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三啟談判
作者:小龍家水哥      更新:2021-08-22 07:47      字數:2235
  第197章三啟談判

  政和六年六月,三度重啟的宋遼談判,談判地點大幅度北移,移到了距離宋遼邊境,不到二十裏的鷹月寨裏。

  參與談判的宋遼代表,遼國依然是以耶律諳達光為談判正使,蕭怛凜為副使,隻是除了蕭怛凜之外,從遼國上京還來了一個新的談判副使:耶律大石,一個還不到三十歲,去歲才剛剛考中進士的遼國皇族子弟!

  而大宋這邊的談判代表,依然還是以趙桓為首,再加上楊學士、陸宰、馬政、馬擴、呼延慶等人。

  此外,還增加了一些河北地方上的軍政主官,甚至還包括鷹月寨知寨秦明這個‘地頭蛇’!

  在聽到營業組知寨姓秦名明的時候,趙桓還很是吃驚了一下。

  托《水滸傳》的福,趙桓對這個時空別的人,恐怕不是很熟悉和了解,但《水滸傳》中的霹靂火秦明,那卻是如雷貫耳的!

  小時候,趙桓收集的幹脆麵包裝袋裏麵的水滸卡通人物卡中,就有霹靂火秦明!電視劇裏,秦明手持狼牙棒,威風凜凜的樣子,更是深深地烙印在趙桓的腦海裏!

  沒想到今天,趙桓竟然見到了活生生的秦明,而且使的武器,也真的是一條半人多高的狼牙棒!

  難道他真的就是《水滸傳》中的霹靂火秦明?可他現在,不過是宋遼邊境線上,大宋眾多邊寨中的一個小小的知寨啊,才剛剛入了流品而已!

  不過,本著有錯殺沒錯放的原則,既然遇上了,不管他是不是《水滸傳》中的霹靂火秦明,趙桓都不可能放他白白溜走的,總得讓他,做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才行!

  因而,原本在眾多的以學士、直學士或者知州、都指揮使等文武高官麵前,隻有端茶遞水,打雜的份的鷹月寨知寨秦明,竟然也坐到了談判桌上,成為了宋國談判代表中的一員。

  趙桓還專門給他按了一個‘邊寨知寨土兵代表’的頭銜,讓他作為宋遼漫長邊境線上,宋國眾多邊寨土兵和知寨的代表,出席宋遼之間的和平友好盟約的談判。

  三度重啟的宋遼談判,在趙桓的堅持下,被冠以了‘和平友好’的字樣,而且,這一次的談判,也將始終貫徹著‘和平友好’的態度和目的。

  用趙桓的話來說,就是宋遼雙方,本就是地位平等的兩個國家,沒有所謂的‘兄弟之邦’,也沒有所謂的‘叔甥之邦’,兩國之間,不存在誰是兄,誰是弟,或者誰是叔叔,誰是外甥的區別,沒有任何的高下之別!

  兩國之間的關係,也是和平友好的。其中,和平是基調,友好是邦交之儀!

  隻有在和平的基調上,在友好的邦交氛圍之中,宋遼兩國之間的談判,才能夠友好的進行下去,不至於再像之前那樣,不歡而散!

  聽了趙桓的解釋之後,遼國的談判副使耶律大石,第一表示了讚成和支持,並且還表示,宋遼兩國之間的談判,就應該在這種和平友好的氛圍之下進行才對!

  而趙桓,在看到馬擴遞給他的耶律大石的名字的翻譯時,卻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甚至還轉頭問了問馬擴,有沒有翻譯錯誤。

  馬擴再三對照契丹文字之後,才肯定地說道,沒有翻譯錯誤,的確是耶律大石,而不是耶律大使!

  耶律大石!

  趙桓心中微微震驚,雙眼微微縮了一下,抬眼朝耶律大石望了過去,三十歲不到的年紀,看起來卻似乎有三十多歲了!

  麵孔黢黑,大把絡腮胡子,頭戴氈帽,典型的契丹番子裝扮,身材魁梧壯實,難怪能在契丹滅國之後,還率領一支殘存的部族軍,遠遁西域,在中亞地區建立起一個地域龐大的西遼,延續契丹遼國百年的國祚了!

  是條漢子!

  趙桓在心底暗自給耶律大石做出了評斷,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耶律大石,也會成為自己的對手之一呢!

  三度重啟的宋遼談判,在趙桓定下了‘和平友好’的談判基調之後,宋遼兩國的談判使節,終於可以心平氣和的,坐在談判桌上,開始為各自的國家,爭取自己最大的利益了。

  遼國談判代表耶律諳達光,拿出了剛剛收到的,秉承著遼國皇帝陛下天祚帝的旨意,修改過了的談判文書,遞給了趙桓。

  而趙桓身側的楊學士,也拿出來了一份趙桓和沈與求、陸宰、馬擴、馬政等人,反複研究,多次修改,並且上呈給大宋官家禦覽,並批準了的談判文件,遞給了遼國的談判使節。

  雙方交換的談判文件,都是用漢字和契丹文字,兩種語言書寫的,上麵都羅列了兩國各自希望在談判中,對方能夠答應的條款。

  各種條款文字很多,楊學士交給遼國談判使節的談判文書上,足足有二十二條,寫滿了整整三十幾頁。

  遼國談判代表耶律諳達光遞給趙桓的談判文書也一樣,足足有三十七條,寫滿了五十幾頁紙,隻不過,跟前一次不一樣,這一次,遼國並沒有在文書中,再提及歲幣之事了。

  甚至於,看遍整個遼國的談判文書,都沒有看到‘歲幣’或者‘歲賜’這樣的字眼,可見,遼國的確是汲取了上一次,宋遼兩國談判不歡而散的教訓的。

  隻不過,在這三十七條大大小小的條款之中,卻依然隱藏著跟金錢有關的條款,或者更準確地說,這三十七條條款,雖然沒有‘歲幣’‘歲賜’,但每一條,其實都跟趙桓當初在禦前,跟他便宜老子趙佶說的那兩條有關,一是經濟,二是軍事!

  經濟上,遼國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的,希望宋國能夠在糧食、鹽巴以及帛布、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品上,對遼國提供援助,最好是能夠白送一批糧食、瓷器等生活生產物資給遼國,那就再好不過了!

  哪怕不能白送,讓遼國能夠以低價,從宋國購買一批,那也是好的!

  特別是糧食,遼國現在對糧食的需求,超過了之前任何一個時期,自然是希望能夠從宋國,盡可能多的獲得糧食補給了!

  而軍事上嘛,也一樣,遼國還是希望宋國能夠向遼國,提供一批弓弩裝具等武器和裝備,用以對付東北的女真蠻子。

  不過,在遣詞用句上,遼國送來的這份談判文書,跟之前趙桓看到的談判文書,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了,在遣詞用句上,已經盡可能的回避可能引起宋人反對或者反感的字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