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十三次相親21
作者:東方甲天下      更新:2021-07-16 12:25      字數:2753
  又是周末發呆時,m君一到休息日心裏就發慌,就像心髒少了一塊兒,風從缺口呼呼地倒灌進去,在裏麵奔跑、呼嘯、捶胸頓足。這毛病還是畢業以後,父母開始催婚之後才有的。

  ??他想約對方出來見見。女孩說回老家了,現在不在市裏。

  ??他看著窗外讓人不辨牛馬的霾,和女孩在網絡上聊了會不著四六的閑話。

  ??倆人先是從聊外麵灰暗濃重的霾,聊到了雲裏來風裏去的龍,接著就聊到了美洲的羽蛇神,隨後就聊到了玉米、土豆、辣椒這些舶來食品。

  ??他好奇道:你喜歡吃什麽零食呢?炸薯片之類的?還是各種糖果呢?

  ??對方沒有直接回答,反問:你喜歡吃什麽呢?

  ??他道:我不挑食。要是零食的話,喜歡幹果,特別是核桃。倒不是覺得核桃好吃,主要是聽說能補腦。你呢?

  ??她道:我喜歡吃水果。像是櫻桃這種。

  ??他附和道:其實我也喜歡吃水果,喜歡吃櫻桃的。對了。你現在在幹嘛呢?

  ??她道:我躺沙發上看電視呢。你呢?

  ??他道:坐在窗邊一邊欣賞霾中夜景,一邊和你聊天。

  ??她道:霾中夜景嗎?那不就是什麽都看不到啊?黑洞洞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他道:勉強能看到近處的燈光。你在看什麽電視節目啊?

  ??她道:看一個老頭講《道德經》。正在侃侃而談,大講特講講什麽是無為而治,什麽叫食補勝藥補。

  ??他道:聽著像是老年人愛看的養生節目啊。

  ??她道:可不是嘛。這老頭是個有名的養生專家。我媽最愛看他的節目。自從聽了這節目,我媽買了不少能泡的,像是枸杞、陳皮之類的。前幾天還想去街上買雄黃泡酒。結果藥店告訴她哪裏都不賣這個。今天正在講《道德經》和中醫的關係。

  ??他笑道:怎麽《道德經》都和中醫有關了?這些專家不應該講《黃帝內經》的嗎?生病和“無為而治”又有什麽關係呢?

  ??她道:老專家說了,人體的病大多是可以自愈,就是不用吃藥也會好。得了病不吃藥,靠自我修養,這就叫“無為而治”。

  ??他差點笑噴出來,道:這老兒怎麽不說這叫“不治而治”呢?

  ??她道:我覺得這人說得不對,不怎麽靠譜。

  ??他道:病不治會不會好,這事我不知道。不過,“無為而治”絕對不是什麽都不做的意思。

  ??她道:那是什麽意思呢?

  ??他道:所謂“無為而治”是指一種狀態。就是朝廷看起來什麽都沒做,但是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其實,不是“無為”,而是“有為”。隻不過,這個“有為”不是看起來東跑西顛那種瞎忙活,而是有計劃的按部就班的先期謀劃。

  ??她道:第一次聽到這麽理解無為的。

  ??他道: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比方一個企業的員工天天忙到像在前線打仗一樣。這說明什麽呢?

  ??她道:說明業務量大?

  ??他道:除了這點呢?

  ??她道:這就不知道了。

  ??他道:說明這家企業的員工一直在處理臨時性事務,在努力應付突發事件。這種企業從表麵看,員工個個忙得腳不沾地,公司內部到處都熱火朝天的。非常“有為”。但人不是機械,沒辦法長時間高度緊張工作。再精英的團隊也得張弛有度。“老虎”總會“打盹”的。長期像在戰壕裏隨時要衝鋒陷陣一樣,遲早要出問題。而且這種“有為”的狀態本身就說明這企業是有問題的。

  ??她道:有什麽問題呢?

  ??他道:如果一個企業每天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業務。那麽,這個企業的發展戰略一定是不清晰的。其經營的業務也一定是一團亂麻。

  ??她道:如果這是個新成立的企業呢?

  ??他道:如果是新企業,這反倒是好事了。

  ??她道:那什麽是“無為”呢?

  ??他道:“無為”就是把基礎打牢固,把結構構建好。大家做的大多數事務都像流水線工人的日常作業。看起來沒第一種工作方式唬人,實際上這才是真正正確的做法。

  ??“無為”可不是什麽都不做。而是把大多數應該做的都做好。遇事自然就穩如泰山,不用手忙腳亂,亂糟糟急成一團。

  ??她道:我記得,有哪個作家說“無為就是無所不為”。

  ??他道: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不過,怎麽可能是“無所不為”呢?“無為”一般是和“清淨”聯在一起用。“清靜無為”怎麽看也是隻“少”,不是指“多”吧?

  ??“無所不為”不就是越做越多了嗎?事情越來越多,又怎麽能清淨呢?

  ??她道:你不大信專家的話啊?好像現在很多人都拿“專家”倆字開玩笑。

  ??他道:確實如此啊。有些專家實在配不上“專家”倆字。

  ??比如:有個曆史學名詞叫“通古斯”。這個詞是指我國古代東北一代的一些少數民族的。用中國話稱呼這些人的話應該叫“東胡”。但是被現在那些專發表的家中文曆史書大量使用的是“通古斯”。

  ??她道:這有什麽問題嗎?學術無國界,俄國人的詞就不能用了嗎?

  ??他道:有問題的。“通古斯”本是俄國曆史學家翻譯的中文“東胡”的俄語。結果被一些中國曆史學家當成俄國研究成果又“出口轉內銷”了。這簡直就是不學無術,貽笑大方。

  ??她道:或許,這倆詞指代的人不一樣?

  ??他道:俄國人為了研究中國曆史,從中國曆史典籍裏翻譯出來的詞。還能有什麽指代差別呢?都是指滿族及其發源地一代的各種少數民族。

  ??明明老祖宗有現成的“東胡”

  ??倆字擺在那裏。那些所謂“專家”偏偏不用,一定要用外國詞。也不是不能用外國發明的詞來研究中國曆史。關鍵是“通古斯”本就是俄語對中文“東胡”的音譯。這種“拿來就用”不就是胡鬧嗎?

  ??她道:你懂得可真多。

  ??他連忙道:我就是愛瞎看書。算是都略通一些皮毛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