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賜宴
作者:小龍家水哥      更新:2021-08-03 09:25      字數:2661
  第158章賜宴

  ??黨項使者的事,隻是個小插曲,之後的其他藩屬使者和土司部落首領的使者,也都是按部就班的,覲見、朝賀,沒有再出現任何的意外。

  ??而最後出現的,自稱是來自泰西地區的外國使者,卻還是忍不住讓趙桓愣了好一會兒!

  ??最後一批外國使者很多,大概有二十多個人,服裝也是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什麽都有,樣貌也是各不相同。

  ??趙桓大致地掃了一眼,從樣貌特征上來看,應該有西亞地區的黃種人,還有歐洲地區的濃眉大眼黃頭發的白種人!

  ??西亞地區的黃種人,頭上還纏著頗具民族特色的頭巾,留著山羊胡子,應該就是大食人的一支。

  ??而那幾個白種人嘛,嗯,應該是希臘或者地中海沿岸的某個國家的人吧?

  ??是不是使者,趙桓也說不準,曆史上,西方國家的商人,為了從中原華夏王朝,獲得更多的賞賜回贈,或者獲得在華夏王朝經商、留居的權力,假稱某國使者,受某某國王派遣,前來朝貢覲見,這一類的事情,可並不鮮見!

  ??而且,西亞大食人,信奉的宗教,與西方歐羅巴人信奉的宗教,可以說是勢同水火,雙方因為宗教矛盾,而發生的戰爭衝突,可是持續了近千年!

  ??因此,雙方的使者,結伴而行,一起來朝拜中原華夏王朝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的,這支人數眾多的使者團,有很大的可能,應該是西亞和歐洲的商人假冒的吧?

  ??不過,趙桓也並不想拆穿他們,畢竟,萬邦來賀,那是每個中原華夏王朝的帝王,最想見到的事,就算明知道對方是假冒的,自己的便宜老子,恐怕也不見得願意揭穿他們吧?

  ??而且,曆代中原王朝,除了漢朝時期,曾經主動派出過使者,出使西域,最遠還曾到達過波斯灣外,其他各個朝代,幾乎就沒有主動派遣過使者,出使列國!

  ??就連絲綢之路,不管是海上絲綢之路,還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開拓,其實貢獻最大的,還都是民間自發組織形成的商隊,官方參與其中的幾乎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

  ??陸上絲綢之路的開拓,甚至還得追溯到漢朝時期,如果沒有班超、甘英等人的出使西域,之後的曆朝曆代,恐怕也根本沒法掌控西域、穩固在西域的統治!

  ??東西方的商人,也不可能源源不斷的通過西域絲綢之路,往來於東西方,將東方製作精美的絲綢、瓷器等物品,販運到西方了!

  ??而自從大宋立國開始,西域就一直處於黨項或者契丹人的直接控製之下,大宋用兵西北,固然有鏟除黨項叛逆的意思,但恐怕其中也有打通西域走廊,重現漢唐榮光的意思吧?

  ??隻不過以大宋的國力兵力,一直沒能穩贏西夏黨項一頭,再加之上黨項一打不贏,就往遼人那邊投靠,請求遼人出手相助,大宋也才一直沒能滅掉黨項,打通與西域的通道!

  ??也正因為如此,大宋陸上的絲綢之路通道受阻,才會轉而開拓海上貿易航線吧?

  ??大宋商業貿易本來就很發達,經濟繁榮,與列國的交往也很頻繁,江南富庶之地,有大半的原因,都是因為與東邊的高麗、東瀛等國的經濟貿易往來,而繁榮富庶起來的!

  ??在另外那個位麵時空中,南宋以半壁江山,都能堅持一百多年,歲入甚至還能趕上北宋時期,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海上商業貿易的繁榮,為南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金錢收入!

  ??而自從漢唐以來,華夏中原王朝,幾乎就沒有再主動地往外派遣過使者,對西方列國的了解,也隻能通過這些假扮列國使者的商人之嘴,來了解了。

  ??甚至於,就連史書上,那些關於西方列國的記錄,基本上都是從這些假扮使者的列國商人嘴裏了解到,並記錄下來的!

  ??可以說,在沒有漢人自己的使者,出使列國,遊走天下的時候,這些假扮列國使者的外國商人,就是華夏中原王朝,了解列國,了解世界的唯一一個途徑和窗口!

  ??因此,就算明知道那些所謂的列國使者,很有可能隻是外國商人假扮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從中原王朝的統治者手上,獲得豐厚的賞賜,獲得一個留在華夏中原王朝經商和留居的權力,中原王朝的統治者,也隻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他們當成是真正的列國使節來對待!

  ??按照慣例,賞賜了那些所謂的列國使者後,一天的時間,基本上也就結束了!

  ??到了晚上,卻依然還有得忙,那就是賜宴!

  ??列國使者前來朝賀,作為主人,當然得設宴款待了,而且款待的規格還不能小,太小了不是顯得有些小家子氣麽?

  ??身為皇儲的趙桓,自然還得再次陪著便宜老子趙佶,和蔡京、蔡攸、高俅、李邦彥、何執中等朝中重臣,一同款待列國使臣了!

  ??宴席上,自然又是觥籌交錯、載歌載舞,其樂融融,仿佛都是一家人一樣!甚至於就連在上午的接見中,鬧了個小小的不愉快的黨項使者,這時也依然是滿臉笑容地連連朝大宋皇帝、太子舉杯,恭祝大宋皇帝萬歲,太子千歲等等。

  ??趙桓也如同沒有發生過上午那個小小的不愉快一樣,跟黨項使者遙遙舉杯對飲,一片和諧,一團和氣。

  ??隻是,在宴會上,卻又發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插曲的起因,卻是契丹的使者!

  ??宴席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契丹使者耶律諳達光卻端起酒杯,離開席位,走到禦座前麵,對禦座上的趙佶,行了一個撫胸禮,低頭說道:

  ??“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諳達光再敬您一杯,祝您千秋萬歲,福壽永享。”

  ??“謝謝,謝謝貴使。”趙佶端起酒杯,喜笑顏開地說道,朝耶律諳達光舉了舉酒杯,就要喝酒,不想耶律諳達光卻又說道:

  ??“大宋皇帝陛下,外臣南下之時,我主大遼皇帝陛下,曾囑托外臣,宋遼乃是兄弟之邦,世代友好。”

  ??“為了鞏固宋遼兩國的兄弟邦交,我主大遼皇帝陛下,希望能與大宋皇帝陛下,再締姻親之盟,還請大宋皇帝陛下應允。”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