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議政
作者:小龍家水哥      更新:2021-08-20 08:00      字數:2171
  第178章議政

  垂拱殿中,一眾大臣,很快便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與契丹結盟,締結姻親之盟,反正是契丹把公主嫁過來,又不是要讓大宋將公主嫁過去。

  這一派以知樞密院事、太宰鄭居中和中書侍郎、少宰劉正夫兩人為首,力主與契丹結盟。

  而另外一派,則以尚書右丞、中書門下侍郎白時中和尚書左丞餘深為首,不僅反對與契丹結盟,而且還要求停止給契丹的歲幣,轉而與女真人結盟!

  讓趙桓有些意外的時候,身為朝堂上權力最大的權臣蔡京,自始至終,卻是一言不發。而最受趙佶寵信的臣子,殿前太尉高俅,同樣也是一言不發。

  幾乎與趙佶形影不離的大學士蔡攸,端坐在案幾後麵,雙目微微閉著,像是睡著了一樣。不過,他那不叫睡著,而叫——入定,道家的說法!

  入定的大學士蔡攸,同樣也是一言不發!

  蔡京雖然自始至終都沒有表態,但白時中和餘深這兩個中書門下的左右丞,卻可以看做是他的代表,在代替他進行發言。

  也就是說,白時中和餘深兩人的主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可以認為是蔡京的主張。

  而高俅,在軍事上或許還有幾分他插嘴的份,但是在政事上,基本上就沒有他什麽事!

  從入仕以來,高俅走的就是武將的升遷之道,除了在西軍中鍍過一次金以外,在地方上,幾乎就沒有出任過任何親民官,也沒有任何處理政務的經驗!

  在這種場合,除非是事先得到了趙佶的授意,否則高俅恐怕從頭到尾,都會一言不發的。

  至於蔡攸,談論神道仙道,可以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可若是讓他來處理政事,嗯,還是讓他去提舉太一宮吧,處理政事,非他所長!

  一時間,垂拱殿裏,就真如同趙佶所說的一樣,兩派之間,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了起來,爭到激烈處時,雙方幾乎都是臉紅脖子粗,就差衝上前去,用拳頭來解決雙方之間的爭端了!

  趙桓見此,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禦案後麵的趙佶,也露出了一絲不悅的神色,在他旁邊的入內內侍省都知王忠義,見官家臉色不悅,急忙擺了一下拂塵,尖聲說道:

  “肅靜,肅靜!”

  “禦前爭吵,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被王忠義尖叫著吼了一聲後,爭吵得麵紅脖子粗的雙方,總算是安靜了下來,紛紛轉身,朝趙佶躬身行禮,請罪說道:“臣等禦前失儀,請官家責罰。”

  “都起來吧,罰俸半年,以儆效尤。”趙佶有些不悅地說道。

  “謝陛下。”眾人再次朝趙佶行禮後,這才又直起了身來。

  趙佶轉過頭去,對趙桓說道:“桓兒,剛才眾臣的意見,你也都聽見了,你是太子,我大宋的儲君,未來的皇帝。”

  “你說說看,如果朕讓你來處理這事,你會如何處理?”

  趙桓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後才又站起身來才,轉身朝趙佶躬身一禮,說道:“父皇,兒臣剛才在聽諸位大臣說話的時候,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隻是,兒臣愚笨,考慮問題,可能不夠全麵和深刻,諸位大臣剛剛所說的,兒臣很多都沒有考慮到,聽了他們的發言後,兒臣才猛地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哦?那你現在考慮得怎麽樣了?若是讓你來處理,你會怎麽做?”趙佶微微挑了挑眉頭,然後又重複地問道。

  “回父皇,正旦晚宴上,兒臣第一次聽契丹使臣說,要與我大宋締結姻親之盟,兒臣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反對,我大宋公主,絕不嫁蠻夷之邦!”

  趙佶微微點了點頭,又問道:“那現在呢?”

  “剛才兒臣聽王都知說,契丹國主之意,是要將契丹公主,送嫁至我宋國,我當時就在想,這是好事啊,既不用我大宋公主遠嫁,又可以鞏固宋遼兩國之間的百年邦交,多好的事啊!”

  “而且,縱觀我華夏曆史,曆來都是我華夏王朝的公主,在勢單力弱,不能與蠻夷正麵對抗之時,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將我華夏公主,遠嫁蠻夷之邦,以暫時緩解邊疆之動亂形勢,鞏固我華夏疆域。”

  “契丹國主,將契丹公主,送嫁至我大宋,豈不是說,如今我大宋的國勢,已經遠超遼國,讓遼國國主,不得不將契丹公主,送至我大宋,來與我大宋和親了?”

  “可後來,兒臣聽了諸位大臣的話,才漸漸明白,契丹國主將契丹公主送至我大宋和親,乃是為了向我大宋求助,想要從我大宋獲得援助,以抵擋遼國東邊日益崛起的女真部落!”

  “無利不起早,契丹想要以一個公主,就換取我大宋對他們的經濟或者軍事上的支持,對抗女真部族,天下間,哪有這麽好的好事!”

  聽了趙桓的話,趙佶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而蔡京也猛地一下睜大了眼睛,有些意外地望了趙桓一眼。

  一旁的白時中,卻是臉帶喜色,欣喜地說道:“殿下的意思,是反對與契丹結盟,拒絕了這場姻親之盟咯?”

  趙桓微微搖了搖頭,說道:“非也。”

  “父皇,兒臣猶記得,去歲兒臣受封太子之時,於太廟祭祖,兒臣卻夢見了太祖爺爺。”

  “在夢中,太祖爺爺曾對兒臣說,與女真結盟,乃是與虎謀皮!”

  “東北女真,乃是虎豹,北方契丹,亦是豺狼,此皆虎狼之國也!結虎而驅狼,此非前門驅狼,後門進虎吔?”

  說到這裏,趙桓又微微停頓了一下,然後才又說道:

  “太祖爺爺在夢中對兒臣說過,女真和契丹,皆是虎狼之國,不得不防!我等需打磨弓弩箭矢,強壯自身,方能驅狼逐虎,以安社稷天下!”

  “不過,女真契丹,雖說皆是虎狼之國,但女真現在不過還隻是頭幼崽,尚未長大,而契丹豺狼,卻已是老態龍鍾,行將就木。”

  說到這裏,趙桓又微微停頓了一下,然後才又說道:“隻是,若是讓女真這頭猛虎崽子,吞並了契丹老狼,茁壯成長了起來,那我大宋北方,可就麵臨著一頭下山猛虎了!”

  “下山猛虎,與老弱豺狼,誰更凶殘,桓以為,諸位大臣,當比桓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