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魄力、大心胸
作者:星辰雨      更新:2020-03-21 09:22      字數:2606
  .,

  “皇上,臣以為不妥。”一山東世家的官員大聲說道,渾身氣質凜然。

  帝子受目光波瀾不驚望了過去,“講。”

  “皇上,高熲此人心懷舊太子,一向對皇上您不滿,此時萬萬不可讓其官複原職。”那官員一幅忠臣的樣子說道。

  “臣複議。”立刻,就有十幾人連接站出來。

  其他還有不少人目光微妙,除了少數人之外,還真沒多少人希望高熲官複原職。

  “此事不用再議。”帝子受的聲音沒有任何波動。

  “皇上——”那官員還想說什麽,帝子受如海如淵的目光陡然間、似乎變得沉重無比。

  那官員心神一慌,剩下的話、就已經說不出口了,好似再說就有滅頂之災一般。

  見那官員不說話,一些官員看看帝子受也閉嘴了。

  一些人皺皺眉,還是選擇了暫時沒必要在此硬來。

  “退朝。”

  冷淡的兩個字,帝子受起身離開大殿。

  ···

  高府。

  送走傳旨的太監,高熲眉頭皺了起來,太子、不,新皇上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用他!

  到底有什麽用意?

  安撫人心?

  不至於如此。

  不一會,裴矩來了。

  “高大人。”

  “裴大人此來、不知有何貴幹?”高熲有些冷淡道,顯然對當日之事耿耿於懷。

  “沒什麽,下官隻是想看看,高大人會不會接旨上朝?”裴矩笑道,態度倒好像很友好。

  但高熲臉色更冷淡了一些,怒道:“裴大人是來看我的笑話嗎?”

  “嗬嗬嗬。”裴矩笑了,連忙搖頭:“高大人說笑了,裴矩素知高大人忠的是大隋,可又擔心高大人抹不過麵子,害我大隋損失一員忠臣啊。”

  “哼。”高熲冷哼一聲,“是皇上讓你來的?”

  “不是。”裴矩搖頭真誠道:“是下官不想一些人猖狂而已。”

  高熲心中明了,裴矩是不想讓山東世家集團和關隴集團實力進一步擴張。

  畢竟他這個首相的位置是非常重的。

  “說來,下官那日得罪之處,還望大人海涵,下官今日此來,真心想與大人結交,日後望大人照顧一二了。”裴矩看高熲不說話,雙手一抱拳鄭重說道。

  高熲露出一抹冷笑:“我高熲是何人?裴大人居然會想與我結盟?說不定明日我就要屍首分離了。”

  “如果說昨日我相信此話,但今日早朝後,我卻是不信了。”裴矩微笑道。

  “為何?就因為剛才的聖旨?”高熲看了眼皇宮方向。

  裴矩點了下頭,神色中多了一抹慎重、和絲絲的歎服:“下官還真沒見過如此大魄力、大心胸之人。”

  “皇上之魄力、心胸,實非常人所能想象,此時他已經派魚俱羅前去說服楊林,又下旨讓高大人官複原職,如此做法,敢問以往可有人做過?可有帝王敢做?”

  高熲心中不禁升起一抹歎服之意,此時能不殺他,就已經是膽大了,怎麽可能會讓他在這時候官複原職?

  楊堅、楊勇可都還活著呢!

  “所以下官認定,隻要高大人不違抗這聖旨,高大人之地位、比以往隻高不低。”頓了頓,裴矩繼續道。

  說白了,他此來、就是來找盟友的。

  現在的高熲,正好最合適。

  而且這麽一個人擔任首相之位,也比其他派別的人擔任更好。

  同時他沒說的是,他看出來當今皇上的大魄力、大心胸,但也看出了那底下的無邊冰冷。

  高熲要是拒絕這道聖旨、或不去上任,絕對隻有一個下場,死。

  那位眼裏、可不揉沙子!

  ····

  第二日,高熲就身穿朝服,複職上任。

  看的一些人有些歎息,他們還真希望高熲能再忠心楊堅一把。

  可惜了!

  而忠孝王府中的伍建章、長平王府中的邱瑞等一些人,卻是被封去修為,軟禁在家中,誰也見不到。

  帝子受沒說讓他們官複原職,也沒說懲罰他們。

  其餘者,漸漸走上了正規,大興城也逐漸安定下來。

  麵對那眾多的政務,帝子受也回到了當初在大明世界的狀態,輕車熟路,老道熟練。

  體內九龍真氣則是自動吸收著大隋氣運之力增強,雖然遠沒有他主動修煉的速度快,但比起在大明世界時也快的太多了。

  一來此時他境界更高了。

  二來就是他天賦更強了。

  大興城平定下來,以大興城為中心,帝子受登基的風浪卻剛剛開始。

  太子突然登基,雖然有不少人察覺這其中出了事,但也不敢多想,各地文武百官,幾乎都是立刻上表恭賀。

  即使嶺南的宋缺,雖然冷笑了幾聲,但還是上表了。

  其他各地大臣,如統領十萬大軍鎮守幽州的靖邊侯羅藝,以及鎮守南陽關的伍建章兒子南陽侯伍雲昭,虹霓關總兵新文禮,虎牢關總兵尚師徒,潼關總兵魏文通,山馬關總兵裴仁基,各自統領十萬大軍鎮守南方的左天成、來護兒等等。

  皆是上表以示忠誠。

  而這些手握重兵的大將上表,頓時震懾了無數心懷不軌之人。

  但總是有人自命不凡,漢王楊諒就是最大的一個。

  尤其是他得到了帝子受是以謀逆手段登上皇位的消息後,更是蠢蠢欲動。

  可是他知道,憑借他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成事。

  幸好這時,有一些人接觸到了楊諒,說是願意幫助他起兵反抗帝子受,到時天下義士和忠心大隋之人,定會群起擁立。

  這些人來曆倒也清白,來自江南世家,楊諒信了,所以立刻開始在並州準備。

  而且積極派人前去聯係就在並不多遠的靠山王楊林。

  ···

  臨近大隋邊境的草原之上。

  一座綿延數百裏的營地,隋字大旗迎風飄舞。

  這就是靠山王楊林帶領對付突厥犯邊的五十萬大軍。

  經曆數月,突厥已經被他們打敗了,正當他們追趕之時,楊林就感覺到了大興城出事,停下了追趕腳步,返回到了這裏。

  隨後不久,他就見到了獨自一人趕來的魚俱羅。

  為了節省時間,以免小人作祟,魚俱羅獨自一人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楊林軍營。

  也沒有隱瞞,直接說出所有的事情。

  這種事想隱瞞也是隱瞞不住的,楊林也不會信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聽了魚俱羅的話,楊林愣了,他也沒有為難魚俱羅,隻是一個人靜靜在營帳中待了三天。

  到第四天時,性格剛烈的魚俱羅忍不住了,直衝楊林大帳。

  “楊兄你還沒有想通嗎?”魚俱羅沉聲道,時間每耽擱一天,大興城就指不定多出多少指責楊林的話。

  當今皇上雖胸懷大氣磅礴,此時連高熲都用,但也說不定哪時就對楊林起殺意了。

  楊林仿佛蒼老了幾歲,低沉的聲音有些痛苦道:“這可是謀逆啊!”

  “皇上遲早是要登基的。”魚俱羅幹巴巴的解釋一句。

  楊林抬起頭,深深看著魚俱羅,痛苦道:“魚兄,你萬裏趕來之情,楊林不勝感激,但還是想問上一句,太子給了你何等好處?讓你行如此大逆不道之舉!”

  魚俱羅臉色一僵,有些陰沉下來。

  ·······