?

  ??這麽黑白分明的話定會引起很多人都不快。

  ??總有人喜歡模糊好人和人渣的界線,經過塗抹後的人性差別,就好像中國畫裏潑墨山水的模糊意境,讓人分不出個子醜寅卯,東西南北來。

  ??就像清四王的畫,一切都曖昧不清。雖說畫確有“遠看一幅畫,近看鬼打牆”之說,但總還是得“遠看一幅畫”的。國畫界有以畫鷹不似鷹為技法高妙的傳統。也就是明明能以工筆畫出寫實的鷹,卻非要寫意出不鷹不雞的怪物來。這大概是師古於四王幹筆枯墨文人畫風格,畫物以不描摹現實,不似實物為高妙。

  ??這傳統似乎是在元代趙子昂手中發揚光大,清四王也不過是拾人牙慧者。這位趙宋正統皇族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屈身侍敵,並得到高官厚祿和敵酋寵信,若無把一切黑白界線都顛倒模糊的心理建設,是萬萬做不到的。

  ??一般人當然做不到像東吳孫浩一樣,作為階下囚舍命忘死公然嘲諷敵人。少數人或者可以像西蜀劉禪一樣裝瘋賣傻,渾渾噩噩熬到死。

  ??但是極少有人能像趙子昂一樣,心甘情願向敵人屈膝求饒,傾盡所有為仇敵服務,作為亡國皇族卻得到新朝皇帝信任,得以位居中樞操弄權柄的。

  ??想來元朝君臣殺了不少宋的忠臣良將,天潢貴胄,卻對這位大才子很是放心,必是認可了此人有一顆黑白不分、混淆是非、極度邪惡的心。簡而言之,他們定然知道,這家夥不是好人,是個有奶就是娘的狼崽子。

  ??這些草原貴族既然知道此非善類,為什麽還要重用他呢?無非是立惡為善,混淆視聽,以此立木取信,引導眾人造出一個黑白不分的混沌世界。

  ??為什麽要把大好世界攪混攪亂呢?大概是因為隻有善惡好歹都稀裏糊塗的,才方便他們在一個曖昧的世界裏胡天胡地。

  ??有人說這叫東西思維差別。仿佛西方人就是公平和理性的標杆。這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事實是西方的惡人與東方的惡人在混淆是非標準這方麵不逞多讓。

  ??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西方獵物運動了。m君記得宗教裁判所有這樣一條審訊規則,內容大致是“把女巫嫌犯投進水裏。如果她死了,就證明此人是無辜的。如果她沒死,就是被魔鬼救了,證明這人就是女巫。”

  ??以此為標準,人隻要被嫌疑為女巫就絕對活不了。這不光是顛倒黑白,已經是赤裸裸的惡了。

  ??那些狂熱的獵巫愛好者們真的是為了向上帝表忠心嗎?恐怕不是的。

  ??獵巫案中的受害者多數是寡居的婦人,其中也有不少有錢人。這樣一看,所謂獵巫的本質就很清楚了,不過是一群人合夥欺負無法反抗的弱者,以及成群結隊的禽獸圖謀他人的財產。

  ??東方人在這方麵比女巫獵人們做得要好,要更有技術性,也更隱蔽,甚至還透露著高貴的文雅氣息。

  ??比如:漢代的腹誹。

  ??比如:清代的文字獄。

  ??那句著名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當真是可橫過來解釋,也能縱過去解讀,經緯之間其意百變,可謂集東方曖昧文化之精髓。

  ??正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這件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說,這是諷刺滿洲貴族粗魯不文的反詩。從小處講,不過就是文人吟風弄月的酸腐套詞。

  ??至於是該往大出說,還是應當在小處講,就全看解釋者的意願了。當權者要是想殺雞儆猴,這就是證據確鑿的反詩。得勢者如是要收買人心,這就是儒林才子的佳文。

  ??這套本事可不是源自趙孟頫這隻無骨蝦。早在唐代就有人把這花活舞弄出了花兒來。

  ??這人叫楊國忠,就是一度權傾天下最後被亂兵砍了腦袋的那個。據說此人的後代逃到扶桑島,被當地貴族看重,最終變成了日本人。

  ??楊國忠算得上是中唐舉足輕重的權臣,就連當時的太子李亨都惹不起他。堂堂太子對這位權相隻敢暗自懷恨,口順而心不熄,不敢公然對抗。

  ??可就是這樣一位驕橫的人物被別人戴了綠帽子。他出差在外一年,美嬌妻裴氏居然懷孕了。傻子都知道這孩子有個野爹。

  ??握天下權柄的楊國忠居然對外宣稱,這是他們夫妻愛戀濃情夢中孕育的孩子。

  ??最奇葩的是,自此之後楊氏夫婦還真的沒有為此生出嫌隙。

  ??m君讀到這則記載的時候,隻覺得這可真是咄咄怪事,不可思議。楊宰相是貨真價實的真宰相,竟然愚蠢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等到年歲稍長,他才明白,世上沒人相信帝俊是其母十四月懷胎所生。能霸占朝堂大權的楊國忠自然也不是傻子。

  ??此人不過是把那套模糊曖昧的人生哲學運用到爐火純青罷了。什麽貞潔操守,什麽男人的顏麵,什麽奪妻之恨,在利益麵前統統都要站牆角。可是又不能明說自己為了權勢地位不要臉了,所以就難得糊塗的說出那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千古妙論。

  ??以此來看,南漢小朝廷被北宋一戰而滅,就真是應當應分,絲毫不能怨天尤人。

  ??南漢朝野上下為了得榮華富貴紛紛自宮,偌大一個嶺南霸權竟然成了太監王國,如此有辱斯文,如此不知廉恥,如此毫不掩飾赤裸裸的自爆其醜。這等不會曖昧哲學的獸群怎麽可能久享羊群,久占山林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